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生
在研究、總結本期重點選題報道張安龍老師閱讀教學風格的過程中,我們深感學習對其教學風格的形成所起的決定性作用。
本文所謂學習,包括3個方面:閱讀,研究,寫作。
閱讀是個寬泛的概念。它可以是應工作之需的專業(yè)閱讀,也可以是因個人興趣的休閑閱讀。它包括書本、報紙雜志、電子讀物等看得見字跡的有字書;也包括看電視聽廣播、領略大自然、參與社會實踐等看不見字跡的無字書。這種閱讀存在于所有關心的事件中,存在于對生活廣泛的接觸中。對于教師來說,廣泛的閱讀是獲得豐富人生經驗與專業(yè)知識的基礎,是勝任職業(yè)的一個基本前提。
“如果你想讓老師的勞動能夠給他帶來樂趣, 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 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蘇霍姆林斯基如是說。專業(yè)研究,可以實踐、檢驗教育教學理念,深化來自于教學的認識。當這種研究變成一種常態(tài),就會將看似重復、繁雜、辛苦的教學引向柳暗花明的境界。
有人曾經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但是一個教師堅持寫3年教學反思卻可能成為名師。寫作可以“讓我聽到自己的聲音”。它可以讓思考沉淀,從而使研究走向縱深,形諸筆端。寫作還可以“讓別人聽到我的聲音”。它可以留下成長、成熟的軌跡,提供與同行分享交流的機會。實際上,寫作是更深層次的反思,是用更縝密更細微更精深的思維深度琢磨,寫作往往有助于達成更高層次的升華。善于寫作的人,思維通常深刻而嚴謹。這是形成教學風格、成為名師不可或缺的優(yōu)秀品質。
作為一名教師,通過學習豐富底蘊,提高修養(yǎng),在其中享受快樂,應該心懷這樣一種心境,為名師更應該葆有這樣一種融于生命的狀態(tài)。
因此,讓學習成為一種責任,一種習慣,一種幸福,該是形成教學風格、成為名師的必經之途。而值得深思的是,怎樣使學習成為一種幸福?
教師的腳步是匆忙的,如何讓教師在匆忙中辨清方向穩(wěn)步發(fā)展?教師的肩頭是并不輕松的,如何讓教師挺直脊梁微笑著享受職業(yè)的快樂?因此,需要教師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因為心態(tài)決定所從事的工作是陽光普照還是烏云密布。
那么,什么決定心態(tài)呢?——認識。什么決定認識呢?學習。學習能夠提高認識,認識能夠決定心態(tài),心態(tài)能夠影響行動,行動能夠影響習慣,習慣能夠影響性格,而性格決定工作狀態(tài)。所以,似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習決定心態(tài),學習決定命運,學習決定生命價值。
其實,每位教師都是含有靈性的璞玉。要努力追求的是,循著自身的紋理,用“學習”來雕琢:山水、人物、花鳥魚蟲、亭臺樓閣……讓其瑕疵隱去,讓其色澤溫潤,讓其靈性顯露,最后成為秉日月輝光瑩瑩然于天地間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