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
■ 消費15年一升級 帶來經濟飛躍發(fā)展
《中國經濟導報》 2009年8月27日
新中國成立以來,居民的消費層級大致在15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的升級變化,而每一次變化都會帶來經濟的飛躍發(fā)展。
“元級和十元級”階段。這個階段大體是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初。這一時期,中國經濟屬于恢復發(fā)展時期,從供給制到低工資制的實行,消費特點主要是人們的日常生活消費。由于經濟處于自給和半自給狀況,消費的貨幣等級大體屬于“元級和十元級”水平。
“百元級”階段。大體是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這一時期人們的收入有所增加,消費品的檔次有所提高,比較時髦的消費品是人們說的“三轉一響”(手表、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消費品的貨幣水平屬于“百元級”。
“千元級”階段。大體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這一時期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消費品檔次大大提高,諸如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電子產品的消費逐步在消費品結構中占據突出地位。這一時期人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費的需求量和消費品貨幣等級屬于“千元級”水平。
■ 下半年宏觀措施展望:小火慢燉調結構
《中國經濟網》 2009年8月30日
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如何正確理解宏觀調控政策的內涵,貨幣政策下一步將走向何方,成了社會各界關注和爭論的焦點。在經濟發(fā)展企穩(wěn)回升的關鍵時期,中央領導深入一線,研判當前經濟形勢,為今后的經濟工作定下發(fā)展基調。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浙江考察時再次強調,堅持宏觀經濟政策方向不動搖,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繼續(xù)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已經是溫家寶自6月12日至14日在湖南考察以來,第八次提到堅持宏觀經濟政策不動搖。
“我國下一步的經濟政策應該以‘調養(yǎng)經濟為主,而不是進一步使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快速回升?!北本┐髮W光華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姜國華日前也撰文表示了相同觀點。
上半年中國銀行業(yè)放貸近7.4萬億元之后,監(jiān)管當局對銀行信貸風險更加重視,開始運用多種政策手段控制流動性增長。最近,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提出,下一階段要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 必須警惕新一輪電力過剩
《人民日報》 2009年8月31日
最近公布的兩組電力統(tǒng)計數據,頗值得回味。
首先,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今年1—7月,全國發(fā)電量同比負增長。雖然降幅在逐步回落,到7月,甚至變負為正,但平均增幅仍然為-0.7%。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數字是,我國新增裝機總量繼續(xù)保持了每年1億千瓦左右的超高速增長。 到今年4月,全國發(fā)電裝機總量已經突破了8億千瓦。
這一降一升兩組數據不免讓人擔心,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電力供需平衡是否會打破?電力會不會出現新一輪過剩?
種種跡象表明,這一擔心并非杞人憂天。由于需求下降和新機組不斷投產兩種因素疊加,今年1—7月全國發(fā)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下降286小時,降幅達到10.16%。這就說明,電廠已經由過去的滿負荷發(fā)電而變?yōu)榻地摵砂l(fā)電。更嚴重的是,個別地方甚至出現發(fā)電廠上網難的情況,電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經明顯露頭。
或許有人會認為,今年上半年的電力需求下降情況特殊,下半年隨著經濟的逐步企穩(wěn)回升,社會用電量一定還會回升。
分析今年全社會用電結構就會發(fā)現,居民生活用電、第三產業(yè)和第一產業(yè)用電在增長,增幅分別為10.91%、7.66%和4.88%。惟獨占電力消費70%以上的第二產業(yè)用電仍是負增長,幅度為-10.19%。這就說明,盡管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回升向好的勢頭日趨明顯,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仍然很多,目前絕對不能盲目樂觀。
●解讀
■ 做好稅收加減法
《中國信息報》2009年9月1日
經濟復蘇需要減稅,財政增收需要多收稅,一“加”一“減”,似乎兩難。
但從實際情況看,稅收是個“大盤子”,有利于經濟復蘇、產業(yè)升級的可以“減”,有利于結構調整、原本就屬于“跑冒滴漏”的可以“加”。做好稅收“加減法”,是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工作。
減稅可以增加企業(yè)和個人收入,進而刺激投資與消費,推動經濟增長。作為我國積極財政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國出臺了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下調房地產交易環(huán)節(jié)契稅、連續(xù)七次上調出口退稅率、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減征小排量汽車購置稅等一系列減稅政策,這些政策對應對金融危機、推動國民經濟的企穩(wěn)回升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近期樓市回暖和上半年汽車銷售量穩(wěn)居世界前茅,相關方面的減稅政策功不可沒。
稅收力度的加大有利于保持下半年財政收入的穩(wěn)定。不過,財政部稅政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經濟還沒有從經濟萎縮中真正恢復起來,因此依然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于稅收政策來講,一方面要堅持結構性的減稅政策,另一方面也要研究進一步完善稅收政策和推進稅制改革的各項工作。
■ 經濟學家對美通貨膨脹前景意見不一
《華爾街日報》2009年8月31日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向經濟注入巨額信貸的舉動會不會在未來數年引發(fā)通貨膨脹這個問題,商業(yè)經濟學家們存在著意見分歧。
美國企業(yè)經濟學家協(xié)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日前表示,該機構8月份調查的266名經濟學家中,有一半人認為美聯儲增加貨幣供應量的決定不會在未來幾年引發(fā)通貨膨脹。但有41%的受訪者持不同意見,他們的首要擔憂理由包括“目前實施的政策存在滯后效應”、“債務貨幣化”以及“撤出策略無效”等。
總體來說,經濟學家們預計2014年至2018年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率平均為3%。這種預期可能反映了他們的觀點。經濟學家擔心,過度刺激的財政政策,中期內撤出定量寬松政策的復雜過程,可能會導致美聯儲容忍比目標區(qū)間更高的通貨膨脹。美聯儲的目標是將通脹率維持在1.5%—2%的區(qū)間內。
經濟學家們就整體貨幣政策達成了較為一致的意見。約有70%的人認為美國貨幣政策大體正確,這一比例高于去年同期的56%。大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當前的貨幣政策太具刺激性了。56%的受訪者預計,未來6個月美聯儲可能會維持利率穩(wěn)定,44%的人認為美聯儲會加息。
■ 中國過熱房市開始受規(guī)范
《路透財經》 2009年9月3日
中國國土資源部近日發(fā)出通知,要求加快城市建設用地審批和土地征收實施,嚴肅查處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新建“小產權房”和高爾夫球場項目用地,顯示政府開始從土地市場入手規(guī)范趨熱的房地產市場。并亦再次強調,對取得土地后滿兩年未動工的建設項目用地,應依照閑置土地的處置政策依法處置,其在日前已表示,下半年將嚴查囤地未建現象。
受充裕流動性推升,中國房地產市場自年初以來再度趨熱。至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環(huán)比上漲0.9%,連續(xù)五個月上漲。1—7月,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同比增長11.6%。
同時,開發(fā)商積極拿地,有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7月全國60個重點城市共成交土地730宗,同比增加135%。上海、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地王”頻出,囤地不建現象再度升溫。
國土資源部本次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強力措施,堅決叫停管住占用農村集體土地興建商品住宅并予以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