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大學英語四、六級網考:意義和反撥作用

        2009-11-04 02:33:14蔡基剛
        外語電化教學 2009年5期
        關鍵詞:作用意義

        蔡基剛

        本文導讀: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已經進入到實施“四、六級網考”的關鍵時期。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發(fā)展到網考,其進步作用和存在的問題是什么?網考的實行如何體現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戰(zhàn)略意圖?其深刻的意義又是什么?除了對四、六級考試效度和信度的論述外,作者還對四、六級網考的戰(zhàn)略定位和指揮棒作用進行了反思,并特別針對網考中存在的關于教學性考試與水平性測試之間的矛盾、關于聽力與讀寫譯等能力之間的關系定位、關于網考統(tǒng)一性與強制性所造成的壓力、關于網考視聽材料的選擇以及對基礎英語教學階段定位的認識偏差等問題,進行了客觀而辯證的分析論述,尤其文章最后對四、六級網考的健康發(fā)展所提出的三條建設性意見令人深思。相信本文的思考會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尤其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都會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摘要:四、六級網考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越演越烈的作弊現象,提高考試的效度和信度,其意義還在于它能有效地幫助實現教育部本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兩大目的:提高英語學生的綜合實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以及建設基于計算機與網絡的英語教學模式。但研究表明,四、六網考的反撥作用也是很大的,如新聞內容的采用,聽力權重的加大,考試表現出來的強制性等等,都會對大學英語的健康發(fā)展帶來一定的影響。文章在充分肯定網考的同時,認為體制和性質要有相應的變革。

        關鍵詞:大學英語四、六級網考;意義;作用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795(2009)05-0003-0006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入2009年后,四、六級網考成為英語教師和學生的議論中心。網考即internet-based test(iBT),是在CBT(computer-based test)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考試形式。而大學英語四、六網考則跳過了CBT階段。在教育部直接部署下,繼2007年年底在復旦等四所高校試點后,又進行了兩次較大規(guī)模的試考:2008年12月在53所高校5000名考生和2009年6月在68所院校6000名考生中進行。隨著試點的不斷擴大,軟件系統(tǒng)的完善,經驗的逐漸積累,在全國正式實施的日子越來越近。鑒于網考已成為日益迫近的現實,人們自然要關心諸如如何看待四、六級網考?為什么要實施四、六級網考,其目的是什么?四、六級網考的優(yōu)點和可能帶來的反撥作用是什么?四、六級網考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是什么等等問題。本文將探討這些問題。

        1四、六級網考實行的背景

        四、六級網考的想法是由高教司在2006年提出,并得到教育部批準立項的?;驹O想是“建立和完善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適合四、六級考試的新模式,實現網上報名、繳費、預約考試和基于大型題庫的網絡考試”(金艷,2009a)。一個實行了近20年之久,為社會甚至國際認可的標準化考試為什么要“變臉”?其必要性和下面兩點不無關系。

        1.1網考與作弊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作弊情況自它誕生一天起就有。但最近幾年,作弊借助高科技手段越演越烈,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一次出現幾百份乃至幾千份雷同答卷已是司空見慣。標準化考試的大規(guī)模作弊不僅危及到考試本身的生存,也引發(fā)了社會種種不穩(wěn)定因素。顯然,如果使用基于網絡的考試形式,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抑制這種現象。一,由于采用題庫生成試卷的方式,可以基本做到一個考場里每份試卷題目的不同,這就提高了作弊的難度。二,考卷采用網絡傳輸的方式,在開考前直接傳到考試終端,這就可以降低紙考因印刷、運送和保管等可能帶來的泄密風險。三,根據設計,網考可以做到每周開考一次,這不僅解決了傳統(tǒng)考試中考生一次考試不及格需至少等半年才能參加下一次考試的問題,而且也解決了傳統(tǒng)考試因規(guī)模太大不得不限制考試次數(如凡過及格線就不能再考)的問題。由于在網考中,考生如不及格或不滿意分數,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多次申請參加考試,作弊的動機就小多了。

