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
摘要:信息網絡中豐富多彩、生動逼真的影音、圖文資料,快捷的交流渠道,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語文學習材料,而且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毋庸置疑,信息技術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同學們學習的好朋友,教師教學的好助手。
關鍵詞:網絡;信息;語文;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逐漸進入社會各階層,進入千家萬戶,同時也滲入到了語文課堂教學中?!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磥?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是現代社會大勢所趨,是完成當前教學任務的需要。信息技術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同學們學習的好朋友,教師教學的好助手。
一、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好朋友
目前,信息技術已是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重要工具,不僅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文學習材料。它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信息網絡為學生完成預習任務提供了重要的幫助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預習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語文的預習需要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搜集與課文人和事有關的材料,以求對課文中的人和事有一定的認識。要做到這一點,信息網絡是最好的工具。例如,預習李賀的《馬詩》時,學生能在網上輕易地了解詩人李賀的生平事跡,還能了解詩人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這對學生理解這首詩的意思以及詩人所要表達的那種懷才不遇的憤慨之情起著重要的作用。
2.信息網絡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語文習慣的好幫手
自主學習語文習慣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信息網絡中豐富的語文學習材料,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習慣。有不少學生以前一提到讀書就皺眉頭,一拿起筆寫文章就咬筆頭。這些學生自從在信息課上學會了上網,在語文課上欣賞到了生動有趣的網絡影音圖文,便深深地愛上了網絡,有的學生甚至能提出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習慣,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不易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在家中學習時,可以通過網絡查找資料,也可以通過網絡向他人請教。正確地利用網絡查找資料對于學生來說不僅豐富了自己的語文知識,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3.信息網絡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語文課標強調閱讀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信息網絡為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條件。學生不但可通過上網進行閱讀,而且能參加網上的討論,這就自然地使他們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二、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好助手
豐富的網絡資源有形式多樣的優(yōu)秀教學素材,信息技術的資源共享又為教師提高教學理論、優(yōu)化教學手段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偠灾?信息技術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工具。
1.教師提高業(yè)務水平的重要渠道
信息技術以信息傳播的快速和內容的廣泛而為社會所推崇。社會在飛速發(fā)展,教育觀念隨之在不斷更新。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當前教育的潮流,教師就要與信息技術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通過信息技術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實、優(yōu)化自己的教育手段,以達到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
2.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好幫手
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教師教學成功的關鍵。生動形象的信息技術資源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好幫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共同上網查找資料,享受網絡給學習帶來的樂趣;教師也可以把預先在網上下載的內容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在網上搜集到的資料帶到課堂上和同學交流。如在教學《海上日出》時,我先在網上搜集有關大海的錄像短片,大海上波瀾壯闊的景觀一下就吸引住了學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了向學生直觀地展示日出的過程,我制作了幻燈片,使學生看到了太陽從海平面升起時景象的動態(tài)變化,理解了日出的過程,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而且能使學生感受到海上日出的壯觀情景。由此可見,生動形象的網上資源,不但激活了學生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3.豐富教學內容的寶庫
豐富的網絡資源是教師拓寬教學內容的好渠道。如在教學《龍的傳人》一課時,我從網上搜集許多有關龍的圖片、裝飾、壁畫,“龍”字的不同書寫體,這大大豐富了學生的“龍文化”知識。課文講解完之后,我又從網上下載了《龍的傳人》這首歌,讓學生學唱,學生在動聽的歌聲中進一步增強了作為龍的傳人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技術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產物。我們教育者不但自己要掌握它、運用它,還要教育我們的學生掌握它、運用它,這樣才能較好地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
參考文獻:
[1] 鐘啟泉,等編.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于遠達.我的教育思想[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