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連才
一、教材簡介
這節(jié)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這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教材分兩個層次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第一層,由教材直接指出“超市在學校的東北面,公園在學校的西南面”,讓學生認識東北和西南;第二層,通過提問“你知道體育場和人民橋各在學校的哪個面嗎?”引導學生自己推斷出東南和西北,并加以認識。一方到八方的浮想聯(lián)翩的試一試。在“試一試”中則要求學生根據(jù)指南針上給出的“北”的方向,填出其余的七個方向,整理并鞏固已經(jīng)學習的方位。
從動腦到動手的形散神聚的“想想做做”。在“想想做做”中,教材設(shè)計了一系列的活動,結(jié)合解決問題來幫助學生深化對方位的認識。其中第二題的最后,提出“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讓學生選用不同的參照物,進一步認識方位。第三題是指導學生自制一個方向板,并聯(lián)系實際學會利用方向板辨別方向。
二、目標預設(shè)
(一)認知目標
在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chǔ)上,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來辨別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二)能力目標
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運用生活經(jīng)驗進行思考的意識。通過對方向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情感目標
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三、重點、難點
(一)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二)在具體的場景中根據(jù)不同的參照物來確定方向。
四、設(shè)計理念
充分地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生活空間到思維空間再走向?qū)嶋H運用。
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的課程理念,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通過觀察、想象、動手、動腦多種學習方式構(gòu)建數(shù)學模型。
從書面到生活,從室內(nèi)到室外,從學校到中國,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通過回憶、觀察、傾聽、設(shè)疑等多種手段激發(fā)興趣
1.聯(lián)系生活情境,復習舊知
談話:課前同學們觀察了學校的操場,誰能說一說學校操場四面各有些什么建筑物?
問:這些建筑物在平面圖形上是怎樣表示的?然后讓學生說一說。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標出平面圖上的東、南、西、北,并喚起學生沉睡的舊知。
2.運用課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課件出示例題中的學校,再分別出示學校東、南、西、北的建筑物。
談話:小朋友們,大家看看在這所美麗的學校四周,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教師承上啟下的引入:“小朋友們,學校除了東、南、西、北的建筑物以外,還有四處建筑物。它們分別是超市、人民橋、公園和體育場。(課件逐一出示)如果有人要問我們這四處建筑物又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我們又該怎么說呢?比如超市既不在北,又不在西,該如何介紹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小朋友們想認識嗎?”
隨著課件的演示,要求學生用完整的語言敘述。
(理念:從生活到課堂,從已知到未知,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開啟了學生封存的記憶,激活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探究新知歷程。)
板書課題——認識方向
(二)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構(gòu)建八個方向的數(shù)學模型
通過教學例題的學習,構(gòu)建內(nèi)在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數(shù)學模型。
1.認識東北方向
(1)猜
出示超市,讓學生看圖指出超市在汽車站的哪個方向(東面),在少年宮的哪個方向(北面),那么超市在學校的哪一面?
(2)議
這個方向為什么叫東北?(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3)結(jié)論
這個方向在東和北這兩個方向之間,我們就稱作東北。
(4)表示
用帶有箭頭的射線標出表示東北方向,并在超市的位置處出示“東北”。
2.認識東南、西南、西北三個方向
(1)小組討論:照這樣想體育場、公園人民橋各在學校的什么方向呢?小組討論交流。
(2)全班交流: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想?(動畫出示帶箭頭的射線及“東南、西南、西北”)。
(3)小結(jié)比較:數(shù)一數(shù)現(xiàn)在我們一共認識了幾個方向?哪些方向正好相反?
(4)方法展示:同學們,你是如何記住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四個方向的呢?
(理念:認識四個方向遵循由扶到放的教學原則。符合學生認知的特點。通過猜一猜、議一議、說一說、想一想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在腦海中建立了一個清晰的方向表象。讓學生說出記憶的方法,可以增強教學效果,利用學生的差異性,促進全體學生發(fā)展,讓學生人人學習不同的數(shù)學。)
(5)用不同的地點說方向
談話:前面我們都是以學校為參照物,說建筑物的方向,(說話間,教師不經(jīng)意地走到教室的中間)現(xiàn)在,老師站在這里,是你們的什么方向呀?
(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同學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又自己體驗出了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四個方向?,F(xiàn)在,誰能用上這些方位詞介紹我們這個教室的情況?(生居中介紹)
(理念:教師站立在教室的正中,這是一幅絕妙的方位圖。既使學生克服認知的疲勞,又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以教師為參照物,增強了師生之間的親和力,有利于認識活動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
3.通過教學“試一試”,將內(nèi)在的數(shù)學模型平面化
(1)操作指南針。讓學生轉(zhuǎn)動指南針,觀察當指南針停下不動后,紅色、白色指針分別指在什么方向。(紅色指北白色指南)。
(2)填方向
學生打開課本第43頁,獨立填寫指南針圖上的其余七個方向。填好后,展示所填寫結(jié)果,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3)小結(jié):可以先根據(jù)“北”填出相反的方向“南”,再確定“西”“東”,最后填出這些方向之間的“東北”“東南”“西南”“西北”。
(三)多種形式,鞏固新知。從獨立王國到自由王國
1.做“想想做做”第一題
(1)出示體育場場景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小朋友們,這些小動物參加體育比賽非常的興奮,它們一下子忘記了自己的家在哪里了。但它們記住了自己的家在體育場的哪個方向。你能根據(jù)這些方向,幫助迷路的小動物找到家嗎?學生在課本上把小動物和它的家劃線連起來。
(2)匯報你幫誰找到了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確定方向的?
2.做“想想做做”第二題
(1)出示畫面,讓學生說說自己觀察到的內(nèi)容。
(2)首先以水庫作參照物,說說各種果園的位置。
(3)四人一組再選擇其他的參照物,說說果園和水庫的位置。
3.做“想想做做”第三題
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白紙自制方向板,利用方向板認識方向。
把方向板平放,把方向板上的北的方向?qū)χ淌冶钡姆较?利用方向板指指說說其余七個方向。
(四)課件運用,激發(fā)熱情,認識自己家鄉(xiāng)的方向
1.出示中國地圖,認識地圖上的方向,在地圖上找出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
2.告訴學生寶應(yīng)縣城在地圖上的位置,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縣城——寶應(yīng),大約在南京、北京、上海的哪個方向。
(五)整體感知,鞏固運用,分享勞動成果
今天我們學習到了什么知識,你能和大家說一說嗎?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yīng)縣范水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