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有重大創(chuàng)新和突破,引發(fā)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工作方式、教學策略等方面的變化。新課改的強勢推進,必然對傳統(tǒng)的教師角色提出挑戰(zhàn)。本文通過研究新課程改革中初中數學教師角色的轉換,探索初中數學教師角色轉換的途徑。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數學 角色轉變
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在新課程中的最大變化是角色的變化,教師不再主要是信息的傳播者、講授者或知識體系的呈現者,其主要職能已從知識傳授者變?yōu)榻虒W活動的組織者,知識的促進者及課程的建構者和研究者角色。
一、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是新的數學課程基本理念?!叭巳藢W有價值的數學”是指作為教育內容的數學,不僅應滿足學生未來社會的需要,也能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要求,并有益于啟迪思維,開發(fā)智力?!叭巳硕寄塬@得必需的數學”是指作為教育內容的數學,要滿足學生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與學生周圍的現實世界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安煌娜嗽跀祵W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要求能為學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體動手操作的題材。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數學需要,不同的人才能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對于部分學生而言,他們對數學感興趣,肯鉆肯學而且學得好;而對于另一部分同學而言,他們對數學有畏懼感,覺得自己學不好數學,因而逐步喪失了對數學的興趣;對于某些同學而言,他們覺得所學的知識是有價值的、必需的、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會用得到;而對有些同學而言,他們會覺得數學學了沒有用,更沒有必要花那么多時間去做題討論等。要根據實際情況,兼顧到兩頭的學生,不同的人是否都在數學上得到了不同的發(fā)展。
二、要使學生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氛圍中學習
初中數學課程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數學課程內容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再創(chuàng)造”活動,才能納入其認知結構中,才可能成為一個有效、有用的知識。有助于學生在一個充滿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數學,讓已經存在于學生頭腦中的那些非正規(guī)的數學知識和教學體驗上升發(fā)展為科學的結論,從中感受數學發(fā)現的樂趣,增進學好數學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應用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在教學中,強調教學過程可使學生獲得探索新知識的經歷和體驗,雖然意味著學生可能面臨問題和困惑、挫折或失敗,但這是一個人的學習、成長、創(chuàng)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三、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有相應的評價方式,這應該是不同于以往的、與新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以往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就,特別是以知識技能評價為主要內容,以書面的測驗和考試為主要方式的評價,評價更多地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忽視其他方面的功能。新的評價應當打破那種單一的、過多注重知識技能的、過分關注結果的評價方式,嘗試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生學習過程,對教學過程甲學生和教師的表現進行全面的評價,改變以往評價主體單一的狀況,強調評價過程中教師、學生、家長和教育管理者的多主體的選擇、溝通和協(xié)商,加強自評、互評等形式的評價,使評價成為師生共同參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學生也應當有機會參與評價過程。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應從甄別式的評價轉向發(fā)展性評價。
四、要科學合理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多媒體手段,將使一些過去只能通過思維、表象和想象領會的數學內容,可以得到直觀的表示和處理,一些與數據處理有關的繁難運算,都能通過計算機和運算程序進行。數學的現實情景和虛擬情景將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融會貫通。有力地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發(fā)展。數學輔助教學軟件、教學平臺和網絡技術成為學生重要的數學學習手段,數學課要認識和考慮科學合理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問題,實現信息技術和課程的整合。
新課程改革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正確認識自己在新課程下的角色,將直接影響教師素質的提高和教師職能的發(fā)揮,進而影響教學的實際效果。每位初中數學教師只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實現角色轉換,最終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馬躍.現代教師角色分析.[J].遼寧教育,2002.4
2.卜玲.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J].南通教育研究,2006.2
作者單位:廣西合浦縣石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