        當然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由于網考是基于題庫的,因此要有效地防止作弊,題庫的題量必須足夠大。而按照目前四、六級考委用兼職和業(yè)余的辦法來命題,要做到題目既能保證數量也保證質量是很困難的。而且考點最后要發(fā)展到近千個,只要考試當中發(fā)生截留或抄錄試卷的情況,后果就難以想象,因為網考的聽力材料是采用真實新聞音頻和視頻,根據主題內容,一般人可以很容易在網上搜索到。換言之,某些社會辦學機構只要按他們傳統(tǒng)的做法,每次派人參加不同考場的考試,就很容易破解我們化很大力氣建立起來的題庫。更嚴重的是由于網考中40%分值的題目是基于一個視頻材料的,其風險是極大的。因此,網考不能完全消除作弊,而且從某程度上說押中題目的概率更大。

        1.2網考與現代技術

        網考是現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TOEFE、IELTS等國際著名標準化考試都在紛紛轉型,經歷了從紙考到計算機考試再到網考的過程。計算機考試或網考由于其無紙化的特點非常適宜標準化考試,尤其適宜我國四、六級考試這樣超大規(guī)模的標準化考試。四、六級考試在剛剛開始實行的87年只有16萬,但20年后的2007年已經達到1400萬,而到了2008年更是達到全年近1600多萬(金艷,2009b)。這樣大的規(guī)模考試還是用傳統(tǒng)的紙筆形式,所承受的壓力和帶來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一是前面提到的因印刷、運輸和存儲等可能帶來的泄密問題,組織工作和保密工作越來越難。二是考試的運行和管理成本問題,如考前試卷的制作、印刷、存儲和運輸,考后試卷保管、掃描、批改和登分,以及考生的報名等。三是考試中幾千個考場的時間控制,試卷收發(fā),聽力放音等所產生的公平和公正的問題。采用網考,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這些問題都可得到解決。更重要的是采用現代化網考技術后,命題形式會更豐富、活潑和新穎,同時考試的趣味性也大大提高,這就能使以前傳統(tǒng)紙考要想做但囿于平面形式無法做到的許多考試交互性功能得以實現,從而有助于提高考試的效度。

        2四、六級網考的效度和信度

        我們知道考試的生命就是效度和信度??荚嚹J降母淖儾荒苡绊懶Ф群托哦取V挥挟斁W考的效度和信度和紙筆考基本一致,前者才有可能替換后者。四、六級考委對2008年12月4600多名同時參加網考和紙筆考生(前后相隔一周)成績的原始分數分析,它們的相關系數達到非常理想的情況,而且四、六級網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考試的效度和信度(金艷,2009b)。

        2.1考試效度

        考試效度一般是指“某一考試能精確地測量到其預期的內容”(Hughes,1989:22),換言之,考試任務能否準確反映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是衡量網考效度的關鍵。假設,紙考和網考在內容構成上沒有多大的變化(事實上,翻譯等主觀題的減少可能會影響效度),

        那它們的效度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把紙上的東西搬到屏幕上。但考試效度還指考試形式是否具有真實性。Bachman(1990:300-304)提出了一個真實性原則,即RL approach(real-life performance),包括:①測試的語言材料要真實;②測試的任務要貼近真實生活;③測試的語言能力是真實社會需要的。一句話,測試內容和形式越接近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中的交際內容和方式,考試效度越高。

        由于四、六級網考采用的是真實新聞廣播中的音頻和視頻材料,語速、口音和內容都是真實世界里的,因此與原來找一篇書面體裁的文章,在錄音棚里找本族人錄音,速度是控制的,發(fā)音是標準的等“虛假”材料相比,網考的效度有很大的提高。其次,現代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以往主要通過報紙和電視獲取信息的傳統(tǒng)方式。人們上網的時間和功能都在大大增加,在網上讀新聞和聽新聞,已發(fā)展成當代社會獲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新渠道。因此,英語新聞的視聽能力和在網上搜索英語信息的閱讀能力正是現實對考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要求(當然用新聞報道作為聽力材料是雙刃劍,我們下面討論)。第三,根據Chapelle's(2001),計算機考試的效度還體現在考生平時是否運用計算機進行閱讀、學習、寫論文等,是否運用計算機進行交流,如寫email和對網上的各種文字信息的處理。四、六級網考要求考生面對計算機屏幕邊聽音頻或看視頻,邊思考邊記筆記;在屏幕上閱讀文章,敲擊鍵盤完成寫作等。這種把聽、看、記和寫結合起來的交互性測試任務和考生平時學習和工作中的真實任務是一樣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信息汲取和輸出的交際能力借助計算機而整合了起來。顯然,這種綜合語言能力的測試正是IT時代對于個人基本素養(yǎng)的要求,因此也是效度的最大體現。

