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者的威信在高校教育工作的開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由于受教育者心理偏差、教育方式不恰當以及缺乏社會環(huán)境的支持等原因,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威信大大降低。因此應從多方面著手樹立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威信。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者 威信
輔導員(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體部分,其威信是指在教書、管理、育人過程中,對學生形成的威望、信任等正面影響力。它包括使受教育者感到尊重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以及使其在心理上、行為上肯定并趨同的引導力。
一、威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1.威信的樹立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認同多發(fā)生于對教育者威信的認同,對其形象、人格、思想覺悟、道德品質、能力素質等方面的敬仰、愛戴和信賴。一旦威信確立,能發(fā)揮積極影響,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威信的樹立有利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的言行能喚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以此種情感體驗為基礎,形成學生對教育者不同的態(tài)度,從而影響行為。雙方之間的好壞關系,就是在這種無形的情感交互基礎上建立的。
3.威信的樹立有利于日常管理。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部分,是學生政治上的引導者、思想上的教育者、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播者以及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如果單純以行政命令去施壓和管理,容易使得學生在情感上、甚至行為中產生抵觸和抗拒。因此威信的樹立對于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工作而言非常重要。有威信的輔導員,能夠對學生起著一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激發(fā)學生的工作激情,縮短日常管理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擴大日常管理成果。
二、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威信現狀及原因分析
1.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偏差
隨著當代學生主體意識、自我意識、競爭意識明顯增強,以及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已被教師、學生所認可。教師要為學生服務,學生是消費者,直接導致教化權威的失落。
2.教育者的教育方式不恰當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往往采取傳統(tǒng)的灌輸理論的說道式教育。說道式教育典型的思想控制和引導的意圖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抗拒,從而使教育內容本身沒有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鳴和內化,很難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教育缺乏環(huán)境支持
當市場經濟體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遇時,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的重經濟利益、個人價值、以金錢作為衡量成敗得失的標準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義輕利、大道己任的觀念發(fā)生沖突,現實使得人們在價值取向上模糊迷茫,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受眾懷疑、拒絕的尷尬境遇。
三、如何樹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威信
要樹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威信,首先應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質。同時,學校應加大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訓力度,不斷地使教育者學習新知識,接收新觀念,以升華自我,完善自我。知識的不斷更新,個人魅力的增長,影響力的進一步加大,才能有效樹立威信,獲得受教育者的信服和尊敬。
要樹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威信,應注意教育方式的改進。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灌輸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是有必要的。但絕不應該僅僅靠說道式的灌輸,而是應該將單項灌輸和雙面交流相結合,將情感影響與理性教育相結合,加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認可度。
要樹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威信,應尋求加強環(huán)境支持。社會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和學校的教育培養(yǎng)則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樹立威信的外部推動力量。一方面,社會物質文明環(huán)境以及精神文明環(huán)境從實際條件和輿論氛圍上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質和知識能力;另一方面,社會環(huán)境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和引導程度也在極大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及思維方式的轉變。因此,就學校、社會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環(huán)境而言,應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支持的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調適和正確定位自身角色,同時,加強校園媒體、網絡等輿論建設,拓寬溝通和教育渠道,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邱友平.輔導員非權力性影響力構成初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5)
2.蘭蘭.提高高校輔導員威信的途徑[J].遼寧教育研究.2008(6)
3.王燕芳.淺論高校學生政治輔導員的威信問題[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3)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