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是工商執(zhí)法追求的目標。工商部門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僅要依法行政,按照法律規(guī)則與程序將良好的市場秩序維護好,更要在執(zhí)法過程中增強行政處罰說理性,促進和諧執(zhí)法。
一、行政處罰文書說理是依法行政的內在要求
行政處罰文書說理最早是在美國由司法判例加以確認的?!袄碛墒菍Ψ烧吆妥杂刹昧克钟^點的解釋和說明……不能僅僅重述法律的規(guī)定,而沒有任何解釋。行政處罰必須說明理由,是行政法的一個基本原則。”我國《行政處罰法》第31條規(guī)定?!靶姓C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钡?9條規(guī)定,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應當載明“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的事實和證據”,在法律上確立了我國行政處罰說明理由制度。
(一)行政處罰說理是行政正義的基本要求。給予處罰的理由是正常人的正義感所要求。在公共生活中,對于權力的實施,人們不僅要它是合乎法律的,更希望它是合乎正義的。行政權是一種極富擴張性的權力,它的行使既不像立法權那樣往往是合意的結果,也不像司法那樣中立。在確定相對方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過程中,相對方更有權利了解行政主體實施該行為的目的及理由。許多決定都可能因目的不正當、不相關及其他適用法律錯誤而撤銷或被起訴,如果公民找不出裁決背后的推理,他便難以決定是不是可以復議或起訴,這樣便被剝奪了法律的保護。
(二)行政處罰說理是合作式行政的體現。隨著人世,行政執(zhí)法的規(guī)范和“政企分開”等行政改革的發(fā)展,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也開始出現變化。雖然以“命令與服從”為內容的行政法律關系仍然存在,但是在行政程序中,作為相對人被賦予了更多的程序性權利,如聽證權、知情權等。傳統(tǒng)的強制性行政權已漸漸讓位于參與式行政、合作式行政。在合作式行政中,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要充分尊重相對方作為程序性權利主體的地位,注重與相對人意思的交流。行政處罰中的說理就是這種合作式行政的一種具體表現。透過行政權能主體對其所裁決的關于事實、法律及酌量方面的說明,相對人不僅感到自己被尊重,從而產生心理上的認同感,而且能領會、理解行政主體的行政裁決。可以說行政裁決的說理在感情和理智方面都拉近了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距離,消除了傳統(tǒng)上公共權威與公眾的對立。
(三)行政處罰說理是制約行政權的要求?,F代法治實踐表明,對公民權利與自由危險最大的莫過于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濫用。為了防止和制約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濫用,除了傳統(tǒng)的議會監(jiān)督和司法審查外。各國紛紛制定法律,加強程序控制。說理制度就是行政程序制度鏈條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健全規(guī)范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法律程序,在行政自由裁量權行使初始和過程中控制其行為,使結果趨于合理性,可能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法律控制方法。說理有助于防止行政主體及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隨意、恣意。因此,要求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裁決時,對支持行政行為的依據和理由應向行政相對人和社會展示,以此來達到制約行政權的濫用。
(四)行政處罰說理便于法院進行司法審查。相對人了解行政處罰理由的權利是健全司法審查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行政理由的說明給法院的司法審查提供了依據。法院往往根據行政機關的案卷來判斷被訴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行政機關在案卷中就其所作行政行為的詳盡說明,更有利于法院作出判斷,提高司法效率。
二、推行行政處罰說理制度的實踐與效果
自2006年以來,浦江縣工商局從本縣實際出發(fā),在金華市局大力支持下,與縣政府法制機構、縣人民法院協(xié)調,積極推進行政處罰說理改革,全面開展增強行政處罰決定書說理性工作,特別是浙江省工商局相關指導意見出臺后,浦江縣工商局在行政處罰的合法性、正當性方面進一步改進,在形式上增強行政處罰告知書說理性和行政處罰決定書的說理性,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當事人自覺履行處罰決定率大大提高,2007年申請法院執(zhí)行率只占全年案件總數的5.62%,而2006年為10.37%;2007年執(zhí)行金額占全年罰沒金額的8.16%,而2006年為16.7%;2007年至今持續(xù)保持行政處罰零復議、零訴訟。