        2.2考試信度

        網考的信度大于傳統(tǒng)的紙考是不言而喻的。信度的要求是考試結果的穩(wěn)定性和評分結果的穩(wěn)定性(Howard,1980)。前者涉及到每場考試和同場考試中的不同試卷的等值性,后者涉及到試卷在不同時段和不同評分員中評判的一致性。顯然網考的客觀題多,系統(tǒng)評分的機會就多,信度也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鍵盤輸入的作文比起手寫的作文,字跡規(guī)范,辨認容易,因此即使同是網上閱卷,前者的信度高于后者。我們就鍵盤輸入作文和紙筆輸入作文兩種閱卷方式對同一閱卷員的前后評分是否一致進行調查。具體方法是:請55位選修大學英語寫作的學生先用紙筆輸入形式寫出一篇作文,然后用鍵盤輸入形式寫出另一作文題目的作文。我們對這兩批用不同形式寫出的110份文章分兩次請一位有多年寫作教學經驗的教師批改。第一次,我們從這兩批不同輸入形式的文章中各隨機抽出35份,讓這個教師批改(按四、六級評分標準)。40天后(假設這個教師無法記得先前批改的文章),我們從這已經批改過的各35份文章中各隨機抽出15份,隱去批改的分數,然后混在還沒有批改過的各20份中,重新湊成新的兩組各35份,再交同一評分員評,以觀察這30份(15份為鍵盤輸入,另15份為紙筆輸入)卷子的評分前后一致情況。我們使用Pearson工具對這經過兩次批改的作文分數進行內部相關信度檢驗,結果發(fā)現鍵盤輸入的15份作文,第一次批改的成績與第二次批改的成績之間的相關系數達到0.86,而紙筆輸入的15份作文,前后兩次批改的評分相關系數僅有0.70。更有意義的是,鍵盤輸入性作文為今后信度更高的作文的機器自動評分(e-rating)創(chuàng)造了條件。

        2.3反撥作用

        四、六級網考效度和信度的提高對教學會產生一些積極的反撥作用。根據我們在2009年上半年對四個省市近50多所大學的外語學院或大學英語教學部負責人的調查(下面簡略為“我們調查”),這些影響主要表現在下面五個方面:①網考聽力比例的提高會促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對聽力尤其是新聞聽力的重視,教學中聽的練習會增加,因此直接推動學生英語聽力的提高(92%);②考試輸入方式的改變會促使學生更多使用計算機來完成英語學習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綜合實際應用能力(66%);③課程設置也會有變化,如大多數學??紤]開設網絡寫作、視聽說等相關課程或增加針對性練習,訓練學生在網絡上閱讀、寫作和看新聞的能力(78%);④學校將會給予大學英語更多的投入,這樣就會促進教學硬件的改造升級,完善外語學習環(huán)境,如安裝電視衛(wèi)星接收器(81%);⑤四、六級考試的存在和發(fā)展和大學英語教師的地位息息相關,網考的推出將使大學英語教師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72%)。接受訪談的教師都表示在贏得學校領導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支持方面,網考的推行勝過他們的語言呼吁。

