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粉英
所謂“動態(tài)生成”是指教師利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產(chǎn)生對文本、對事物的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所生成的新的資源,把學習引向深入,幫助學生先完成自我知識建構的一種教學模式。王尚文先生在《“入侵”與“生成”》一文中提出,生成是一種教學方式,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互動,即學生在原認知的基礎上,通過與教師、文本的對話交往,實現(xiàn)意義的獲得及自我主體的建構,是學生、教師與文本三者通過對話共同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tǒng)一體?!鄙尚越虒W是新課程背景下出現(xiàn)的一種全新的理念。那么,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構建生成性的動態(tài)課堂呢?
一、平等對話——生成性教學的前提
1.師生對話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边@就要求我們應該建立一種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充滿生機的和諧、開放的課堂氛圍。
2.生本對話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為此,我們應摒棄以往教師機械講解,學生木訥接受的狀況,在課堂中關注學生的存在,根據(jù)學生的所需調控課堂,展開教與學。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要讓學生獨立、充分、深入與文本對話,讓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在主動參與中,在個性化的感悟中理解課文、學習語文。
二、充分預設——生成性教學的保障
生成和預設是教學中的一對矛盾統(tǒng)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從認識論的觀點來說,課堂生成是可知的,因為有規(guī)律可循。語文新課程的課堂動態(tài)生成,要在讀書、思考、想象、體驗和練習等語文實踐中形成。認為課堂生成是可知的,才會自覺地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進行充分的教學預設。這個教學預設不是單維的、封閉的、主觀的線性教學設計,而應該是多維的、靈活的、動態(tài)的板塊設計。教學設計時,應在每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旁邊都另辟一欄,以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附對應策略,甚至設計成幾個不同的板塊。這樣,即使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問題,教師也不會手足無措。
具體思考:1.預設學生情況。對課堂教學的預設首先要從學生入手。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認知水平及課前準備程度的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時了解他們的知識儲備,了解他們的課前準備,預測可能發(fā)生的一些課堂變化,并思考其對策,將其存儲于自己的彈性預設空間之中。2.預設個性解讀?!伴喿x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痹谄綍r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個性化體驗可能會產(chǎn)生許多新穎的個性化的觀點,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來應對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對文章容易產(chǎn)生個性解讀的部分進行充分預設。3.預設文本的情感點。文本是學生學習的工具,語文教學一個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因此,教者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預設時,要充分關注文本的情感點,對文章的“動情點”進行深入細致地挖掘,要預測學生可能會有哪些情感的迸發(fā),并思考面對此情感應采取何種策略。
三、引導質疑——生成性教學的關鍵
著名心理學家魯賓斯坦說:“思維通??偸情_始于疑問或者問題,開始于驚奇或者疑惑,開始于矛盾。”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碧招兄f:“學貴知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引導學生質疑,不僅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而且也有助于語文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著力營造開放的語文課堂,在問題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大膽質疑,激活學生潛在的問題意識與批判精神,最終達到三維的教學目標。
例:教學《蒲公英》一文的第二課時,我讓學生討論:“那落到沙漠和湖泊里的兩顆蒲公英種子錯在哪里?”學生們都能像我教案預設的那樣,說這兩顆種子不切實際、放縱自己的幻想,最后落得自取滅亡的慘局。此時我又問:“我們能不能向這兩顆不聽話的種子學呀?”正當大家高聲齊說“不能”的時候,一只小手舉了起來:“老師,我有不同看法,那兩顆種子也有好的一面嘛!”我不急不躁,讓他說說理由?!拔艺J為那兩顆種子敢于挑戰(zhàn)太陽公公、勇于冒險去追求幸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泵鎸W生的發(fā)言,我立即進行表揚他,并再次發(fā)問:“大家能不能為這兩顆冒險的種子,設計出獲得新生的辦法呢?”學生立刻議論紛紛,設計出了許多好的辦法。
總之,構建生成性閱讀教學課堂,是新課程下小語教學的理想境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有對課堂上的一些生成性因素進行巧妙把握,充分關注語文教學的生成性,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不斷精彩呈現(xiàn)!
參考文獻:
1.葉藝紅.課堂精彩緣于生成[J].陜西教育,2004年11期
2.張愛民.動態(tài)生成:課堂教學的詩意追求[J].湖北教育(教學版),2005年02期
作者單位:興化市戴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