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萍 高培仁
[摘要]概念圖是20世紀興起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各科教學中正在受到重視。文章在梳理概念圖的基礎上,分析了概念圖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評價的價值,并對概念圖在高師公共教育學中的應用作了探討。概念圖在教學中運用的主要步驟是選定概念、確定分支等級、交叉連接及連接詞、修改完善。
[關鍵詞]概念圖 教育學 運用
[作者簡介]張莉萍(1963- ),女,云南楚雄人,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教育科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論;高培仁(1965- ),男,云南楚雄人,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生命科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論。(云南麗江674100)
[中圖分類號]G6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09)33-0083-03
隨著我國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概念圖在各科教學中正在受到重視。概念圖是一種將學科內(nèi)容的學習和培養(yǎng)學生思維學會學習結(jié)合成整體的有效工具,也是教師教的工具。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基于學習者的經(jīng)驗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那么,教師如何通過概念圖來引導學生進行意義建構呢?本文就在公共教育學中如何實施概念圖教學作了一些實踐探討。
一、概念圖歷史探尋
概念圖(concept maps)最早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Joseph D.Novak,Ausubel和Gowin等人提出并將其作為一種教學策略,運用于教學之中幫助教師教和學生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Joseph D.Novak教授于1984年在Learning How to Learn中系統(tǒng)地對概念圖作了介紹,使得概念圖這一概念名詞得以確定。我國研究者對概念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筆者采用“概念圖”這一關鍵詞在中國知網(wǎng)上搜索,時間從1979~2008年,一共搜出四百條左右相關內(nèi)容。最早的一篇是李緒年、武倫中在1990年第五期《染料工業(yè)》上發(fā)表的《淺談有機概念圖在染料界的應用》,此文章中的概念圖其實只是一個坐標圖。概念圖在化工領域提及較多。1993年周繼鵬、劉曉霞在十一期《微電子與計算機》發(fā)表了《概念圖知識表示方法》,文中指出,概念圖是一種知識表示語言,它由三部分組成,即由概念節(jié)點(用方框表示)、關系節(jié)點(用圓圈表示)和連接概念節(jié)點與關系節(jié)點的有向線段組成,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人工智能上運用;而后,朱益群在2000年第二期《生物學雜志》發(fā)表了《生物學概念圖教學策略初探》;2001年裴新寧在《全球教育展望》第八期發(fā)表了《概念圖在理科教學中的運用》,從此,對概念圖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進入了一個繁盛的時期,概念圖被廣泛運用于生物、化學、物理等理科教學中。
各學者在借鑒國外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概念圖基本達成一致認識:“概念圖是一種以圖形的形式反映概念和概念之間關系的空間網(wǎng)絡結(jié)構圖,它一般包括節(jié)點、連線、層級和命題四個基本要素?!逼渲泄?jié)點表示概念,概念是指感知到的同類事物的共同屬性,用文字表示。連線表示兩個概念之間存在某種關系。層級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同一層面中的層級結(jié)構,即同一知識領域中的概念依據(jù)其概括性水平不同而分層排布,概括性最強、最一般的上位概念處于圖的最上層,從屬的放在其下,而具體的事例列于圖的最下層;二是指不同層面的層級結(jié)構,即不同知識領域的概念圖可就某一概念實現(xiàn)超鏈接。命題是兩個概念之間通過某個連接詞而形成的意義關系。概念圖就是這樣一種以科學命題的形式顯示概念之間的意義聯(lián)系,并用具體事例加以說明,從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的空間網(wǎng)絡結(jié)構圖(如圖1所示)。
概念圖在國外的教學中已有了很廣泛的應用,比如在美國,中小學教師都要求掌握概念圖的使用,從《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準》中所提到的教案范例和軟件資源中也可以看到,許多優(yōu)秀教案都使用了概念圖。概念圖現(xiàn)在我國理科如生物、物理、化學的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概念圖不僅僅運用于教學中,也成了學生一種學習和思維的方法,甚至出現(xiàn)在了高考試卷中。在教育學中如何實施概念圖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概念圖的價值
