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暉
李廣紅身上似乎有著特殊的魔力,即使初次見面的人也會從她身上找到一種親切感,不知不覺中被她的溫和與恬淡所感染。李廣紅絕少滔滔不絕,更多的是專注而認真地傾聽,然后溫言細語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說到她的學生時,眼眸中會閃爍著熱情而興奮的光彩。她的話音不高,但也許是當語文教師的緣故,說起話來娓娓動聽,細加揣摩便覺頗有情味。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看上去平凡而安靜的李廣紅似乎總有著層出不窮的教育“妙招”,在她身上散發(fā)著一種智慧的光輝。在學生們心中,李廣紅是一個寬容可親、充滿愛心、愛講故事,臉上時常掛著微笑的“知心姐姐”。
她教出來的學生總是有一種獨特的氣質——自信樂觀,勤于奉獻,責任心強。她所帶的班先后被評為市級、區(qū)級三好班集體,所帶的中隊榮獲“天津市少先隊優(yōu)秀中隊集體”稱號。她榮獲了天津市“十佳”班主任、天津市中小學優(yōu)秀班主任等稱號,今年9月又被評為天津市師德先進個人和全國優(yōu)秀教師。這些耀眼的光環(huán)之下,是李廣紅20年教壇耕耘中對學生充滿智慧的、無私的愛。
用“賞識”撥動學生的心弦
很多人都在慨嘆現(xiàn)在的學生難管、難教。這是當前教育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對教師來講則是一種責任和挑戰(zhàn)。在李廣紅看來,一味地批評訓斥,只能讓學生逆反和疏離;教育更需要教師的寬容、理解和賞識,運用多種教育策略,讓愛與教育智慧產(chǎn)生共鳴。她說:“要知道,不是錘的敲打,而是水的撫摸,才會使石子變得這般光滑。”
一位哲人曾對寬容和理解做過這樣一段生動、直觀的詮釋:“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故天空廣闊無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比?!弊鳛橐幻處熅蛻撚锰炜?、大海一樣的胸懷去寬容、理解每個學生,就應該用欣賞的目光去審視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
班里來了一名叫小健的新生。他上課坐不住,愛接話茬兒,淘氣頑皮,總是故意做出一些夸張的動作引得哄堂大笑……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李廣紅發(fā)現(xiàn),雖然小健的自我約束力不強,在紀律方面比較渙散,但他非常聰明,對人很熱情,對集體的事很熱心。征得家長同意后,李廣紅找了個機會單獨把小健留了下來,鄭重其事地說:“老師非常高興地看到,我們班又多了一名愛集體的好孩子,就是你。”聽到老師的表揚,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李廣紅摸了摸他的頭,親切地說:“現(xiàn)在天氣熱了,門窗、電扇都開著,我怕同學們走的時候不記得關……”“老師,我來負責檢查,保證把事情做好!”于是,每天放學后小健都是最后一個離開,不但把班里的門窗、電扇關好,還經(jīng)常協(xié)助同學把班里的衛(wèi)生做好。李廣紅發(fā)現(xiàn)他的習作能力不強,每次寫作又都是草草應付了事,就找到他,熱情地鼓勵他:“憑你的聰明,只要你肯努力,注意觀察和積累,老師相信你的寫作一定會有進步!”以后的每一次習作,李廣紅都會給他詳細地寫出修改建議,耐心細致地進行指導,小健逐漸地愛上了寫作文。李廣紅又適時地給他提出新的努力方向。就這樣,班中少了一個“淘氣包”,班主任多了一個努力上進、聰明得力的小助手。
教師對學生賞識,源于一種真誠的愛。讓學生們愛上老師,愛上美麗的學校,愛上有趣的學習生活,這是李廣紅每接一個新班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她用課堂上生動有趣的講解去吸引學生,用活動中不加掩飾的童心去貼近學生,用困境中的及時幫助去關愛學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四班曾經(jīng)是一個令任課教師感到頭疼的班。接班后,李廣紅采用言語激勵的方式說了一段開場白。她誠懇地說:“我特別想把我們班建設成為一個最好的班集體。我也特別相信每一名同學和我一樣有這個信心和能力?!苯又?她用名人的故事鼓勵大家學會自尊、自重、自強。細心的她在學生們的眼里看到了信任和躍躍欲試。她通過在班里開展“找優(yōu)點”活動,建立小隊評比欄和班集體榮譽欄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課間操時,她和學生比誰的動作規(guī)范;丟沙包時,學生把她作為“攻擊”的第一個目標。就這樣,李廣紅和學生成了能玩到一起的好朋友。在一次教師節(jié)聯(lián)歡會上,學生們給了她一個意外的驚喜。他們把自己制作的“辛勤園丁獎”證書交到李廣紅手中。
