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善待錯誤——顯露平等的課堂;二、正視錯誤——顯露真實的課堂;三、反思錯誤——共同成長的課堂。請走進學生的中間,以孩子們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們。
關鍵詞:錯誤 課堂 精彩
布魯納說過:“學生的錯誤都是有價值的?!睂W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學生正是在不斷地發(fā)生錯誤、糾正錯誤的過程中獲得了豐富的知識、提高了學習的能力、增進了情感的體驗。錯誤是最好的教學資源,是走進學生思維最簡捷的通道,教師應該為學生的錯誤喊聲好,讓小小的錯誤點燃學生希望的火種,精彩了課堂,更精彩了孩子們未來的人生!
一、善待錯誤——顯露平等的課堂
學生是帶著無數(shù)的疑問走進課堂的,課堂原本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教師要正視學生犯錯,切勿對學生的錯誤大驚小怪、橫加指責,更不能因害怕學生犯錯,而不給學生嘗試與實踐的機會。教師要慧眼識真金,善于發(fā)現(xiàn)、挖掘并運用這些形形色色的“錯誤”,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過程,顯露錯誤中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欣賞,并順著學生的思路將“合理成分”激活,讓學生創(chuàng)新的光芒噴薄而出。課堂是學生出錯的地方,錯誤是伴隨著學生一起成長的。出錯是學生的權利,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是教師的義務。
二、正視錯誤——顯露真實的課堂
在學習過程中,正確有時很可能是一種模仿,可錯誤卻是學生的一種學習原生態(tài)、是最真實的學習寫照。有一些老師在課堂上只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出現(xiàn)錯誤后,教師往往以冷漠的表情讓學生坐下再想想,而不讓學生說說理由。一些錯誤就這樣被老師忽略,而學生根本沒有得到任何關于正確與否的反饋。其實學生的錯誤是教學的資源與財富。學生答錯了問題。教師不應該輕易地否定或批評學生,而應把學生的錯誤看作是資源與財富,既不要忙于請其他同學代答,也不包辦代替,自己直接說出正確的答案,而應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并抓住時機,讓學生自己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從中品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能活起來,才能成為學生品嘗成功的喜宴。下面是我教學《秦兵馬俑》一課的片斷。
師:“有的凝視遠方,好像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這一句后有省略號,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兵俑還有許多不同的神態(tài)。
師:誰能用“有的……好像……”的句式來替換一下?
(生思考,舉手)
師:周潔,你來說一說。
生:有的微閉上眼,好像在打瞌睡。
生:哈……
師:大家笑什么?
生:秦兵馬俑是模仿秦始皇率領的一支南征北戰(zhàn)所向披靡的大軍排列的,兵俑怎能打瞌睡呢?……
師:嗯,大家說得有道理,那怎么修改呢?周潔,你想好了沒有?
周潔:有的微閉雙目,好像在思考對敵之計。
生:不好!
師:為什么?
生:上文作者由“頷首低垂”已經聯(lián)想到對敵之計了。
師:你想得真周到,那如何改?
生:有的微閉雙目,好像在養(yǎng)精蓄銳,做好下一場戰(zhàn)斗的準備。
師:你真棒!
你看,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不是成為本課教學中的一個亮點。
三、反思錯誤——共同成長的課堂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反思是指自己思維和學習、工作過程中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jiān)控。反思是一種主動“再認識”的過程,是思維的高級形式。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習慣,對于鞏固和深化教學成果,往往事半功倍,而“學習+反思=專業(yè)成長”早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
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教室,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是我們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但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又帶著同樣的問題走出課堂,絕對是教師的失誤!“教學相長”提醒我們要學會反思錯誤,師生在課堂中共同成長。
1.學生反思,完善認知,學會數(shù)學地思考
學生學會了反思,就會從心靈深處知道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就會站在原認知的高度審視自己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教師通過引領學生體驗錯誤,反思錯誤,感悟新方法,達到自主建構數(shù)學知識和思想方法的目的。
2.教師反思,促進專業(yè)的成長
當前,不少教師都認為,現(xiàn)在的課難上,當你沒有教學前,有些學生的錯誤是你根本預料不到的。所以,當課堂上來不及處理的錯誤,教師需要在課后靜靜地反思,尤其是帶有普遍性的錯誤。大面積學生的錯誤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師教學中的偏差!反思是為了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失誤尋找存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留下的遺憾,是教師自我教育、成長的最佳途徑,從而追求教學水平的提升、完善,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人人都要做一株“會思考的蘆葦”,
請走進學生的中間,以孩子們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們。多一些賞識,少一點批評;多一些鼓勵,少一點諷刺;多一些交流,少一點距離;多一些啟發(fā)誘導,少一點包辦代替。奇思妙想出創(chuàng)新。讓我們還孩子們一個充滿想象的豐富多彩的活的課堂。因為錯誤是最好的“教材”。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蔣華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