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瓊
縱觀全人類的智力水平,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是不相上下的,天資異常聰穎或異常遲鈍的人只占少部分。但是,看看我們周圍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卻懸殊很大,是什么決定了這樣的結果呢?筆者觀察到,能否主動學習是導致成績好壞的一個關鍵因素。費希特說過:“人的教養(yǎng)不能靠別人傳授,人必須進行自我修養(yǎng),教育是通過人的主動性來實現(xiàn)的,教育牢牢地釘在主動性上?!?/p>
學生學習方面的主動性就表現(xiàn)在:他不僅懂得如何積累知識以促進智力的發(fā)展,此外,還能夠活用所學的知識,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呢?
一、設置情境,喚發(fā)學習主動行為
德國的民主主義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發(fā)和鼓舞。他反復強調“一切教育和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就形式而言,就是啟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應當激發(fā)學生更高的能力,積極喚起他們的主動行為,以便使他們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例如,我在傳授病句的一種語句有歧義時,就將其放在生活情境來講,有一位父親回家前就給兒子發(fā)了一份電報:“車已行二日晚到恩施”。結果兒子晚上去接父親卻撲了空,是什么原因,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例子嗎,將歧義句放在生活中還會遇到,因此,同學們學起來興趣盎然,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了,不僅分析了產(chǎn)生歧義的原因,還列舉了生活中有語病的種種句子。
二、傳授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起來后,教師要授學生以“漁”,要體現(xiàn)葉圣陶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書本上的知識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如何把書本上知識掌握好,教師要教給學生好的看書方法,如提綱挈領看書法,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有助于學生對一部分書的整體把握,引導學生對一本書的主動探索,把握,培養(yǎng)學生對整體書本宏觀駕馭能力,使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時,不致于迷失方向。
三、立足生活,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只有立足于社會受用的角度,立足于自己的理想要實現(xiàn)的角度,來掌握知識和技能,就能主動學習,開拓進取。
例如,在學習“廣告詞”這個知識點時,學生認為枯燥,不愛學,我在引導學生時說:“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廣告詞使用非常廣泛,它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當我們購買某種商品時,就會有很多不同品牌,選擇哪一種好呢?正當舉棋不定時,一則主題鮮明,內(nèi)容真實,形式和意境都很美的廣告映入你的眼簾,使你產(chǎn)生了購買的欲望,作出了選擇。在中國加入了WTO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今天,學習廣告詞的知識對我們將來的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你想為以后工作的企業(yè)樹立形象,創(chuàng)立品牌,推銷商品嗎?那么請認真學習有關廣告詞知識吧?!边@么一講,學生格外重視,學習也比較認真,學完有關廣告詞的知識后,我又引導學生,能不能自己選擇一種熟悉的日用品,為它擬寫一則廣告詞呢?若擬得好,還可以給廠家寄去,說不準還可以得到報酬呢?同學們躍躍欲試,紛紛為自己喜愛的商品寫廣告詞。
想學,能學,會學,堅持學,是主動性學習的核心,做到這四點,無疑是具備了完善自身使命的能力,作為家長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們主動利用自己的天資能力,不要誤以為自己的力量可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不論外部的力量是強大還是渺小,對每一個孩子而言,只能起到激發(fā)和鼓舞的作用,任何個體想要得到發(fā)展,必須依靠自己內(nèi)部的活動與努力。
作者單位:湖北省恩施市舞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