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滿
摘 要: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中,我們要轉變拼音課堂“一張嘴”的錯誤觀念。把學拼音和識字、閱讀、學說普通話緊密聯(lián)系起來,訓練學生的聽、說、讀、想象與創(chuàng)新能力,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力求使拼音教學鮮活起來。
關鍵詞:培養(yǎng)興趣 激活課堂
新課程標準特別重視學生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樂于和人交流的培養(yǎng)。雖然這個要求在閱讀目標中出現(xiàn),但我們在看圖學拼音時,就應該提前讓他們去體驗,去感受,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在教學拼音部件的字形時,我們除了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中的情境圖找出與拼音部件相似之處外,還讓學生回憶一下在家里、在幼兒園里、在街上、在公園里等實際生活中與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此話題一出,學生的小手如林舉起。他們有的說,“i”像高爾夫球桿;有的說“y”像媽媽晾衣的撐桿;還有的說:“m”像麥當勞的標記;說:“k”像柯達彩色膠卷的標記……當單調的拼音字母與實際生活中兒童感興趣的事物結合起來的時候,學生已牢牢記住了拼音部件的樣子。同樣,在教學拼音第2課整體認讀音節(jié)時,我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音節(jié)組詞,學生一下子組出了:ā yí、è yú、wū yī、yí yì、wǔ yī、è yì、yǔ wù八個詞,想想,孩子們在學習拼音第2課時,一下子會了8個音節(jié)詞,他們的成就感會是多么的強烈。這樣學生在看第1課中的情境圖時,還不知如何表達內心的感受,他們只知道看圖后覺得圖畫得美,心里高興。隨著每篇看圖說話感受的強化訓練,他們漸漸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吹?課中的情境圖時,他們說:農家的小院真干凈呀!看第3課的情境圖時,他們有的說,我覺得這一家好幸福呀!有的說我真羨慕這一家,真快樂??吹?課的情境圖時,他們說:我覺得人與自然、動物在一起簡直太完美了!在課堂上,他們的眼里、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但是,對于六、七歲的小孩子來說,拼音是學得快,忘得也快,這也是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那么我們怎樣讓孩子學會了也能記牢呢?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認為應該樹立“細水長流”的拼音教學觀,不要過分追求堂堂清、課課清、人人清。學拼音是一個反復、長期的學習過程,要創(chuàng)設多種途徑讓拼音與學生反復見面,加強漢語拼音的復現(xiàn)和鞏固。教師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現(xiàn)的209個音節(jié),從學生最熟悉的口語入手;從學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從學生使用的學習文具入手;從學生最樂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為學生營造一個喜聞樂見的漢語拼音音節(jié)拼讀的氛圍,使他們愛學樂學,既提高拼音能力又發(fā)展了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漢語拼音教學要追求游戲化、活動化、生活化,讓教學內容與孩子貼得更近一些。孩子們因為有趣而樂意參與學習,主動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