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銀 嚴云洋 常 波
摘要: 為了提高雙語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文章探討了分層次教學理論,提出了閉環(huán)控制的雙語教學模式,并闡述了該模式在中外合作辦學和普通高等教育等不同性質的本科課程中的實踐效果:配合雙語教學課程建設了全數字化的教學資源網,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建成了雙語教學的省級精品課程。
關鍵詞:閉環(huán)控制;分層次;雙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概述
1.1雙語教學研究與改革的必要性
為緊跟世界技術發(fā)展的趨勢,及時引進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成果,2001年8月,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提出“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即按照“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zhàn),本科教育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yè)課教學。
2007年1月,教育部聯合財政部發(fā)出1號文件,決定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又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校內及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和高水平專業(yè)人才承擔教學任務和開設講座,推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p>
2006年,我校與印度NIIT公司、新加坡GENITIC計算機學院合作辦學,分別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各2個班,引進了他們的課程體系和原版英文教材,絕大部分專業(yè)基礎課程和專業(yè)課使用雙語教學。因此,在我校研究與探索雙語教學,推廣應用已有的改革成果也成為必然的要求。
1.2雙語教學研究與改革的開展情況
出于不同的歷史、社會、經濟等目的,不少國家和地區(qū)實施了雙語教學,并采用了不同方式,如美國的“過渡式”、加拿大等“法語浸入式”、“英語浸入式”與“英語與法語混合浸入式”、新加坡的“三向分流式”、澳大利亞在借鑒加拿大“法語浸入式”模式后形成的“澳大利亞浸入式”雙語教學等模式。
我國的很多高校也逐步開展并實施了雙語教學,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有針對專業(yè)的,也有針對課程的,但基本上都是關于教學模式、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針對不同專業(yè)的課程雙語教學模式研究非常稀缺,在實踐中存在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諸如對雙語教學目標的認識不夠;缺乏人力和物力資源;缺乏科學的雙語教學課程體系研究等問題。有的雙語教學以譯代講,不善于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泯滅了大學生參與雙語教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致使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因此,開展從源頭到實施過程,再到實施效果評價的總體研究是有價值的,也是開展雙語教學研究的總體趨勢。
我校計算機工程系2002年在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yè)開設“軟件工程”雙語教學課程,2003年開始在通信工程專業(yè)開設“信號與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等雙語課程,并以“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為背景,深入開展雙語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
2雙語教學研究內容與實踐
2.1研究思路
根據目前我國各高校的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高??梢苑譃橐越虒W為主型的一般本科院校和重點研究性大學。一般本科院校主要面向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為經濟建設培養(yǎng)應用型高級人才,隨著經濟全球化,人才的培養(yǎng)也逐步國際化。
但與重點研究性大學比,一般本科院校在師資力量、學術水平、研究力量、生源情況等方面確實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實行雙語教學也不能追求完全一樣,不論是雙語教學的內容還是程度都應有所區(qū)別。
我們研究的思路,就是根據一般本科院校的特點,探索合適的雙語教學方法、手段和模式,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較好的信息檢索和應用能力,能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具有寬闊的眼界,適應國際化環(huán)境的要求。
2.2研究內容
雙語課程的教學研究與普通課程的教學研究雖然有較多的相同點,但由于雙語教學的自身特點,也具有很多特殊性,如文化的影響、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等。所以研究雙語教學,要在普通教育教學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建設、改革、組織符合專業(yè)建設需求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
2.3研究與實施過程
實施雙語教學的課程一般都選用國外的教材,在形式與內容上都與國內教材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我們根據教學大綱選取比較合適的教材,但教學內容則并不局限于教材,而是根據需要對課件、參考文獻等進行重組,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先進,便于教學,并盡力減少語言不同造成的“二度污染”,減少雙語教學對教學產生的影響。
對與課程相關的實踐性教學內容,結合課程大綱,不因雙語而降低培養(yǎng)要求,加強設計性與綜合性實驗建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雙語教學的研究成果應及時應用于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再探索、再實踐。研究與推廣實施過程主要分四步:
第一步,以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為切入點,對課程的雙語教學進行研究、探索與總結。
第二步,在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與建設基礎上,將其研究成果逐步推廣應用于操作系統(tǒng)、軟件工程等課程。
第三步:根據前期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針對合作辦學的特點,研究普通高校大面積開設雙語教學課程的特點與雙語教育教學方案。
第四步:根據前期的研究、探索與實踐,總結并推廣應用到各種辦學形式和不同專業(yè)所有開設雙語教學的課程。
3雙語教學研究與實施的主要成果
雙語課程教學研究與改革主要是針對雙語教學特點與課程性質,適應新的專業(yè)教學需求進行的教育教學網站建設與教學方式、學生課后自學與輔導以及考核與考試方式進行的教育教學方式、手段的研究與改革。在幾年的雙語教學改革與實踐中,我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一些改革與探索。
3.1雙語課程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建設
教學內容緊扣專業(yè)需求,同時兼顧考研學生的深入學習需求,對教學內容組織體系進行有效的組合與改革。
開發(fā)了雙語課堂教學與學生自學相結合的基于Web的CAI課件,利用Microsoft Agent實現了英文版中部分語音功能,利用金山詞霸實現了在線翻譯功能。
雙語教學課件主要包括教學大綱、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要點分析、實驗與課程設計等內容。
為了配合學生自學,課件中提供了相關課堂教學的全程錄像、教學課件、練習與測試題庫下載,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自學積極性,課件還提供在線討論、在線答疑等功能。
