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斌
江蘇省淮陰中學自2007年秋季實施大課間活動以來,跑操成為其中的重要內(nèi)容。跑操就是全校以班級為單位組成方陣,保持速度適中的勻速跑,隊列緊湊,前后左右對齊,邊跑邊統(tǒng)一喊口號。每當大課間活動的鈴聲響起,安靜的校園一下子沸騰起來,學生集合動作迅速有序,站隊時學生都在朗讀書本或卡片;學生跑操時隊伍緊湊,整齊劃一,口號聲起彼此伏,宏亮有氣勢。給人以震撼心靈的沖擊。經(jīng)過一年的實踐,在借鑒外地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形成了淮陰中學跑操的特色,其特色在本地區(qū)得到了放大,得到多批前來觀摩的同行的贊賞,校園體育鍛煉的氛圍更加濃烈,學生體質(zhì)健康狀況大大改善,跑操已成為該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個高三學生在作文中寫道:“自從跑操以來,美麗的淮中校同義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伴隨著歡快的節(jié)奏,我們盡情享受跑操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每一次吶喊都猛烈地沖擊著我們的心扉,每一次邁步都帶給我們關(guān)于追求的詮釋。跑操給我們提供了鍛煉的平臺,讓我們放松了心情,磨礪了我們的意志,明確了我們的理想,放飛了無限的希望?!?/p>
一、統(tǒng)一認識,領(lǐng)導重視
在校教職工大會上,校領(lǐng)導展示了河北省衡水中學和江蘇省張家港學校跑操的照片和視頻錄像,暢談了自己的深切感受,認為跑操不僅僅能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目的,關(guān)鍵是通過跑操可以砥礪學生學習斗志、提高團隊協(xié)作精神、蕩滌學生靈魂境界、潤澤學生心靈和精神,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要讓跑操活動成為展示形象、凝聚人心、提升內(nèi)涵、完善人格的一個亮點工程。而分管校領(lǐng)導和所有年級管理人員、班主任、體育老師等一起親自制定活動方案,策劃跑操線路,親臨現(xiàn)場指導工作,為跑操活動的開展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制定合理方案
“科學合理的方案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大課間活動方案主要包括各班從教室至運動場的行進路線、下樓梯位置、做操地點、跑操前的隊形調(diào)動、跑操路線、跑操后的解散地點、評比辦法等。
在跑操線路選擇上,學校如果有田徑場,要充分提高田徑場的使用率。以標準400米田徑場為例,可分成內(nèi)外兩個圈,內(nèi)圈按逆時針方向,外圈按順時針方向跑,每班占用2條跑道,每道站2人,跑操時內(nèi)圈班級用1、2道,外圈用7、8道。中間4條跑道空出,用于隔離內(nèi)外圈隊伍,同時作為體育老師指揮隊伍、評分員檢查跑操質(zhì)量的位置。
如果校園小,隊伍不得不在同一條馬路上跑,各方陣的跑進路線要用醒目顏色漆在地面做好標記。如果是相向而行,每個方隊要貼著馬路的右側(cè)跑,把中間空出;如果是同向而行,各方隊應明確自己的位置,要么在右側(cè),要么在左側(cè),不能在路的中間跑,避免混亂;在拐角轉(zhuǎn)彎時內(nèi)側(cè)同學步幅小、外側(cè)同學步幅要大,但步頻要保持一致,以保證排面的整齊。
總之,要根據(jù)各班的做操位置,合理確定好跑操入場和出場的順序,不能讓后面班級等待時間太長,要盡量減少或避免各個方隊之間的交叉,
隊伍解散地點要做好明顯標記,應盡量靠近樓梯或教學樓,絕對不能在馬路中間解散,需一直跑到解散地點,以免影響后面隊伍行進。在解散地點附近要安排體育老師指揮,及時疏散隊伍,以免擠聚在一塊,造成混亂。隊伍出發(fā)時也要安排體育老師指揮,控制好隊伍出發(fā)時的間隔距離和節(jié)奏。
我校統(tǒng)一規(guī)定跑操時各班4人一排,女生在前,男生在后,左右間隔一拳,前后間隔一臂;每班安排1-3名學生在隊伍前擎旗領(lǐng)跑,一名學生用哨音指揮隊伍;跑步時步長不要太大,雙臂自然擺動,抬頭挺胸,眼睛平視前方,雙腳踏地有力,全班動作整齊,節(jié)奏一致;班與班始終保持10米左右的間距;口號要響亮、有力,內(nèi)容積極向上,富有特色。
三、明確過程要求
與工作方案相比,這一點容易被忽視,而過程要求恰恰是方案得到實施,保障跑操工作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跑操看似單一,但因為是大型的群體活動,所以涉及的過程要求有很多。我們可以從大課間活動音樂聲響起至學生跑操結(jié)束回到教室,按順序進行思考,建立完整、明確的過程要求。比如,運動員進行曲響起要求教師立即停止講課,學生離開教室,按規(guī)定的樓梯下樓,上下樓梯時,不要擁擠,到了馬路上必須跑到做操位置等等,雖然瑣碎,但完美在于細節(jié)、成功在于細節(jié)。這些要求的落實除了說教,還必須借助于體育課扎實規(guī)范的教學和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我們很難相信:平時體育課的訓練是散兵游勇式的,而學生在跑操時卻能夠整齊劃一。
