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本身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古到今,不受時間限制;從國內到國外,不受地域約束;既有濃郁的親情,又有純美的風光,富于生活氣息,具有時代風貌??梢赃@樣說,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語文就是教生活。那么如何將語文教學和生活相融合,營造新型的生活化小學語文課堂呢?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生活化語文課堂教學”要使語文學習內容更具開放性
學習與生活的脫離使教學變得過于抽象、理性?!盎貧w生活”已越來越被教育界認可。班級里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服裝的,我們就舉行設計服裝廣告詞的活動。先帶著孩子參觀我們的服裝店,了解服裝的款式和用途;做一做小小營業(yè)員,試著向顧客介紹自己的衣服,談一談價錢,在你來我往的言語交流中,孩子的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這樣的口語交際課再也不會顯得沉悶。
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為語文能力的形成引入一泓不絕的活水,真正變封閉狹隘的語文為開放活潑的生活化的語文。
第二,“生活化語文課堂教學”要使語文學習越發(fā)個性化
實施生活化語文課堂教學的課堂,知識、能力的應用都更加趨向個性化。語文課可以依據(jù)教材特點,設計一些當導游、廣告設計師等充滿個性的活動,使學生在生活化的實踐過程中應用語文,發(fā)展智力。
在教學《臺灣的蝴蝶谷》《鳥島》時,我根據(jù)班級學生智力接受水平創(chuàng)設了這樣幾個生活場景(即分層的語言訓練)讓學生自主選擇:請你做小導游帶旅客觀光;請你設計富有特點富有創(chuàng)意的招來游客的廣告語;如果老師要去這個地方旅游,你會建議我什么時候去,說說你的理由。這樣的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注重了學生“個人意義”的學習,極大激發(fā)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說話欲望;不但對學生進行了復述課文的訓練,而且有層次有深度地對學生進行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創(chuàng)造語言的訓練。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生活課堂中,學生始終興致勃勃、全身心的投入,不光達到了學以致用,更達到了學創(chuàng)致用。
第三,“生活化語文課堂教學”要使體驗成為真正意義的“勞力上勞心”
陶行知曾說過: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干,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只有經過這樣的“做”,我們才能把一個陌生的、外在的、與己無關的對象變?yōu)槭煜さ摹⒖梢越涣鞯?、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p>
《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細膩的筆調描繪了一幅令人陶醉的中國風光圖:夕陽西下,明月初生,朋友相聚,品茶談心。如果僅限于玩味語言,學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給學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學生回家后從生活中找到影子——邀友品茶,并寫下自己的感受。這樣不需教師多費口舌,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定會像品茶那樣,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無窮。學生身臨其境,動手做一做,在這其中學生不僅了解了知識,也培養(yǎng)了社交能力。
“打破學科的壁壘,走向生活的課堂?!被貧w生活,讓課堂與生活緊密相連,是新課改下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征。只有植根于廣袤鮮活的生活世界,并為充滿神奇的生活世界開辟一方空間的課堂,才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課堂。讓生活飛揚的語文課堂,是精彩的課堂,是真實的課堂,學生永遠喜歡這樣的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眾興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