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耀
近年來,個別省市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出現(xiàn)了一個新問題。教師培訓的日子成了參培教師的黑色歲月:教師成天寢食不安,被焦躁和恐懼所包裹。授課教師的教學成了自己說自己聽、沒有觀眾的獨角戲。因為參培教師時刻想的是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可能會考書上的哪些內容,成天只顧埋頭抄書上的概念和條條框框,或是圍著授課教師為他們猜題和印制復習資料,哪有閑心去聽課?參培教師的學習成了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為結業(yè)考試提心吊膽的活動。這哪像教師培訓,簡直就是高考式的強化訓練。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原因是個別地方教師培訓工作的主管部門為了顯示對培訓工作的重視,增強參培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和緊迫感,采用了一種欠科學的管理手段——教考分離。亦即培訓機構的授課教師只有授課權,沒有對參培教師學習結束時的考試制卷權和閱卷權,這一權力被全部收歸到當?shù)厥∈薪逃鞴懿块T。尤其是題型嚴重違背教師培訓工作的性質、特點及其目的要求。如一些教育主管部門再三向參培教師重申:結業(yè)考試的試題類型包括“原文填空”“判斷”“選擇”“簡答”“論述”和“案例分析”等。你看看,這是教師培訓的結業(yè)檢測試題嗎?完全是中、高考試題類型的翻版。請問,在這種情形下,參培教師怎能安心聽課?授課教師怎能放開手腳教學?一個“教考分離”,把整個教師培訓工作弄得面目全非,沒了章法。
此等“教考分離”從表面看,似乎是善意的,是對培訓工作的重視,實則是一種違背教育科學、浪費教育資源、誤導學員的行為,它凸顯出某些教育主管部門的“無知”和“愚昧”,也是對參培教師的精神摧殘。試想,十多天的培訓時間,四五門(有的五六門)學科,每門學科教材兩三百頁,卻平均只有兩三天的學時。不是神仙是無法將這些學科中點點滴滴的內容(概念、原理、條條框框等)都完整、扎實地背記下來的。
教師培訓不是不要考試,科學的、有效的、能真正體現(xiàn)培訓的性質和特點,能激發(fā)參培教師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考試是完全必要的。關鍵是如何組織這種特殊的考試。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不能像職前教育那樣來擬定和組織試題,尤其是不能出現(xiàn)諸如“原文填空”“判斷”“選擇”“簡答”等類型的客觀試題,亦即不能強迫參培教師去死記硬背那些艱澀的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等。也不必搞戒備森嚴的考試,而完全可以實行開卷考試。試題一定是開放的、探究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針對教育現(xiàn)實問題的。教師培訓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能強迫參培教師死記硬背書本上的條條框框。教學內容和方法等一定要令參培教師樂于接受和研討,學習起來是快樂和幸福的。那些讓參培教師成天憂心忡忡、如臨大敵、神經緊繃的培訓活動是與教師培訓工作的原則和目的相悖的,是錯誤的,也是沒有實效的。
筆者認為,鑒于教師培訓工作的特殊性,只要認真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考與不考都無關緊要。
1.“喚醒”和“更新”參培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思想。由于參培教師大都在職前較系統(tǒng)地學習過教育理論知識和學科教學法,只是由于受這樣或那樣原因的影響,有關教育理論知識和學科教學法或多或少地被擱置或者淡化。還有就是受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大多數(shù)教師沒有很好地反思和重建現(xiàn)代教育觀念和思想,導致教育觀念和思想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因此,以更新參培教師的“教育觀念”來促進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良”,是培訓工作的首要任務。由于參培教師大都有一定教齡、具有較豐富的一線教育教學經驗,培訓工作不必在教學技巧上花過多時間??梢跃x幾個經典范例予以剖析,以激發(fā)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科學、生動和高效的課堂的主動性,使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2.抓住教育領域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討。因為培訓時間短(一般十天半月),學習任務重(要學習五六門學科),因此,教師培訓工作不能面面俱到,應針對當前教育現(xiàn)實中的一些突出問題進行研討。如,(1)不少教師存在錯誤的教育觀、人才觀、學生觀和知識觀。(2)不少教師職業(yè)道德不良和職業(yè)幸福感缺失。(3)不少教師缺乏從事新課改的知識與技能、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觀念,乃至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陳舊。(4)師生負擔過重、學生難管難教等。要運用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心理科學知識,對這些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討,在問題研究中提升參培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yǎng)和科學的教育觀念,從而提高他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
3.抓好參培教師的出勤。對參培教師的出勤要有硬性規(guī)定,如缺席多少學時就不許參加結業(yè)考試,或是扣除多少學分,或是給予一定的處分,如通報教師所屬的縣(區(qū))教育主管部門等。培訓的時間本來就很短,如果還出現(xiàn)大量學時缺失,培訓效果就無法保證。
4.抓好參培教師課后開放性、研究性、反思性作業(yè)的完成。此類作業(yè)的布置必須體現(xiàn)培訓工作的前瞻性與長效性。亦即布置的作業(yè)一是必須有利于對反思性和研究性教師的培養(yǎng);二是有利于幫助教師樹立與時俱進、居安思危的思想和意識。
抓實抓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是確保教師培訓活動收到預期效果的重要保證。由此我以為,教師培訓工作必須遠離“教考分離”。
(作者單位:湖南永州市道縣師范學校)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