        3四、六級網考深層次意義

        3.1歷史回顧

        教學考試理應是為教學服務的,是幫助貫徹教學大綱的。但一個大規(guī)模的標準化考試,尤其是和教學密切相關的大規(guī)模的標準化考試,其作用往往可以反轉過來,其意義往往可以超越其本身。讓我們來回顧四、六級考試的歷史過程。四、六級考試是在1987年實行的。當時大學里的公共英語分文理科和理工科教學大綱,也就是說他們不僅有各自不同詞匯表,而且還采用各自不同的英語教材。各學校根據這兩個大綱的不同教學要求開展有自己特點的大學英語教學。但出現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后,情況就不一樣了。由于四級統(tǒng)考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而兩份大綱教學要求不同,一個偏向專業(yè)英語,一個純粹是基礎英語;一個有“譯”的能力要求,一個沒有,而且“兩張詞匯表有20.3%的差異(韓其順,1999)?!憋@然,兩個不同的教學大綱阻礙了四、六級統(tǒng)考的發(fā)展。因此“在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統(tǒng)考需要的強大壓力下”,“要求制定一份全國統(tǒng)一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呼聲就越來越強烈”(繆君強,1996)。結果在四、六級統(tǒng)考的沖擊下,這兩份大綱只能走向解體,取而代之的是適合四、六級統(tǒng)考的新統(tǒng)一大綱。因此可以這樣說,1999年的統(tǒng)一大綱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四、六級統(tǒng)考的產物。另外,原來的兩個大綱都是在少數重點大學實行的,但由于參加四、六級考試的學生包括非重點大學學生,因此新大綱不僅提出“不再分文理科和理工科,”而且提出不再針對重點大學,而是面向全國所有大學(《99年教學大綱修訂說明》)。大規(guī)模標準化教學水平考試不僅可以改變教學大綱,讓大綱為考試服務,還可以改變教材和教學方式。近些年來出版的大學英語教材不僅基本上都以四、六級考試的考綱詞(大學英語課程要求詞匯表)為課文選材和編寫的基礎,而且添加了許多類似四、六考試題型的練習,有的教材甚至直接在教材后面附加模擬題,以最大程度吸引教師和學生等用戶單位。至于這些年來發(fā)生在大學英語界的大面積應試教學則都是我們親眼目睹的。

        3.2戰(zhàn)略意義

        四、六紙考改造為網考同樣可以對教學改革發(fā)生深

        刻的影響。但這一次是有意識地利用考試的指揮棒作用,來實現教育部本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戰(zhàn)略意圖。

        “從2002年開始,教育部一直在主導和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其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把原教學大綱中的‘以讀寫為主改為‘以聽說為主,全面提高英語實用能力”,另一特點提出了“采用信息技術,把以課堂教學模式為主改為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張堯學2008b,2008a)。但是改革的進程和力度在各地區(qū)是不平衡的,正如張堯學(2008a)所注意到的“由于認識上的差異和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有一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對于國家推動的英語教改,總是持懷疑態(tài)度”,行動緩慢。如果說,教育部推行的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大學英語教學課程要求》都是指導性的,各學校各地區(qū)可以根據自己教學條件、教學資源、學生水平和社會需求在具體貫徹中有不同的做法和推進速度,但四、六級網考的實現就必須全國統(tǒng)一步伐。教育部清楚地意識到“大學英語教改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四、六級考試改革”,因此必須充分發(fā)揮四、六級考試的“大學英語教學指揮棒”的作用(張堯學2008a)。

        大學生是四、六級考試的主體,四、六級考試不僅是對大學生英語課程的評估,而且關系到他們的就業(yè),很多地方還關系到他們能否順利畢業(yè),拿到學位證書。因此當面臨實行網考,他們必定要迫使教師改變教學的重點。不管教師認識上有何不同(如不少教師認為培養(yǎng)讀的能力是主要的),或學校條件有何限制,他們必須在教學內容中突出聽的訓練,以應付網考中聽力比例的大幅度提高。同時,網絡考試的要求也必然迫使學校在教學軟件上,尤其是教學硬件上有更大的投資,建造適合于網絡聽說的多媒體學習中心,全面推行基于網絡的英語教學。

        因此網考的意義不僅僅在考試本身,更重要的是,教育部要“用考試的指揮棒推動改革”,推動以聽力為主的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張堯學,2009)。這就是實施四、六級網考的戰(zhàn)略意義。

        4四、六級網考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一個大規(guī)模的標準化考試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甚至整個教育系統(tǒng)會產生很大的影響(Wall and Alder-son 1993)。如設計不當,其負面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4.1水平考試和教學考試