實踐證明,推進增強行政處罰說理性工作非常必要,能夠有效地推進社會和諧,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人性化執(zhí)法。說理性處罰決定書增加了證據列舉、當事人的陳述申辯及聽證、適用法律和理由等新內容,比老版本文書更注重情感理性執(zhí)法。說理性處罰決定書強調一方面要結合案件事實對法律法規(guī)進行詳盡的法理闡釋,以充分的說理來論證適用某項法律法規(guī)條款作為處罰依據的理由。另一方面,對不予采納當事人所提出觀點的理由要詳盡說明。對當事人在陳述、申辯或聽證時所提出的觀點,要認真分析,歸納梳理,對有理的要予以采納,對無理的要講清不符合什么原理和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其觀點為什么不予采納,理由要說清、說透,從而化解矛盾,減少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產生。
(二)有利于規(guī)范執(zhí)法行為。不注重說理的傳統(tǒng)模式不僅有助長“暗箱操作”行為之嫌,而且還會掩蓋執(zhí)法不公甚至貪贓枉法等各種行為,客觀上為少數人情案、關系案、地方保護主義起到了掩飾作用,為消極、腐敗現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俗話說:“陽光之下無罪惡”,意味著公開的過程及理由是難以產生腐敗的。增強處罰決定書的說理性,就要求在行使自由裁量權時,要解釋和說明最終確定該處罰幅度的理由,以此來達到制約行政權的濫用,扼制腐敗現象的發(fā)生。
(三)有利于提高執(zhí)法水平。能否說理、說理是否充分與執(zhí)法人員的素質密切相關,由于文化素養(yǎng)等綜合水平的制約,目前有為數不少的執(zhí)法人員在理論功底、法律知識、邏輯推理、語言表述等方面的修養(yǎng)無法適應制作說理式處罰決定書的需要。因此,必須下大力氣提高執(zhí)法人員的政治理論、法律知識、邏輯思維、文化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工商隊伍執(zhí)法水平。
(四)有利于法制宣傳?!缎姓幜P法》規(guī)定,“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因此,處罰不僅是行政執(zhí)法過程,也是具體生動的法制宣傳活動,通過具體案件的處理起到教育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應享有什么權利、承擔什么義務和宣傳法律知識的作用。在行政裁決說理的過程中,傳播法律價值、警示教育社會民眾,也有助于樹立法律的權威、樹立行政執(zhí)法部門文明公正的形象。
三、現行工商行政處罰文書的局限性
工商行政處罰文書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使行政處罰權的重要載體,現行工商行政處罰文書在形式上可以劃分為填充式執(zhí)法文書和敘述式執(zhí)法文書兩種。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處罰文書大都根據現行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文書使用手冊》編制,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論是填充式還是敘述式法律文書,在體現釋法說理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工商機關的辦案指導原則。這一原則要求行政處罰文書應盡量客觀、真實地敘述案件事實,而有的在書面敘述案件事實時,融入了個人的感情色彩。沒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進行表述:有的將簡單明了的問題敘述得繁雜冗長,將復雜的問題敘述得過于簡潔,關鍵問題一筆帶過。個別執(zhí)法人員甚至把聽見的、作為探討的、證據不確實的一些意見、看法寫入案件事實部分;有的調查終結報告不同程度地存在案件處理部分無論無據,或雖有論證,但論證的理由不充分,或論證的理由與引用的法律條文出現矛盾:有的甚至把失效的法律、法規(guī)條文引用在報告結論中;有的需執(zhí)法人員根據案件事實具體填寫法律條文的填充式處罰文書在引用法律條文時錯誤,出現了適用法律與處理結論不一致的情況;有的文書格式不合理,只有很少數量的空格,讓辦案人員想說理無從下筆;還有的文書設計不合理,同一內容多處出現,說理的效果也打了折扣。
傳統(tǒng)的處罰決定書存在處罰對認定事實過于簡單,證據不引用,理由不闡述等問題,給公眾或行政相對人造成行政機關裁決“不論理”的印象。這種“不論理”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證據表述過于籠統(tǒng)。只用“以上事實有……證據為證”的套話一筆帶過,只看得出證據的名稱,看不出證據的內容,只看得出采信的證據種類,看不出采信的證據是哪一方提供,總之,對證據的認證缺乏說理。
(二)認定事實過于簡單。敘述事實都是平鋪直敘,其中缺少對事實認定的合理性闡述與論證,看不出當事人陳述的事實哪些能夠認定為案件的法律事實,哪些不能夠認定為案件的法律事實,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一概不知。
(三)法律解釋不夠深入。對適用法律只簡單表述為“根據……規(guī)定,對當事人作出以下處罰”,對適用法律的理由不作任何闡述。行政執(zhí)法人員并不是簡單的“執(zhí)法機器”,面對種種相互關聯(lián)的證據所證實的事實,必須在找到相應的法條后作出科學的解釋,尤其是在法意不明、法有漏洞、法條競合、自由裁量等情況下進行正當合理化的法理分析顯得更為重要和必要。
