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志 慕英杰
摘要:隨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頒步實施,高校體育課程設置已經發(fā)生了明顯變化。課程內容從注重技能的教學轉變?yōu)殪`活多樣,突出趣味性和實用性的運動項目中。但目前高校的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忽視了對課程內容教育價值開發(fā)與利用。本文就體育課程教育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體育課程;體育文化;終身體育
中圖分類號: G6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0-0022-01
課程內容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手段和載體,其合理程度直接影響著課程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以及對學生的培養(yǎng)效果。從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來,大學體育課程突出了趣味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特點,拓展了大學生對運動項目選擇的自主性和靈活性。越來越多的項目被引進到體育課程中來,這給當代大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和鍛煉的機會。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高校體育與學校教育總目標一致,因此我們要在體育課程設置時考慮到課程內容的教育屬性。
一、體育的文化教育功能缺失
盧元鎮(zhèn)對體育文化做了如下總結:體育文化是關于人類體育運動的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總和。教育性是體育文化固有的特征和功能。體育的教育性有兩層含義:一是從它產生之日起,就是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德育、智育、美育等相結合,是全面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手段。通過身體教育,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寓教育于體育之中。在體育運動中可以培養(yǎng)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守紀律、勇敢、頑強、拼搏等意志、品德,發(fā)展個性,陶冶情操等。
現(xiàn)代高校體育課程內容體系對體育文化教育的關注是不夠的,從培養(yǎng)人的角度分析,這是重大的失誤。據(jù)調查統(tǒng)計,普通高校將“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yǎng)”作為課程目標之一,并有意識將與體育文化相關內容納入課程內容體系的學校數(shù)量不足四分之一。這嚴重影響了體育文化在大學生中廣泛傳播。
(一)體育課程內容缺少人文性
由于增進學生健康,增強學生體質是我國學校體育的首要目標,為此,高樣在選擇和確定學校體育內容時,首先考慮的就是體育活動內容的健身性,即健身價值。而具有人文性,教育性的項目很少被體育課程內容收錄在內。蘊涵人文性價值的體育學習活動內容,指所選擇的內容應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教育因素,突出表現(xiàn)為不但可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情感需求,而且還可以促進其體育道德和體育理想的提升,從而在個性發(fā)展與人格健全等方面更加體現(xiàn)出自身的存在價值。面對現(xiàn)代知識的大融合和素質教育需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這形式下,體育課程內容的綜合性較差,缺少本學科與相關的心理學和社會學以及一些人文學科的橫向聯(lián)系,以至于不能通過課程內容的生理、心理、社會三個方面整體培養(yǎng)和塑造大學生的身心,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缺乏終身體育意識的教育與培養(yǎng)
終身體育是在終身教育借鑒過來的。美國20世紀70年代就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終身進行體育活動的興趣和能力。隨著時代發(fā)展,體育教學要為終身體育打基礎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我國高校至今對此未能引起足夠重視,造成課程實踐中的改革不明、力度太小?,F(xiàn)實中我們有很多知識分子,雖然文化素質較高,接受過正規(guī)高等體育教育,但他們體育觀念極為淡薄,極少參加體育鍛煉。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中缺乏對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教育和培養(yǎng)。
二、改進當前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內容在教育方面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體育文化教育
從體育教育的內涵分析,體育文化教育是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體育教學過程傳遞體育文化是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體育理論課是傳遞體育理論知識的最主要陣地,但大多數(shù)體育工作者重術科,忽視理論課的教學,這無形中給學生接受體育文化知識設置了重重困難。因此,要抓好體育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把體育文化知識作為其中重要內容。同時,在實踐課的學習中,能夠把運動項目的學習和體育文化知識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更好接受體育文化教育。
(二)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高校體育內容應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補充,各高校體育教師應根據(jù)自己的實踐經驗的積累,豐富體育課程內容,把那些健身效果好,娛樂性強,有時代特色的運動項目引進到體育課程內容當中,如乒乓球、網球、體育舞蹈、瑜伽等項目,在大學校園深受學生的歡迎,這些內容具有強烈時代氣息,趣味性強,便于學生長期堅持鍛煉。除了課程內容選擇外,在教學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鍛煉的自覺性。使學生不僅在學校階段,而且在步入社會后的任何階段、任何情況下都自覺地進行體育鍛煉,變成一個真正的終身體育者,造就良好健康的體魄。
參考文獻
[1]張細謙.從國外體育教學內容的演進看我國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J].體育與科學, 2002,(2).
[2]賴炳森.高校體育課程內容體系研究[J].體育與科學, 2007,(2).
[3]劉雪冰.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材體系的新構想[J].體育與科學, 2000,3.
[4]王林.構建高校體育課程體系的兩個迫切的問題[J].體育與科學,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