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紅杰
何謂“軟新聞”?新聞理論學家甘惜分主編的《新聞學大詞典》對此的定義是:軟新聞是指那些人情味較濃,寫得輕松活潑易引起受眾感官刺激和閱讀、視聽興趣,并能產生“即時報酬”效應的新聞。簡單來說,其特點有三:(1)在內容上,以反映社會、文化、生活、精神、道德等為主;(2)在寫作動機上,以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為目的;(3)在表現(xiàn)手法上,則講求輕松、活潑和吸引人。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為吸引讀者,各媒體對“軟新聞”日益重視。與嚴肅的“硬新聞”相比,“軟新聞”更容易成為編輯、受眾選擇的對象。曾領導《紐約時報》在“9·11”報道中史無前例地獲得7項普利策獎的該報主編豪威爾·雷恩斯也說:媒體要注意報道“更加廣泛的社會學意義上的新聞,也就是關于社會的新聞。人們怎樣消費他們的收入、醫(yī)療保險、科學、休閑、音樂、體育等”。
黨報要重視“軟新聞”。是因為我們的時事版“硬新聞”較多。但報紙畢竟是新聞紙,講究新聞性是分內之事,因此,時事編輯選擇“軟新聞”也要講求新聞性。筆者在時事新聞編輯實踐中。對“軟新聞”的選擇、編輯、組版有一些感受與體會。
選擇關注民生的“軟新聞”,將其放在重要的位置
以《河南日報》為例,新華社每天的供稿量有300多篇??蓢鴥葒H兩個版加上要聞版的用稿量最多只有60篇,因此,如何優(yōu)中進優(yōu),在不漏重要的國內國際大事的同時,選取一些關注民生的“軟新聞”成為時事編輯每天必須考慮的問題。2007年4月,美國博士倫公司生產的“潤明”多功能隱形眼鏡護理液。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相繼引起角膜炎。博士倫公司2007年4月10日宣布停止“潤明”護理液的出廠供貨。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大事云集的國際新聞版。這一新聞屬于“軟新聞”。但它又非常重要,看看我們周圍。一些同事就在使用“潤明”護理液?;谶@篇稿子的民生重要性,當天晚上,我選了這篇稿件,并將它放在版面的中間位置,題目是“‘潤明護理液疑引發(fā)角膜炎(主題)博士倫公司在美國已停止供應該產品(副題)”。以提醒使用該護理液的人謹慎使用。
“軟新聞”里有很多民生新聞,就內容而言,民生新聞可以說是“對最新的有關人民大眾的生計來源、生活質量、生存狀態(tài)、生命安全及其相關心態(tài)的事實的報道”。一般來說,民生新聞所聚焦的是平民百姓的生活、生計、生存、生命。在此意義上,“民生新聞”的題材選擇十分廣泛,“除了日常社會新聞外,可以涵蓋與老百姓最直接相關的政策服務資訊,有時會與時政新聞、社教新聞交叉,還可涵蓋一部分消費、經濟信息”。隨著《河南日報》的擴版,時事版由一個版增加為國內國際兩個版,時事編輯加強了對“軟新聞”里民生新聞的挖掘。以2006年6月6日《河南日報》中國新聞版為例。中間主要的幾個新聞稿件里面有兩篇是民生新聞。以其中的“孩子矮小抓緊治療(主題)最佳時機:2歲至13歲”為例。這篇稿子介紹了三種治療身材矮小的方法:第一種是補充生長激素;第二種是中藥治療;第三種是斷骨延長術。并指出了每一種方法的優(yōu)劣。我們的時事編輯選擇了這篇稿件,并將其放在版面中間部分,突出了民生新聞的重要性,起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為加強對民生新聞的關注。從去年開始,《河南日報》在中國新聞版增加了“生活關懷”小欄目,堅持每天從新華社電稿中選取一至兩篇稿件刊發(fā),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選擇有趣的“軟新聞”
對于時事版新聞價值的判斷,長期以來,不少時事編輯堅持的是新聞價值、宣傳價值、審美價值這個新聞界多年遵循的價值排列規(guī)律。近年來,隨著媒體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強調讀者的接受價值、越來越強調新聞從業(yè)人員要從受眾的角度出發(fā),采用新鮮、活潑的寫作方法、方式和報道角度對社會上所發(fā)生的事情進行報道和版面處理,以期吸引更多的受眾。具體對于時事編輯而言。要求在版面上向讀者呈現(xiàn)一些具有審美情趣的新聞稿件,以滿足讀者多方面的閱讀需要。
如《深圳特區(qū)報》的世界新聞版2006年9月24日曾刊登有一篇文章“世界國土面積第一大國只有1.43億人,俄羅斯在‘重獎多生的同時又在醞釀出臺‘嚴懲不生的法律(引題)‘丁克和‘光棍都要交重稅(主題)”。該文章的刊登有利于開闊讀者的視野。使人對俄羅斯這個國家有進一步的認識。再如新華每日電訊報2006年9月20日曾刊登一篇文章“德國有個‘馬語學校教無痛馴烈馬(主題)‘馬語法即用比較友善的身勢語對馬發(fā)出指令并激發(fā)動物尋求同伴的天性(副題)”。這一新聞極具情趣性。不但使人愛讀,而且使人讀后對國外的動物保護主義有了更深的了解。