(一)學生學習的價值
應用概念圖可以使學習內(nèi)容由繁到簡、由混亂到有序,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nèi)容。學生在畫概念圖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知識,形成較為清晰的知識網(wǎng)絡。概念圖可以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習者將這些聯(lián)系外化,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對概念圖的整理過程其實是一個主動學習和知識建構的過程,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概念圖,學生能成功地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監(jiān)控并促進高級思維發(fā)展與合作學習。概念圖同時也是一種學習的策略和元認知策略,能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提高反省認知,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研究發(fā)現(xiàn),在學習中使用概念圖的學生,在較長一段時間以后,其知識的保持超過不用概念圖學習的學生。用畫概念圖和看概念圖學習的學生,他們的知識面也比用死記硬背來學習的學生寬,更能解決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視野下,概念圖還是學生建構知識不錯的腳手架(scaffold)。
(二)概念圖對教學的價值
概念圖作為一種教學的技能和策略,康奈爾大學的Ednondson認為:“概念圖作為一種教的技能,已經(jīng)被許多的教師掌握和應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紫?教師在制訂課程計劃時,可以通過建構“大概念圖”來展示本課程所要完成的教學內(nèi)容,以簡練的形式呈現(xiàn)學習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對課程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其次,在各單元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通過建構“小概念圖”來表達具體的知識結(jié)構,概念圖的層級結(jié)構能使教學材料得到有效組織,有利于教師把握知識框架、知識結(jié)構,清楚一個單元里到底有多少概念,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對單元教學內(nèi)容有把握之后,才能在教學中有很好的思路。教師通過畫好每節(jié)課或每個主題的概念圖,能夠更清楚本節(jié)課的主要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在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把握主次關系,不至于遺漏或曲解主要概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概念圖展示復雜的知識結(jié)構,形象地呈現(xiàn)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產(chǎn)生有意義學習。在教學中,概念圖還可以作為一種合作交流工具,增加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一個人制作的概念圖代表了一種組織信息或思想的方法,一組人制作的概念圖代表了集體的思想。當學生把自己的概念圖跟同學或老師的概念圖作比較和探討時,增強了交流,可使模糊不清的問題變得明朗。學生通過共同合作制作概念圖,或者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來完成概念圖,共同完成知識建構,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概念圖的評價價值
概念圖是教師對學生學業(yè)評定的有用工具,也是學生自我評價的工具。通過讓學生畫概念圖,可以幫助教師評價學生對概念和相關概念的理解,可以評價學生在某一特定領域內(nèi)對知識理解的水平、深度和知識的相互聯(lián)系程度。另外概念圖也是學生自我評價的有用工具,學生在建造自己的概念圖時遇到了困難,概念分層不清和關系混亂時,會清楚地聯(lián)想到自己在學習中還存在哪些不足,哪些背景知識掌握得不透徹,對已建好的概念圖在整體上予以反思。學生通過概念圖的繪制,可以隨時對自己的日常學習進行反思和評價,隨著進一步的學習,重新考慮所繪制的概念圖,并不斷地修正、充實和發(fā)展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使概念圖真正成為促進意義建構活動的有力工具。
三、概念圖在高師教育學教學中的運用