用“成功”開啟學生心扉
李廣紅說,只有讓學生經(jīng)常感受成功、品味到“成功的喜悅”,才會激發(fā)出更大的潛能和動力。對于學習暫時有困難、表現(xiàn)暫時落后的學生,李廣紅付出了更多的愛,給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幫助和鼓勵他們獲得成功,感受那份歡樂和自信。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品嘗成功的甘甜,她在班里建立了“明星榜”,在學習、紀律、勞動、體育、實踐活動等方面有突出進步、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都可以成為“明星”。
小真同學性格內(nèi)向,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但他熱愛體育,在學校舉辦的運動會上獲得了兩個單人項目的第一名,被同學評為“體育小明星”。上了“明星榜”后,小真更加關心集體、關心他人了。他家樓上有一位年屆八旬的老人,他天天主動幫老人拿奶、倒垃圾,獲得了“助老好隊員”的榮譽稱號。一次次的成功感受,使他變得活潑、開朗了,和很多同學交上了朋友,在大家的幫助下,他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在李廣紅看來,學生的發(fā)展是有階段性的,要正確對待他們?nèi)烁癜l(fā)展中的幼稚和不成熟,允許他們有反復。因此,當學生犯了錯誤,她更多是這樣說:“以前你不是這樣,現(xiàn)在不過是一時糊涂,遇到點小挫折罷了,既然以前能做到,老師相信你現(xiàn)在同樣能做到,而且會做得更好。”這種教育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
小婷是一個可愛的女生,但在學習上幾經(jīng)努力,成績?nèi)圆焕硐?她苦惱極了。于是,李老師給她講了一個小海鷗的故事:海邊的小麻雀撲棱撲棱翅膀就能飛上藍天。但是,第一個飛向終點的是那起飛慢、不停飛的小海鷗。從此,“小海鷗”的故事在班里人人皆知,它讓和小婷一樣的學生增強了百折不回的信心和勇氣。
對班內(nèi)的“后進生”,李廣紅總是先做透徹的調查、深入的研究,挖掘出他們的一技之長和“閃光點”,然后有意給他們增擔子、加壓力。有一次,輪到她所帶的班進行“國旗下的演講”。過去各班的演講者不是班長就是三好生,她卻讓平時比較調皮的一個學生代表全班去演講。這個學生萬分激動,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成為班集體的代表,覺得肩上的責任很重。李廣紅一字一句地幫他修改演講稿,一句一句地輔導他演講。這個學生沒有辜負老師與同學們的期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集體爭了光。從此以后,這個學生時時處處想著集體的榮譽,好像變了一個人。
在她的贊揚聲中,學生們的信心更足,表現(xiàn)更出色了。家長會上,李廣紅組織學生以班會的形式,將學習成果向各位家長做了展示,贏得了家長一次又一次的掌聲。有的家長告訴她,自己是流著眼淚看完班會的,沒想到原來膽小甚至有些怯懦的孩子站在臺上如此自信,表現(xiàn)得那么出色。
用“責任”喚醒學生的心靈
在李廣紅看來,小學教育階段,要特別重視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通過習慣培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講:“歸根結底,教育就是使學生養(yǎng)成適應社會的習慣。”而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尤其重要,要通過責任教育喚起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yōu)樽约旱男袨樨撠煛?/p>
她的班里曾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學生在課堂上走神兒,任課教師叫了他三遍他才回過神來,任課教師批評了他幾句,他馬上頂撞了幾句。聽了這個消息李廣紅非常驚訝,這個學生在四年級時是個非常調皮的孩子,可是上了五年級后變化非常大,無論是道德品質還是學習成績都有很大的進步,剛剛被授予班集體的“綜合進步獎”,還被學生推薦為小組長,今天怎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呢?李廣紅暗想,如果對這個學生的行為嚴加懲罰或者在全班公開批評他,對他可能會永遠都是一個心理陰影,更使他失去了在同學面前的自信。作為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犯錯,但也要讓他們學會對自己的過錯承擔起責任。