興趣是個起點,它會對人的活動產生巨大的推動力,學生一旦對學習發(fā)生興趣,就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濃厚的興趣將是學生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強大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睏钫駥幉┦恳舱f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睂W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學中的每一個概念、規(guī)律的發(fā)現和確立主要依賴于實驗。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學生實驗方面的訓練是有必要的,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
而物理實驗是一項要求學生耳、腦、眼、手并用的活動。它包括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課外物理活動。實驗能力是多種智力的綜合表現,不是單項表現,因此實驗實施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作為開發(fā)學生多元智能的平臺,學生的選擇范圍廣了,很容易對它產生興趣。
演示實驗是教師講新課時傳授知識的一種方式。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導入新課題,使學生產生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從而激發(fā)他們思索的欲望,最后通過授課解決懸念。例如在講動量和沖量時,讓兩支相同的粉筆分別從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海綿鋪墊的桌面上,可以發(fā)現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筆斷了,落到海綿墊上的另一支卻完好無損。老師由此引人動量和沖量知識的講授。又如在研究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實驗。按照常規(guī)認識,當易拉罐運動到最高點時,水必往下灑,但從實驗結果看卻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沒有下落。接著使轉速漸漸慢下來,學生們會發(fā)現當易拉罐轉速慢到一定程度后水才會下落。接著提出問題:要使水不落下來,必須滿足什么條件?從而引入課題,使學生在好奇心理的驅使下進入聽課角色。通過演示實驗,使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學生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課外物理活動課是一項充分發(fā)揮學生智慧,將所學的物理知識結合于實踐,寓趣味性、科學性于一體的活動。這是一項非常有趣,也非常有實用性的活動。進行這項活動前,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對實驗甚至對物理都有親切感,并且體會到學物理的實用價值,提高學習物理的熱情。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效果,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驗機會,多動手、多用眼、多用腦,盡量把物理課題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一些練習熱身,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
(作者單位:河北省深州市舊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