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明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觀、師生觀、課程觀的束縛下,教師在教學中,授課的內容和方法往往流于形式,內容單調重復,方法缺乏新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從而使喜歡上體育課的學生人數(shù)呈下降趨勢。特別是高中女生上體育課時,無精打采,畏難情緒較大。學生漸漸對體育課的興趣降低,最后還可能對體育課產生一種厭惡心理。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筆者在教學中嘗試了不同的練習方法,用體育游戲結合課程內容促進體育教學,以此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
一、案例背景
根據(jù)現(xiàn)代教育的根本思想和新課程改革的宗旨,“接力跑中的傳接棒技術”一課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確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積極完善以“動”為主的課程目標體系的同時,以探究型課程為主,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個性特長,以小組合作形式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練氛圍,探索一條提供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自我完善的教學模式。
筆者在課堂上采用引導、自主學習、游戲等教學方法,旨在不僅達到健身強體的作用,而且培養(yǎng)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合作,解決困難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發(fā)展速度、靈敏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二、教學過程與方法
1.學習目標
在傳接棒時不回頭、不聳肩,眼平視,接棒的手不擺動;發(fā)展速度素質,進一步提高身體協(xié)調能力和相互的配合能力;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和合作精神。
學習內容是:接力跑中的傳接棒技術;學習重點是傳接棒技術;學習難點是傳接棒技術中的相互配合。
2.學習過程
(1)導入階段。結合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4×100米比賽中,短跑強隊美國隊的失誤,牙買加隊的奪冠導入課題。達成目標包括: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活動身體避免運動損傷。學習內容包括:課堂常規(guī);教師領做一套徒手操;學生跟隨教師做徒手操,做到充分活動開身體各部分,以準備下面的活動;提出問題:必須在自己的接力區(qū)范圍內完成,不能越出自己的跑道,影響其他隊(A:接棒時接棒隊員的狀態(tài);B:站位;C:接棒的手)。
(2)師生互動階段。達成目標包括:提高實踐能力,激發(fā)興趣;體驗運動的喜悅,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探究、分析傳接棒技術。學習內容是跑姿練習。教師要領做原地擺臂練習,培養(yǎng)正確的跑姿練習;結合擺臂沿直線跑,講解示范跑的動作要領;找出個別動作姿勢比較標準的同學展現(xiàn)自我;與學生共同練習并語言引導。同時,學生要認真聽講,注意觀察跟隨教師一起做原地擺臂練習,做到動作協(xié)調、動作舒展、積極參與;結合擺臂沿直線跑。要求是眼視前方,腳要落在一條直線上。
(3)掌握技能階段。目標是掌握動作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分組比賽的方式,將學生分為兩組,第一組比賽,第二組分析、研究總結。教師要提示學生探究傳接棒技術的動作要領與練習方法;按照男女平均人數(shù)分為兩組;分組指導學生練習,點評表揚。提示時,學生要認真聽講,按照教師的指導練習。
(4)創(chuàng)新思維,陶冶情操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展示個性,使學生獲得運動喜悅??梢酝ㄟ^搶繩游戲、快速跑移物換物接力游戲等方式。由教師講解游戲方法與規(guī)則。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看誰先拿到繩子;每組第一人起跑至場中,將重物移換至場邊中放好后返回;第二人依次進行。學生成人數(shù)比例分為同等的四組練習。
(5)穩(wěn)定情緒,恢復身心階段。此階段的達成目標是放松身心,體現(xiàn)心靈美。學習內容是配樂韻律操。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調整,放松身心;學生要認真跟隨教師做韻律操。
(6)解決問題、評價階段。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之后由教師進行評價小結,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并給予鼓勵。學生應積極參與,主動進行自我評價。
三、案例評析
體育課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變學生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學習,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融為一體,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事任何活動都需要有興趣,否則活動的效益就難以得到提高。忽視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和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就不會奠定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經(jīng)過這一堂課的實踐證明:在一堂課中,課的內容和方法如果是流于形式,內容單調重復,方法缺乏新意,就會令學生產生厭惡心理。只有在創(chuàng)新與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能力、意識,才能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
(作者單位:浙江機電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