        多少年來,困擾四、六考試健康發(fā)展的最大障礙就是定位問題。四、六級考試是一種大規(guī)模標準化的常模參照性考試,因此本質上是一種水平考試(束定芳1996,劉潤清1999)。但另一方面由于這個考試是教育部主管的(甚至考試的內容、形式乃至權重是由教育部定的),考試的主體對象是大學生,同時也參照了《課程要求》的標準,這樣又有了教學的性質。正是這種考試的雙重特性使其對教學沖擊力更大。教學考試(achievement test)和水平考試(proficiency test)最大的區(qū)別是前者是考課本的東西,是強制性的,學生必須參加;后者并不關心教材,只考水平,即使沒有學過大學英語也可以考,是非強制性的。又由于四、六級考試是教學性的,其考試通過率往往作為學校各種教學評估、檢驗辦學質量以及教學成果的依據,其結果必然使大學英語教學成為一種應試教學。如果冠以“教學性水平考試”,原來的紙考還盡量體現《要求》的各項能力要求,考慮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如設計翻譯等考試項目等,同時對考生有一定資格審查,如要求學完兩年大學英語才能考,次數也有限制。而一旦成為網考,教學的成份就更少了,或完全成為一種水平考試了,正如岑建君(1999)指出的“四、六級考試一旦計算機化,這類考試應屬于水平考試”。其一,這種考試通過網上報名、繳費和預約考試(金艷2008a),考生可以多次重復參加,既不需要門檻(即學生不學大學英語也可考),也不限制次數。其二,這種考試較少考慮課堂教學內容和《要求》中規(guī)定的綜合能力,較多關心的是信度和區(qū)分度,關心是否適合網考。因此主觀題必然削減,多項選擇題勢必增加。如果真正是水平考試,這種情況最多影響效度,對教學沒有多大影響。但如以教學考試來推行,則給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以極大的沖擊:翻譯少做了,句子聽寫少練了(在現在的網考中這兩個任務都沒有了)。學生對課文學習的重視程度可能會被聽新聞練習所削弱。更令人擔心的是,一方面四、六級網考的水平考試性質越來越明顯,另一方面政府越來越多地使用其指揮棒作用達到其戰(zhàn)略目的,這種市場化手段和行政指令方式的一體化模式將帶來一系列難以調和的矛盾。

        4.2聽力和其他英語技能

        四、六級網考內容設計的指導思想是“聽力是‘綱,說、讀、寫、譯是‘目。以考核學生聽懂為主。通過聽懂,再考核學生其他幾方面的能力,做到綱舉目張”。張堯學(2008a)是這樣闡述這個指導思想的:“英語的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中,聽力是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核心和關鍵;如果不解決聽力問題,我們的學生將很難掌握英語和使用英語。所以,英語聽力是‘綱,其他都是‘目,只有抓住了聽力,才能綱舉目張”。聽和說、讀、寫、譯的關系是否是綱和目的關系,聽力是否是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核心和關鍵?這需要有大量的實證研究去證實或證偽,因此我們暫且不去討論。但問題是如在沒有得到充分論證之前,就把它作為網考的指導思想,很可能要影響四、六級考試的健康發(fā)展和大學英語教學的健康發(fā)展。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四、六級考試不是一般的考試,作為教學水平考試,其教學指揮棒作用是巨大的?!翱荚囈月犝f試題為主”,對教師課堂教學的組織,學生課后自學的安排,包括教材的編寫會產生什么作用,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會產生什么作用等,都需要進行實證研究。從四、六級考委對最近幾年考生的成績分析,發(fā)現復合聽寫成績下降,最常用的詞拼不出,最簡單的句子記不下,中譯英表現糟糕等等,這是否和學生最近幾年對讀寫譯的訓練忽視有關?

