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經濟學界一個公認的觀點是,當代溫州人之所以能冒出數(shù)百萬的富人群體,與他們身上蘊涵的吃苦、冒險、創(chuàng)新、合作、誠信、敬業(yè)的“溫州精神”密切相關,但值得注意的是“溫州精神”目前正面臨在新一代溫州人身上消失的危機?,F(xiàn)在的溫州孩子養(yǎng)尊處優(yōu),已經很難從他們身上找到他們祖輩所具有的那種吃苦耐勞、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
近日,溫州一富商之女出嫁時,除了豪華婚宴、200多平方米的豪宅、轎車作嫁妝外,還“陪嫁”了在娘家服侍女兒20多年的保姆。一位研究溫州經濟多年的資深記者說,10多年前的富裕家庭嫁女時,有的會以辦齊營運證的出租車作嫁妝,告誡女兒要不停勞動才能有源源不斷的財源。而近三五年情況卻不一樣了,這表明溫州某些富商已徹底拋棄了對子女的危機教育。而父母可曾知道,正是因為他們這種無處不在的“愛”,可能會使孩子喪失基本的獨立生活能力,難以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人格。
我們之所以尊重學生的“獨立性”是因為它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內在積極性,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使命與職責。這種心理品質的意義不僅在于他們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思考和認識世界,善于創(chuàng)造。因而走向社會后,有能力承擔社會賦予的重托。
那么,應怎樣以“溫州精神”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
1.糾正家長的教育觀
父母有能力為子女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并不意味著可以培養(yǎng)和縱容子女的“寄生蟲情結”。如果有錢,就無視對子女獨立意識的引導、自強品質的塑造和熱愛勞動美德的教育,導致子女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這是愛的扭曲。雇保姆,其實是對孩子的不自信,而這種不自信必然會導致孩子的不自信,使其難以培養(yǎng)個人能力和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人格。獨立自主人格的缺失將是致命的,它易導致孩子心理落差過大、難以適應社會。個別父母甚至認為自己家相當富裕,孩子只要不學壞,自己遺留的財富足夠子女花一輩子,從而造成孩子不思進取,學習缺乏動力,整天渾渾噩噩,不知所措。為此,父母一定要看到他們作為孩子和成年人的雙重身份。有人把當代獨生子女稱為“試錯”的一代,是很有道理的:他們的生活應該自己去打理,他們的未來應該自己去選擇,即使他們犯錯,也是他們的人生履歷中不可或缺的財富。獨生子、成年人,這兩個符號中傾注了很多父母的心血。但有時候,這些心血可能會付之東流,因為這些心血是“錯位”的,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2.教育學生重視獨立性
教育家陶行知在《自立歌》中說:“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咳?、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所以,教師應該多開一些講座或班會課,一方面要讓學生明白“天有不測風云”,有可能父母的財富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有可能父母過早離開我們,我們將怎樣生活,怎樣謀生計?另一方面,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孟子也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比说囊簧斨羞m當?shù)爻渣c苦,是有好處的,它有助于一個人理解和適應社會,同時也有利于人格的健全。財產可以繼承,而本領不能自然繼承。國外發(fā)達國家家庭的經濟實力比我們厚實得多,但有多少“未進校門先找保姆”,倒是不斷聽到人家勤工儉學的例子,甚至總統(tǒng)的孩子上學期間還上飯館端盤子打工。一個人讓建筑工人造一幢別墅,他只要第二層,這如何可能?任何事情都是由細節(jié)組成的,理想華美的大廈需要在堅實的基礎上構建。“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毕胂脒@些就會明白,早經世事早歷滄桑,即便以后不想做轟轟烈烈的大事,也會讓自己的人生受益無窮。
3.學校教育或管理中增強對學生獨立性的培養(yǎng)
具體有以下四種方法:①實行班級事務責任制,讓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如讓學生當一天的班主任或值日班長,班主任在學生當值之前要稍微面授機宜,在行動中不干預,當值后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評價,以使學生今后有更大的進步。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樹立班級主人翁精神,增加對學生獨立性的培養(yǎng),同時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班集體中。②實行住校制,讓學生學會生活自理。例如,現(xiàn)在一些學校在新生軍訓中實行封閉式管理,讓學生在軍訓期間一律住校,這期間讓學生在教官和生活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基本生活自理。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脫離對父母的完全依賴,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方面的獨立性,使其有更強的受挫能力和艱苦奮斗精神。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實行“一天創(chuàng)業(yè)”活動,給愿意參與活動的學生限量的資金,讓其在父母的陪同下進行創(chuàng)業(yè),讓學生在這一天中體驗生活和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之后召開主題性班會,先讓參與活動的學生和家長談談經歷和感受,然后展開討論,讓更多的學生明白應重視獨立性的培養(yǎng)。④舉辦夏令營活動,進一步鍛煉學生自主、獨立的能力和與伙伴交往的能力,使其可以獲得課堂以外的新知識,增加他們的傳統(tǒng)美德,如勤勞、簡樸、節(jié)約等的教育,有助于他們今后的成長。
21世紀是學生個性張揚的時代,但學生的獨立性卻相當缺乏,讓我們以“溫州精神”為依托,喚起學生的獨立人格,增強對學生獨立性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朱慕菊.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 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改革[R].2004-02-18.
[2]溫州一富商嫁女“陪嫁”老保姆[N].東 方早報,2005-08-11.
[3] 焦雪琴.靈寶市解放小學:提出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的十大方法及八條途徑[DB/OL].http://www.smxjy.cn/news/vie
w.aspx?id=6548.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qū)任巖松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