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梅
一、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她叫小潔,15歲,白白的皮膚,瘦高的個子。讓人過目不忘的是她那雙眼睛,那是一雙充滿了仇恨、敵意、冷漠、狂躁的眼睛。
1.課堂風波
那天,我向往常一樣走進教室,習慣性的望了小潔一眼,很奇怪,我發(fā)現(xiàn)她嘴角斜撇著,臉上寫滿憤怒,這時候,我看見她故意大聲地和同桌講話,我說:“小潔,請別講話?!?/p>
“我講了又怎么啦?”她用挑釁的語調反擊我。
我生氣了:“這是課堂,上課就是不應該隨便講話。”我的態(tài)度強硬起來,心里涌起了怒火。
“要你管。”她沖著我歇斯底里地叫起來,并用劍一般的眼神逼視我。
我很生氣:“小潔,你真是不懂什么叫感恩?!?/p>
“我就是這樣的人,怎么啦?我家窮,你們同情我、可憐我,告訴你們,我不需要!”她繼續(xù)吼叫著。
教室里騷動起來,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tài),作為老師,我不應該和孩子一般見識,于是我立刻冷靜下來,沒有理會她,繼續(xù)上課。
2.課后反思
下課后,我仔細地考慮著今天的事情,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學生,我一直都很喜歡,語文成績不錯,也很用功,上學期偶爾也和我聊天,告訴我一些關于她家里的情況,她還在日記本上寫道:“我很害怕星期五,因為我又要回到那個令人窒息的家,那個永遠只有吵鬧的家?!?/p>
這是個可憐的孩子,她太需要關心和幫助了。我在她日記本上寫下了許多鼓勵和開導她的話,希望她努力學習,擺脫不幸的陰影;春苗助學調查貧困學生,我給她爭取名額;她和男生吵架,我暗地找那男生談話,要大家?guī)椭?我任命她當學習組長,以便和更多的同學建立友誼……
可是今天,她竟然公開挑釁我,擾亂課堂,難道,她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事了嗎?
想到這里,我把這事告訴了班主任和她母親。
3.了解情況
我們從她母親口中得知:小潔的父母再婚后生下了她,重男輕女的父親從一開始就不歡迎她的到來,父親沒有正式職業(yè),靠母親做點小的生意維持生活,家中經(jīng)濟很窘迫,父母常常在家中為錢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父親無數(shù)次說:女孩子讀書還不如出去掙點錢。這些話對她的刺激很大,因此,父女倆的關系極為緊張,彼此形同仇人。這樣的不幸,讓我們幾個老師也為之動容,因此態(tài)度更加的和藹和溫柔,分別勸說和安慰她,希望能得到她的信任。
但是幾個老師的耐心委婉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她繼續(xù)對著每一個人囂張的吼叫著,對眾人的勸解投以冷笑。眼神中露出與她年齡不相符的兇狠和絕望,眼睛血紅。低眉順眼的母親在一個勁的勸解,暴躁的女兒不停地指責:“你不也說過不讀就算了嗎?你敢說你沒說?誰叫你把我生下來的?告訴你,我不想活了,活著本來就沒意思。”事到如此,我擔心她的安全了,我一面和班主任商量對策,一面暗示她母親冷靜下來。
后來,班主任從她口中得知,說我曾經(jīng)在班上同學中暴露了她的家庭情況,所以她很生氣。原來,我找那個和她吵過架的男生談話,要求他要多關心她,也許無意中說到了她的家庭問題。在小潔看來,這是暴露了她的隱私,讓她覺得很沒面子。但是,老師是善意的呀!難道善意也能成為她放肆和仇恨的理由嗎?難道我平時對她的關愛竟得不到她丁點的感激?雖然小潔的家庭遭遇令人同情,但是,由此出現(xiàn)在她身上的自私、狹隘、偏激、冷漠卻是不容忽視的心理問題。
4.再次談話
窺一斑可見全豹,小潔的情況絕非個別現(xiàn)象,強烈的自卑導致了她強烈的自尊,對周圍的人,她都帶著仇視和敵意。教育的秘訣是愛,教育的策略主要從心理問題化解入手,老師應該盡力幫助學生找回真實的世界,從家庭陰影中走出來,重新感受陽光的美麗和生活的精彩。
所以,等事件平息兩天后,我又找到她,耐心的勸慰和溝通,希望她能明白老師的苦心,可是她一直用冷漠的表情對著我,眼睛一直向著墻壁,一言不發(fā)。
二、面對中學生紛繁復雜的心理問題,學校教育孤掌難鳴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也這樣說:“初中學生正值‘身心驟變時期,處在從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是半成熟、半幼稚時期,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并存交叉時期。性發(fā)育開始并逐步完成,身心急劇變化,被稱為‘危機期,加上家庭因素,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逆反心理。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既帶有童年期的痕跡,又出現(xiàn)成年人心理特征的萌芽,有強烈自尊感和自我意識。老師的批評,家長的指責,都會讓他們心生厭惡和反感,甚至厭世,嚴重的會產(chǎn)生閉鎖心理及抑郁?!?/p>
我想,他們需要關心,需要理解,老師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讓他們能夠自我認同,自我接納。教師應該走進他們,減少他們原本不該承受的東西??墒?真正做起來,卻決非想象的那樣簡單。從小潔的身上,我看到教育道路的遙遠和艱辛,教師力量的薄弱。
三、面對初中生的心理問題,怎一個關愛了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p>
的確,我們老師在工作中努力了,盡心了,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學生有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堅忍不拔、勇于戰(zhàn)勝挫折的個性心理品質。但我們?nèi)匀豢吹綄W生的自私、自卑、厭學、孤獨、妒忌、孤僻、逆反、冷漠、焦慮、恐懼、社交困難、貪圖享樂、心理承受能力差……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孩子自私、囂張、放肆的背后是極度的脆弱。自殺傾向、躁狂抑郁等心理疾病在孩子中間并不罕見,他們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極差。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其前途令人堪憂。
四、努力的探索、實踐,我希望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會走向碧海藍天
我曾嘗試著采用討論、朗讀、交談、辯論的形式對學生有所觸動,我用相關的格言、名句,名人故事,有趣散文進行理性地思辨,我希望點滴的教育如涓涓的細流、甜甜的甘露去滋潤學生荒漠了的心田,漸漸地讓學生懂得珍惜感情,學會“感恩”,學會“愛”、知道“友情”、知道“親情”,學會尊重、信任、理解、寬容、關愛、敬重,更學會鄙視、唾棄、討厭、痛恨、悲憤,希望從多方面豐富學生的情感層次,使其內(nèi)心世界更加多姿多采。
道路是漫長的,但是,我相信,隨著家庭,社會,學校教育功能的不斷增強,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大家攜起手,共同用愛心鑄就一道教育長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會走向碧海藍天。
作者單位:四川省宜賓縣橫江片區(qū)教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