        4.3統(tǒng)一性和強制性

        教育部一直強調“把新的大綱改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是為了避免“原大綱剛性過強、分類指導不足等問題”,這樣“各校把《要求》作為參考,不是剛性地執(zhí)行,而是給學校自主權、增加了大學的自主性和可選擇性”(張堯學2008a),這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四、六級網考的實行卻使“大學的自主性和可選擇性”打了折扣。調查表明,有些地區(qū)沒有全面推開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教學有的是認識問題,但更多的是由于經濟等客觀條件,畢竟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教學必須以硬件為支撐。像北京交通大學那樣能投資建成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和學習中心的,像湖南農業(yè)大學一年就投入1000萬元搞計算機和網絡教學模式的只是少數。根據我們調查,現在能夠達到網考硬件條件(由負責四、六級網考系統(tǒng)的希普公司提供)的只有22.64%,經過努力能達到的有50.09%,而最近幾年也不能達到的有26.92%。

        但四、六級網考不管你條件如何。學生要參加網考,學校在教學評估中要有像樣的通過率就被迫投資。真可謂,有條件的要上,沒有條件的也要上。

        同樣,各地區(qū)的市場需求不同,各學校辦學定位不同,學生所學的專業(yè)更是千差萬別,這就決定了他們對英語幾種技能的教學需求的不同。原來的四、六級考試中的聽、讀、寫、譯比例相對平衡,盡管有同樣的問題,但不突出。但網考對聽的傾斜和對翻譯的取消,逼迫所有大學的大學英語教學必須突出聽,不管學生今后工作崗位需要還是不需要,都要加強聽的訓練。這種一刀切的做法不能不導致教學資源的浪費。還有各地學生英語基礎的不同。有的地區(qū),大學新生的聽力在高中里就基本過關。有的地區(qū),高考不考聽力,新生的聽力是從大學正式開始學的。把不同基礎不同聽說能力的學生編在一個班,要求在畢業(yè)前都通過同樣一個有相當難度(聽力材料是真實電視新聞報道)、且聽力占到65%的考試,并不很科學。

        近幾年來我國的市場經濟成分日益增多,即使在教育領域內也開始出現各地區(qū)自己組織高考,甚至自主招生的現象,在這種背景下,在大學英語教學領域內還是搞計劃經濟體制,還是通過教學考試的方法搞統(tǒng)一性,并不符合時代的發(fā)展。如果是水平考試,如美國的TOEFL,考不考完全是個人的事,因此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而四、六極考試恰恰是教學考試,是強制性的,所以就一定要謹慎。

        4.4新聞報道和思想意識

        四、六級網考是一種基于聽力的考試。由于聽力采用的材料是來自西方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中的新聞報道,時效性和政治性很強,這就存在一個思想意識傳播的問題。盡管考試中選擇的新聞報道有嚴格的篩選,但學生備考的練習材料就不一樣了。也就是說,為應付新聞聽力,我國所有大學生都將大量地,不加選擇地收聽帶有強烈西方文化和思想意識色彩,甚至帶有一定政治偏見的VOA,BBC,CNN等新聞報道作為練習。傳統(tǒng)的四、六級考試不存在這個問題:①考試聽力材料是從一般書面材料中選擇后人工錄音合成的,而非直接和真實的新聞報道;②真正用聽西方廣播電視新聞作為訓練的考生人數或學校教師或社會培訓機構都是非常有限的。而現在聽西方新聞的將是全體考生,一年1600萬,而且是強制性的,這樣情況就發(fā)生了質的變化。隨著電視接收衛(wèi)星在各個大學紛紛落戶,或以西方新聞報道為主要內容的教學軟件在校園的大量出現,西方文化、思想、政治意識將沒有任何屏障長驅而入。這么多的大學生,只要有一小部分人思想不夠成熟,看問題不夠全面,就可能帶來一些問題。

        世界上有許多標準化考試,卻很少直接運用新聞報道來作為聽力材料的。如類似我們四、六級考試的日本STEP,聽力材料非常豐富,也非常真實,但都是講座類或生活情景類的。即使是美國的托??荚嚕膊挥眠@種含有明顯文化傾向和思想意識偏見的聽力形式。他們的選材的指導思想是無政治、宗教和思想意識等背景的,這樣能夠為各國考生接受,其原因就是如此。

