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慢支”即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是長期理化刺激、反復感染等綜合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炎癥的慢性疾病,是冬季中老年人的常見病。
醫(yī)學界認為,凡是一年當中有3個月咳嗽,這種情況連續(xù)2年以上,而且咳嗽不是由于心、肺等其他疾病所致,就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
“咳、痰、喘、炎”是“老慢支”的主要表現(xiàn)。其中,咳嗽、咳痰以晨起明顯,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狀,黏稠不易咳出。反復發(fā)作后,可因支氣管痙攣而發(fā)生喘息,如繼發(fā)細菌感染則痰量增多,痰液黏稠呈膿性(偶有痰中帶血),感染明顯時可出現(xiàn)發(fā)熱。嚴重“老慢支”患者可并發(fā)肺氣腫、肺心病等。
冬季氣候干燥而寒冷,容易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導致“老慢支”復發(fā)。因此,做好冬季保健工作對中老年朋友尤為重要。冬季防治“老慢支”可按以下幾點行事:
防寒保暖,預防感染
冬季氣候寒冷,中老年人容易受涼,引發(fā)急性感染?!袄下А被颊邔μ鞖庾兓惓C舾?,冷空氣刺激支氣管黏膜,可使黏液腺分泌增加,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分泌物排出困難,使原有“咳、痰、喘、炎”加重;如感染向下蔓延,累及支氣管、肺和心臟,癥狀則更加嚴重。
因此,“老慢支”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適時添加衣物。在家可烤火采暖(須開窗通風,以防一氧化碳中毒),有條件者可開暖氣或空調,使室溫保持在18℃左右;外出要穿夠衣服,圍上頸巾,戴上帽子、口罩和手套等,雨雪天氣應盡量減少外出。
戒煙防塵,保護肺臟
國內外研究均認為吸煙與“老慢支”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關系。國內有調查顯示,吸煙人群中“老慢支”的患病率比不吸煙人群高2~5倍,且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多,患病率越高,而戒煙可使病情減輕。
此外,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光化學煙霧等對支氣管黏膜有刺激和毒性作用。二氧化硅、煤塵、棉屑等粉塵也可刺激支氣管黏膜,引起肺纖維增生,損害肺功能。
因此,“老慢支”患者應盡量戒煙或少吸煙,盡量少到粉塵多的地方去,同時應保持室內清潔,減少粉塵吸入。
避忌替移,防治過敏
“老慢支”患者大多屬于過敏體質,對冷空氣和空氣中的螨蟲、細菌、霉菌、花粉、屋塵、動物羽毛、油漆味以及某些食物如魚、蝦、蛋、酒類和辛辣食物等過敏。
因此,“老慢支”患者應對上述過敏原實行避(避開)、忌(忌吸入、使用和進食)、替(以其他物品替代)、移(把過敏物品移走)措施。如上述措施無效或過敏原不明,可口服抗組織胺類藥(如撲爾敏、氯雷他定)、糖皮質激素類藥(如地塞米松)、鈣劑(如葡萄糖酸鈣)和維生素類藥(如維生素C)治療。
加強運動,增強體質
中老年人免疫功能減弱,容易發(fā)生感染,可通過加強體育鍛煉(如慢跑、打太極拳、做保健操和呼吸操等)、耐寒鍛煉(如從夏天開始逐漸用冷水洗手、洗鼻、洗臉和洗澡等)等方法使身體漸漸適應氣候變化,增強對寒冷的防御能力,減少“老慢支”發(fā)作。
合理用藥,及時就診
如不慎受寒著涼發(fā)生感冒,導致“老慢支”急性發(fā)作,癥狀不嚴重時,可口服抗感染藥如病毒靈(鹽酸嗎啉胍片)每次0.2克,每天3次,或抗病毒口服液每次1~2支,每天3次。
如并發(fā)細菌感染可口服紅霉素每次0.5克,每天3次;或頭孢氨芐0.5克,每天3次;或阿莫西林0.5克,每天3次(注:對青霉素過敏者慎用頭孢氨芐和阿莫西林)。
伴咳嗽、咳痰者可口服止咳化痰藥,如復方甘草片每次2片,每天3次;或復方菠蘿酶片每次3片,每天3次;或非那根糖漿每次15毫升,每天3次。
伴喘息者可口服解痙平喘藥如氨茶堿片100毫克,每天3次。
出現(xiàn)過敏癥狀者可口服抗過敏藥如撲爾敏,每次4毫克,每天3次;或賽庚啶每次2毫克,每天3次;如果外出或上班,最好服無嗜睡不良反應的抗過敏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有發(fā)熱時可口服撲熱息痛每次1片,每天3次(有胃及十二指腸疾病者慎用)等。
此外,發(fā)作頻繁、病情發(fā)展較快或肺功能已有損害的“老慢支”患者,可在癥狀緩解期預防性用藥,如口服抗病毒藥(如鹽酸嗎啉胍片)和不良反應較少的廣譜抗菌藥(如阿莫西林),每周1~2天(需注意長期服藥所致的不良反應)。免疫治療如注射脂多糖和氣管炎疫苗等,或口服免疫增強劑左旋咪唑等,也有助于減少發(fā)作次數(shù)、減輕發(fā)作程度和縮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