李廣紅決定先給這個學生一天的時間去思考。第二天一早,這個學生主動承認了錯誤,但拒絕了向任課教師道歉的要求。李廣紅平靜地告訴他:“你已經(jīng)長大了,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要有膽量承擔自己的錯誤。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過錯都沒有勇氣面對,還能干什么?老師知道你是一時沖動,你的本質很好,我相信你能把事情處理得很好。老師只能幫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必須靠你自己。”正是李老師的信任,讓這個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他主動找那位任課教師道歉了。李廣紅欣慰地發(fā)現(xiàn),學生在人生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通過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更多的是喚醒學生的心靈,增強其自我教育能力。
每接一個新班,李廣紅總是首先樹立學生自尊、自愛、自強、自重的意識,耐心地告訴他們?nèi)绾巫龅阶晕冶O(jiān)督、自我控制。老子說:“自知者明,自勝者強?!北R梭說:“人一出世就開始自我教育了?!彼?她十分注重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正確地進行自我教育。在此過程中,李廣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磨煉他們的意志力,克服自我教育中的障礙。
在李廣紅看來,要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自律能力,指導讀書是幫助他們提高自我修養(yǎng)的一個好方法。她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習慣,在班中創(chuàng)設“讀書角”,營造“好讀書、讀書好、讀好書”的閱讀氛圍,讓濃濃的書香彌漫在身邊的每一個角落,讓“書卷氣”掛在學生的眼角、眉梢。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名人傳記、勵志類書籍以及刻畫英雄人物形象、具有社會現(xiàn)實意義和啟發(fā)作用的文藝作品等,可以使他們提高思想水平,樹立學習意識,增強分析問題、辨別是非的能力。她還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自我對照、比較,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多年的教育實踐,李廣紅深深感受到一名教師的責任。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她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為人師表。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她首先做到。每天她最早來到學校,做好充分準備。中午她為在校吃飯的學生涼好白開水。放學后,她跟學生一道做好教室的衛(wèi)生,又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在教室里,有李廣紅的專用書桌,被學生們稱作“百寶箱”,里面有她自費訂閱的《小學生作文》供學生傳閱;有《板報設計》,為學生寫好每期板報提供幫助;還有一套餐盒,為沒帶餐具的學生提供方便……
她還一直把學生的周記、練筆看成是一種情感交流的好方法,一方面可以從中看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把周記看成是學生對自己的一份信任,從中感受到他們對自己的理解和期待。高年級的學生更加有思想,她便在班里制定了師生共寫隨筆的制度,設置了“師生留言板”。筆墨中,她好像大姐姐般地和孩子們交流。在這里,她能傾聽學生們最真實的聲音,能觸摸到學生們那水晶般的內(nèi)心。而她自己,體驗到的則是教育的成功,感受到為師者的快樂。
也許,并不是每個教師都能成為教育家,但是,作為一名教師絕不能滿足于只做一個技術精湛的“教書匠”,必須努力用心,使自己成為一名具有一定教育藝術水平的“教育智者”,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規(guī)律,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充滿教育智慧。
這應該是李廣紅給廣大教師們的啟示。
(責任編輯張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