基本實現所有雙語課程都建有課程網站?,F在已實現采用多媒體網絡課件教學,課件網上公開,現有的教學資源已全部實現網絡化。
3.2雙語課程的考核方式改革
面對雙語課程,學生的畏難情緒較大,開始時作業(yè)抄襲現象非常嚴重。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學習過程,課題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部分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具體措施為:
(1) 改一次考試方式為兩次考試方式,第一次考試為閉卷,第二次為開卷或半開卷。
(2) 對考核方式與考核內容進行改革。一般課程考核方式主要是從試卷庫中選取期終考試試卷,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其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70%,期中考試占10%,實驗、作業(yè)完成情況與出勤占20%;考核內容主要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組織。改革后擬采用習題考核與綜合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即第一次考核為閉卷考試,考核內容為平時作業(yè)所做過的習題,考試時間為90~120分鐘,占課程成績的50%;第二次考核(期終)為開卷或半開卷考試,考核內容在教學大綱內以綜合分析與應用題型為主,考試時間為90~120分鐘,占課程成績的40%;實驗、作業(yè)完成情況與出勤占10%。
采取上述改革可以加強學生平時對學習的重視程度,避免作業(yè)抄襲現象,同時對學生及時掌握與鞏固所學知識起到良好的作用,促進了優(yōu)良學習風氣的形成。
3.3雙語課程的分層次教學組織模式
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我們在總的培養(yǎng)要求不降低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層次組織,并配合學生的不同需求,建設了多層次多需求的教學資源配套網站,如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從網站的雙語化到課件的雙語化,從Signals and Systems I到Signals and Systems II,再到考研輔導,從網站的習題分層次到網上自測系統(tǒng)的層次劃分(可以任意選擇的難度等級),多層次多角度為學生考慮,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與教學組織需求。在教學方法上,以“重點、難點為突破口”,以點帶面,輔以課后習題、輔導、實驗等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4雙語課程教學改革效果的閉環(huán)控制
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改革的效果一直實行專家、教師與學生多方位立體的跟蹤調查,基本實現了教學改革的閉環(huán)控制模式,如圖1所示。例如,對課程教學的調查就有初期調查、中期調查與期終調查,對調查結果及時做好分析與總結,同時經常深入到學生中間,了解課程的教學、建設、實驗、學習資源、網絡使用情況與建議等,在教學中及時加以改進,將同行、學生的使用意見和建議及時地反映到教學改革與建設中去。
3.5立體化教材建設
為解決學生“聽起來都會,放下來都忘,做題全抄”的問題,我們在考試試卷中增加了作業(yè)題型的分量,起初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不夠理想。后來編寫與教材配套的習題指導書,對幫助學生消化、理解所學內容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我們還編寫了實驗講義等,研發(fā)多媒體課件課堂版和網絡版,完善自編電子教案和課程主頁等,形成了立體教材。
4雙語教學取得的效果
根據學校教務處信息反饋系統(tǒng)和課程網站討論版反饋的信息,近年來,學生對“信號與系統(tǒng)”等雙語教學課程的評價逐年提高,普遍認為課程所用的教材比較新、教學資源比較豐富,網上教學也比較暢通,還提高了大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反映的主要問題是英文教材看起來比中文版費時多。下面是調查的數據統(tǒng)計結果:
(1) 對考核方式的滿意度逐年增加,99%的人對兩次考核方式是滿意的。
(2) 對作業(yè)批改的滿意度是99%,其中近一半的人是非常滿意的。
(3) 對實驗報告批改的滿意度是100%,其中1/3以上的人是非常滿意的。
(4) 對答疑的滿意度是97%以上。
(5) 對課堂教學的滿意度保持在100%,且非常滿意的占1/3左右。
(6) 對采用雙語教學的滿意度逐年增加,89%的人對課程采用雙語是滿意的。
(7) 對課程的總體滿意度一直保持在98%。
5結束語
從2001年至今,我們對雙語教學的研究與探索已有7年多時間,從“信號與系統(tǒng)”雙語教學課程開始,采取了邊研究探索邊實踐推廣的方式,研究成果在“操作系統(tǒng)”、“軟件工程”等雙語教學課程中得到應用。近年來,隨著中外合作辦學的開展,雙語教學研究與改革正在大面積推廣,從實踐結果看,收到了學生滿意度高,同行評價好,專家對成果充分肯定的效果。希望研究成果對普通院校開展雙語教學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1]4號)[Z]. 2001.
[2] 教育部. 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號)[Z]. 2003.
[3] 王莉穎. 雙語教育比較研究[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
[4] 任衛(wèi)群,饒芳. 工科專業(yè)類課程雙語教學的體系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103-106.
[5] 廖舸. 關于我國高校開展雙語教學的思考[J].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83-65.
[6] 李秋萍,顧立志. 教學為主地方性高校雙語教學的定位及應注意的問題[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4):94-96.
[7] 曹霞,王建生. 試論高校實施雙語教學的挑戰(zhàn)與對策[J]. 中國高教研究,2002(9):94-95.
[8] 付筱娜. 試析高?!半p語”教學模式[J]. 中國高教研究,2002(7):91.
[9] 莊德林,孫超平. 制約高校雙語教學的主要因素及對策探討[J].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8):177-182.
[10] 朱全銀.信號與系統(tǒng)精品課程雙語教學網站建設[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7(2):92-94.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based on Layered Closed-Loop-Control
ZHU Quan-yin, YAN Yun-yang, CHANG Bo
(Faculty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22300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bilingual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 Layered teaching theory has been discussed and a new novel mode that is closed-loop control mode used to improve the bilingual teaching has been given. Furthermore, the new mode has been used in different course and dissimilar professional which include co-operation education with overseas university and educational department. All digital bilingual teaching resource networks has been developed, it has gained a lot of result on studying effectively and positivity; and won a high-quality level course in our province.
Key words: closed-loop control; layered; bilingual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