在等待做操的過程中,早到的同學要求拿出卡片和課本來學習,不得閑聊、講話,抓緊點滴時間來學習、鞏固,在同學之間逐漸形成風氣,同學互相感染、熏陶,形成個人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也形成了學校優(yōu)良的學習文化。做操時,卡片和課本統(tǒng)一放置在隊伍前的地面上,跑操時,把卡片和課本統(tǒng)一拿在左手。
做操結(jié)束后,各班迅速由做操時的6路縱隊變成跑操時的4路縱隊,時間控制在15秒以內(nèi),在訓練時要明確各人的移動路線和位置,做到快、靜、齊、準。這段時間可選用節(jié)奏快捷、動感強烈的音樂來指揮,以配合學生的行動。
四、全員參與,分工協(xié)作
跑操活動是一項大型的全校性活動,每天都有近400C名同學在有限的校園中集體跑操,工作壓力大,頭緒多。因此學校要求全員參與、協(xié)同工作,從部門到年級齊抓共管確保每天的跑操活動安全有序。
政教處是跑操活動的協(xié)調(diào)領(lǐng)導部門。主要負責部門協(xié)調(diào),檢查評比,反饋督查。在跑操活動實施前期的準備中,政教處的協(xié)調(diào)作用顯得尤為重要,要協(xié)調(diào)年級部、總務處等部門設計好跑操起始集合地點、結(jié)束集合地點和跑操路線,要保證跑操路線安全無障礙。
年級部是跑操活動的落實部門。組織班主任做好學生管理引導工作,要求班主任召開專項班會,提高學生對跑操活動的認識,每天和學生一起跑操,對班級每天的跑操質(zhì)量跟蹤調(diào)控。
體育教研組是跑操活動的執(zhí)行部門。體育老師要把跑操作為體育課的必修內(nèi)容,作為準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最有效的時間用在指導學生跑操上,對學生集合的時間、動作力度、跑操速度、口號的內(nèi)容和響度均要有明確要求;每天課間操的鈴聲響起,體育老師必須全部到位,用短促的哨聲催促學生迅速集隊,在跑操過程中全程引領(lǐng),對跑操中出現(xiàn)的堵塞、學生摔到等問題及時處理。
總務處是跑操活動的保障部門。要在跑操道路上畫定引領(lǐng)路線標示,定期檢修跑操路線、修剪沿途植物枝干,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五、機制保障,堅持不懈
跑操活動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好、做優(yōu)、做出實效,就必須把它當作一項長期工作來做。因此,必須建立多項制度,堅持不懈,長期推動。
一是定期比賽推動。每學期定期開展跑步會操活動,比賽由下而上,先是年級部舉行年級會操比賽,再由學校舉行全校會操比賽。對在比賽中表現(xiàn)突出的班級頒發(fā)“跑操示范班級流動紅旗”。通過層層比賽,激發(fā)學生和班主任參與的熱情,提高跑操的質(zhì)量層次。
二是日常測評推動。學校制定了《跑操活動評比標準》、《跑操活動評比條例》,充分利用學生會力量,抽調(diào)責任心強的學生干部每天為全校跑操活動打分。每條跑操線路一般安排3-4名評分員,評分員主要由學生會成員擔任。各年級相互交叉檢查,保證評比的公正,評比主要從隊伍是否整齊、是否有人講話、口號是否宏亮、班主任是否跟跑等方面進行評價。每天一匯總,每周進行一次評比,獲獎班級將獲得“跑操流動紅旗”。
六、幾點體會
1、各班體委指揮時哨音要響亮,節(jié)奏感強,其他同學注意力集中,聽好口令,步伐一致,不可凌亂,凌亂既容易造成隊伍不齊,又容易引發(fā)安全事故。
2、通過馬路的拐角時拐彎不要太急,不要太快,否則易引起絆倒、摔傷。
3、跑步時萬一有同學不慎在隊伍中摔倒,后面的同學應立即停下并予以積極救助,不要不管不顧,否則容易引發(fā)踩踏事故;如果有同學鞋子被踩,應立即離開隊伍,整理好后跟在隊伍最后一排跑,不要再回到原來位置,以免造成隊伍混亂。
4、喊口號就是跑操的魂。喊口號能使人消除壓抑,心理輕松,能使人精神振奮、積極向上,能使人產(chǎn)生動力……正如學生在作文中所說“每一次吶喊都猛烈地沖擊著我們的心扉”,因此應重視跑操中喊口號的作用。
5、跑操過程中,學生需要鼓勵,尤其是那些體質(zhì)差、志不堅的學生更需要鼓勵。有時一句“最后一圈兒,堅持!”學生就會精神百倍;有時一句“越是疲勞,喊聲越要大!”學生就會振作起來。跑操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精神的激勵作用,激發(fā)學生志氣,從而達到跑操的最終目的。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