以上認定事實、認定證據的說理缺乏和行政裁決理由的論述簡短的情況,客觀上執(zhí)法人員就難免有“主觀臆斷”、“獨斷專行”之嫌,在釋法說理方面的欠缺,就難免引起當事人對事實的認定感到莫名其妙、對證據的認證不能心悅誠服、對行政裁決理由不能欣然接受。
四、增強行政處罰文書說理的基本思路
增強行政處罰的說理性,意味著將行政處罰所憑借的法律理由展示出來。行政處罰文書的理由是在事實部分取舍證據和認定事實的基礎上,對案件的性質、法律責任和如何適用法律所發(fā)表的意見,是執(zhí)法人員從案件事實推導出案件結論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結果。因此,行政處罰文書說理應從事實和法律兩個方面分析,但也不能忽視“情理”的重要性。
(一)針對案情說理
案件事實是定案的根據,俗話說“事實勝于雄辯”就是指事實本身往往是最好的理由,因此行政處罰文書的說理離不開案件事實。行政處罰文書所陳述的事實,是指與案件的結果有關聯(lián)并有相關證據所佐證的那些事實。在處罰決定書正文部分中,要圍繞違法行為構成要件列舉證據。并對證據的合法性、關聯(lián)性、客觀性分析論證,從而推導出案件違法事實。使闡明的事實確鑿無疑、無可駁辯,具有說服力。
(二)依據法律說理
行政處罰文書具有典型的對外性,因而通過行政處罰文書對外進行釋法說理首先要讓當事人看得懂。行政處罰文書樣式對我們制作和使用有一定的參考作用,而樣式必定是針對普遍情況而設,在特殊情況下就要因地制宜了。比如邊遠貧窮地區(qū),人們的文化水平低下,法律意識淡薄。有一部分人事先是不知道他的行為是違反法律的,甚至有些當事人從詢問開始到送達處罰決定書結束都沒有徹底明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行政處罰文書在充分體現釋法說理的同時還要起到宣傳法律知識的作用。筆者認為,在行政處罰文書中不但要引用法律條文,還要準確、具體的引用法律條文,如處罰書按樣式通常這樣敘述:“其行為已違反了《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二條,構成無照經營行為?!倍诙l具體是什么內容就不得而知了,這樣當事人就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一些不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連工商執(zhí)法人員都要翻法條才可定論,更別說知識水平有限的普通百姓了。所以要加強行政處罰文書的釋法說理性,就要準確、具體引用法律條文,可以引用在行政處罰文書的文尾,也可以引用在附頁,更好的是以頁下注的方式引用。這樣每一頁行政處罰文書所涉及的法律條文就可以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了。
在處罰決定書中除應論證認定事實的理由外,還應論證適用法律的理由,在一定意義上講,這是理由部分的核心,因為它是作出行政裁決的根本依據。行政處罰文書的說理具有嚴格的“法”的規(guī)定性,無論是分析的角度、分析的內容、分析的結論。都必須符合法律,不允許別出心裁、標新立異。每一項法律條文都有其確切的內涵,不能隨心所欲地作出解釋,因此對法律理解的正確性至關重要。行政處罰文書中的說理實際上就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來依案說法,在處罰決定書的說理部分中,要在對案情的具體分析中準確地適用法律、解釋法律,展示其根據選定的事實而選擇法律時的推理過程,才能言之成理。
(三)說理不能忽視情理
行政處罰文書說理的基本素材是事實和法律,但說理也不能忽視“隋理”的重要性,“情理”也可以作為說理的素材。這里所謂的“情理”,不是指純粹的個人感情因素、意氣用事,而是指人之常情和事情的一般道理,屬于道德范疇。優(yōu)秀的行政處罰文書說理應當做到法理透徹、事理明晰、情理感人,即法理、事理、情理并重。在行政處罰文書說理中如何體現情理?這就要求對當事人在陳述、申辯或者聽證中提出的事實爭點和質疑意見予以回應;在行使自由裁量權時,解釋和說明最終確定該處罰幅度的理由,等等。在行政處罰文書中。執(zhí)法人員應結合個案的具體事實,借助于社會經驗知識,做出既合乎法律又合乎情理的裁決??傊?。增強處罰文書的說理性,要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詳細闡明案件事實、處理過程及法律依據,給當事人一個明白。
(四)規(guī)范語言文字
行政處罰文書要充分體現釋法說理,就要在語言文字上下工夫,需要以通俗易懂、精練恰當、富有邏輯力和感染力的語言文字準確表達出來,否則,就很難令人信服,不利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進行。
法治是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對于工商執(zhí)法而言,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要求執(zhí)法更具合法性、合理性、科學性、藝術性、服務性與效能性。強調手段和諧與目的和諧的統(tǒng)一。進一步增強行政處罰釋法說理是促進和諧執(zhí)法的有力舉措,工商部門的和諧執(zhí)法將會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整體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