《河南日報》的時事編輯除在國際新聞版插花刊登一些有趣的新聞外,還在中國新聞版設置了“社會廣角”小欄目,選登一些有趣的社會新聞,開闊讀者的視野,為嚴肅的時事新聞版增加一些情趣。
從科技新聞里選擇“軟新聞”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科技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科技新聞也越來越多,這一點。從新華社每天的供稿情況可以看出,新華社每天的供稿中,科技類的稿件平均有7篇左右。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xiàn)象是。科技新聞一般寫得比較高深,似乎離大眾較遠,如果再堆砌大量的專業(yè)術語而影響讀者對科技新聞的理解和接受。人們就更看不懂了。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新華社每天發(fā)的科技類新聞,會發(fā)現(xiàn)一些新聞還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如電腦的升級換代、家電的新發(fā)明、汽車的新技術、手機新產品等,這些都是和讀者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是讀者衣食住行中的科學,這些報道可以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增長科技知識。因此,時事編輯每天要從新華社電稿中仔細選擇科技新聞,凸顯科技新聞?!逗幽先請蟆窌r事版擴成國內和國際兩個整版后,時事編輯加強了對科技新聞的挖掘。以2006年6月6日《河南日報》8版國際新聞版為例。整個版有兩篇主打稿件,其中一篇就是科技稿件。題目是“‘器官呵護系統(tǒng)問世提高移植手術成功率(引題)心臟體外存活延長到12小時(主題)”。這篇稿件的吸引人之處,就在于“心臟移植”是個關注度較高的健康問題。時事編輯還從科技專業(yè)網站上下載了心臟的結構圖,與文章配發(fā),使該篇文章在版面上醒目突出。提高了文章的傳播效果。
為了從新華社電稿中盡可能多地挖掘和生活相貼近的科技新聞,《河南日報》還在國際新聞版上設置了“科技前沿”欄目,時事編輯每天都仔細挑選新華社電稿,發(fā)現(xiàn)有合適的稿子,就及時編發(fā)。增強了報紙的吸引力。
選擇新鮮的觀點和信息
近年來,隨著新華社供稿服務性、貼近性的增強,每天的供稿中不乏一些新鮮的觀點和信息。報業(yè)的發(fā)展使時事版刊載的稿件在傳播新聞的同時,也肩負著傳播有用信息的功能,特別是那些蘊含新鮮觀點的稿件。為有效地挖掘這些信息,《河南日報》在國際版上設置了“新視點”專欄,來刊登這些有用的信息。如2006年3月8日的國際新聞版“新視點”專欄刊登了兩篇文章:“生活壓力大會導致肥胖”,“早斷母乳易成胖兒”。2006年6月9日的國際新聞版“新視點”刊登了一篇文章:“人體內細胞90%是細菌(引題)科學家說我們其實不完全是人(主題)”。這些新聞跟科技有關,但它們又不是純粹的科技新聞,這些稿件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它們向讀者傳遞的是新鮮的觀點和信息。
選擇“軟新聞”而不娛樂化
當前,媒體越來越多地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市場經濟為大眾文化的商品化、產業(yè)化提供了現(xiàn)實的基礎。而有形無形的經濟力量又操縱著文化走向媚俗,大眾文化的感性化、商品化掩蓋了應有的文化理性。一些媒體過度的娛樂化所帶來的庸俗化的苗頭,可以說,帶給讀者、觀眾乃至全社會的將是消極無聊、無事生非者的鴉片般的麻醉劑。因此。新聞的娛樂化傾向受到新聞理論工作者和不少新聞從業(yè)人員的頗多詬病。
放眼全國,不論是中央級黨報、省級黨報,還是地市級黨報,在總體的版面安排中,時事版面的資源都是相當寶貴的。這些寶貴的版面資源擔負著傳播黨的政策、重要時政新聞,傳承文明、傳播知識、啟蒙大眾的職責。與新聞娛樂化截然不同的是,我們在時事版上適當?shù)剡x擇些“軟新聞”,目的在于提高黨報時事版的貼近性、趣味性、可讀性。而不是使其向娛樂化方向發(fā)展。對于那些庸俗化的新聞。我們的時事版編輯要寸步不讓。不減少嚴肅新聞的比例,不刊登花邊新聞。在表現(xiàn)形式上,不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不強化事件的煽情、刺激。
總之。適當?shù)剡x擇凸顯“軟新聞”,是時事新聞版增強貼近性的一個突破口。它要求時事新聞編輯在堅持黨報黨性的同時。樹立信息服務、政策服務和思維服務的理念,為讀者提供更多優(yōu)質的新聞和信息,擴大黨報的影響力,增強黨報的權威性。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