傳統(tǒng)的教育學教學中往往過分注重教師主導和講授,學生總是機械地學習,其結(jié)果往往不能辨別和建構概念與命題框架,為了應付考試,只好死記硬背大量的教育學原理、概念、命題等,這些“脆弱知識”考完就丟完,對學生將來的專業(yè)發(fā)展沒有多大的意義。教育學的內(nèi)涵相當豐富,教育教學原理、概念、命題之間有著嚴密的邏輯關系,其中包括從一般到具體的序列關系以及滲透的網(wǎng)狀關系,理清這些概念的關系對產(chǎn)生有意義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圖是個有層次的意義網(wǎng)絡,它能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nèi)容的關鍵概念,并在各個概念間建立起有意義的聯(lián)系,然后用具體的知識或事實充實相應的概念。概念圖中包含的知識呈網(wǎng)狀結(jié)構,以節(jié)點為紐帶按照連接語詞的邏輯形式向著連線的方向向外發(fā)散出去,形成一個結(jié)構化的系統(tǒng)。圖2是有關教育制度的概念圖。
概念圖里蘊涵有豐富的知識及邏輯,對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的訓練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學教學中運用概念圖教學,首先應該指導好學生畫概念圖。
(一)選取學生熟悉的知識領域,列出概念
概念圖的建構是基于對知識的理解,所以最好選擇學生理解掌握的某一單元、某一章節(jié)或者一個實際的問題來操作。如在教育與社會發(fā)展一章的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把教材中的關鍵詞和概念盡量選取出來,如教育、社會發(fā)展、生產(chǎn)力、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基礎、政治制度、文化、科技、制約、學校發(fā)展速度、規(guī)模、促進、教學等。
(二)確定中心概念和概念等級
在學生基本掌握了選取教育學概念的技能后,則要求把教材中的中心的教育概念選取出來,找出該主題的關鍵概念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概念,并一一列出。而后,將這些教育學概念按意義從最概括、最廣泛的概念到最特殊、最具體的概念依次排列起來,識別教育學概念。
(三)初步擬定概念圖縱向分層和橫向分支
最有包容性的概念放在圖的最頂端,對這些概念進行排序,確定層次,從最概括的概念到最具體的概念依次排列起來,并用連接詞加以連接,進行排序時可以增加更多具體的概念。
(四)尋找概念圖不同部分概念之間交叉連線的聯(lián)結(jié),標明連接線,建立概念之間的連接,并在連線上用連接詞標明兩者之間的關系
不同層級的概念可用不同顏色或不同形狀的框表示。這樣同一領域及不同領域中的知識通過某一相關概念相連接,再經(jīng)過修改后各級概念及其關系清晰可見,每個人所繪的概念圖就基本確定了。還可把說明概念的具體事例寫在概念旁,或在連線上表明關系。這樣以圖解的形式將教育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就構成了概念圖。
(五)概念圖的修改和完善
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習者對原有知識的理解是會加深和改變的,所以要對概念圖不斷地修改和完善,使概念圖真正成為促進意義建構活動的有力工具。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畫的概念圖都是不相同的,對各個人繪制的概念圖初稿分組進行討論及補充,4~6人一組,重新擬定概念圖的分布,構建小組圖,然后全班再討論綜合成一個班級概念圖。在此,概念圖可以作為討論概念和概念之間關系交流的有效工具。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概念圖的交流,可以促進學習者之間的相互理解。在繪制概念圖時,要讓學生認識到繪制概念圖必須經(jīng)過修改,有時還需要反復修改。通過修改概念圖,學生能對各個教育概念及其關系產(chǎn)生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有利于促進學生有意義的學習和對知識的主動建構。
并且,教師在指導學生繪制概念圖時,要讓學生明白概念圖繪制規(guī)范,即概念圖中每個概念只出現(xiàn)一次;連接兩個概念間的聯(lián)系詞應盡可能選用意義表達具體明確的詞;連接概念的直線可以交錯,但向上或向兩側(cè)聯(lián)系時需加箭頭(沒有箭頭時則默認由上往下);概念名詞一般要用方框和圓圈圈起來,而聯(lián)系詞則不用。
近年來,概念圖不僅是教學的工具、學習的工具、評價的工具,也成了課程和教學設計的工具、合作的工具、創(chuàng)造的工具、知識建構的工具,概念圖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張麗平,劉建軍,何琪.概念圖及其教學功能探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6(4).
[2]裴新寧.概念圖及其在理科教學中的運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曹學良,鄭潔.關于概念圖在概率統(tǒng)計教學中應用的一些思考[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07(2).
[4]Novak,J.D.A Theory of Education[M].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