        4.5基礎英語和專業(yè)英語

        四、六級網考看似只是方式上的改變,但其反撥作用是進一步加強了大學英語的基礎英語教學的性質,推遲了向專業(yè)英語教學轉移的進程。最近10年,我國的中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和發(fā)展非常迅速。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不僅提出了和《大學英語課程要求》幾乎完全一樣的教學目標,如“以聽力帶動其他技能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魯子問,2008),而且《標準》中提出的8級和9級教學要求及詞匯要求和大學英語一般要求及詞匯要求也十分接近了。最近幾年,高考英語試卷每年都新增單詞,如2009年高考全國各省市英語卷子的詞匯量又進一步加大了:北京新增101單詞,江蘇新增120單詞,湖北新增300單詞,遼寧新增500,天津新增1100,接近并超過總詞匯量4000的省份日益增加(《21世紀英語教育周刊》2009/6/15)。如果說1985年制定我國第一份《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時,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是比較差的,對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要求僅僅是每分鐘17個詞,因此確定大學英語以基礎英語教學的性質是完全正確的。但到了1999《大綱》,則要求學生閱讀能力每分鐘已達到100個詞,逼近英語專業(yè)的要求。99年到現在10年又過去了。這10年我國各階段的英語教學發(fā)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前15年。也就是說,25年后的今天,我國的大學新生英語水平已不是同日而語了。按理說,現在的大學英語發(fā)展是到了把基礎英語逐步讓出,開始向專業(yè)英語轉移的時候,尤其是新生英語水平比較高的重點大學。如程雨民(2002)認為“我國面臨外語教學轉型期,即基礎外語教學的重點將由高校轉到中學”,章振邦(2003)更是直接指出“需要對我國外語教育作戰(zhàn)略性的調整,要點是把普通英語教學任務全部下放到中學階段去完成,以便學生進入高校時便可專注于專業(yè)英語的學習”。但基于聽力的四、六級網考在大學里全面推行,只能是掀起新一輪全國性的基礎英語教學熱潮。

        5結語

        四、六級考試從傳統(tǒng)的紙考到網考是一個進步,是我國大規(guī)模標準化水平考試必由之路。但是,第一,考試形式的變化需要整個體制的配套,換言之,它的運行環(huán)境是市場經濟,而不是計劃經濟,它的操作平臺是水平考試而不是教學考試。如果離開這個運行環(huán)境和操作平臺,還是強化教學功能,強化教學指揮棒的作用,其負面作用是可以想象的。第二,考試內容應有科學的測試理論來指導。在語言測試方面,尤其是英語語言測試方面英美國家有較為先進的理論和豐富的實踐,他們開展計算機考試和網考的時間也比我們長得多。同是檢測和衡量考生(包括英語是外語國家的考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的考試,四、六級考試應學習美國的托??荚嚭陀难潘伎荚?,借鑒些他們的經驗。它們無論對聽說讀寫的權重分配還是對材料形式的選擇都比較科學。第三,網考涉及到每年1600萬考生,這樣大規(guī)模的網考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鑒于我國各地的教學條件、教學資源不同,以及考試本身系統(tǒng)的完善、題庫的建立和數據的積累等因素,應當從點到面,逐漸推開,讓網考和紙筆考并存一段時間,千萬不能用行政文件規(guī)定什么時候用網考替代紙筆考。四、六級網考已經啟動,我們衷心希望她一路走好,真正成為能與國際英語考試匹配的我國民族品牌。

        猜你喜歡
        作用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有意義的一天
        生之意義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0
        “k”的幾何意義及其應用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3:50
        試談鄉(xiāng)土地理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6:05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6:12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yǎng)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韩日无码不卡| 十八禁在线观看视频播放免费|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国产人成精品综合欧美成人|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 亚洲天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老熟妇精品观看|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 少妇丰满大乳被男人揉捏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护士人妻hd中文字幕| 四虎成人免费| 亚洲天堂免费成人av| 亚洲人成综合第一网站| 人妻激情另类乱人伦人妻 | 在线国人免费视频播放|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人妻被黑人粗大的猛烈进出| 黄 色 成 年 人 网 站免费| 亚洲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影院| 性夜影院爽黄a爽在线看香蕉 | 亚洲伦理第一页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 97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xa片|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色偷偷女人的天堂亚洲网| av网站免费在线浏览|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9191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新视频 | 精品999日本久久久影院| 久久综合色鬼| 国产高清大片一级黄色|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按摩师玩弄少妇到高潮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