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美
一、寓教于樂
在數學的學習中,學生感到最難的莫過于繁多的公式定理,學生記不牢,也就用不好,而單純的死記硬背,又往往容易記錯。這時老師若對某些公式加以概括提煉,編一些形象的口訣、圖表,學生會很感興趣,樂于接受,記憶牢固,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記自然數e=2.7182818……,可用諧音:涼點吃,一把兩把一把。弦曲線的平移問題可編口訣:左+右-,上+下-。眾多誘導公式可概括為: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等。
二、給予學生良好的評價,能立竿見影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堂上這種機會很多,如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從答題的準確性、計算的快速性、解題方法的創(chuàng)造性等都可找出這樣的機會。施教者還應注意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給予學生的激勵作用。如教師在課堂上適時的微笑及一個友善的動作都能起到對學生的肯定作用,對學生作業(yè)本上批上一個“優(yōu)”、“良”等也是能起到肯定和表揚的作用。
三、學科間的關系無疑可以激起學生學好數學的積極性
例如財會專業(yè)中的有關計算的問題是數學中公式變形的應用,電子專業(yè)中涉及到各種進制的換算問題。在服裝專業(yè)中的線條與數學中的幾何作圖有緊密的聯(lián)系等,可以使學生自然地明確數學知識所起的基礎學科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使學生激發(fā)起持久的學好數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四、形成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充分地保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夠扎實,克服困難的毅力不夠強,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難解的數學題后,易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要防止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保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注意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考時間,注意鋪設解決難題的梯度,使學生有盡可能多地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課后留有一定質量的思考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思考后同學之間的互相交流;在每次測驗和獨立作業(yè)中設計一些占分少,但有相當難度的試題。
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成就感,是為了使學生對持久的、有規(guī)則的、有紀律的、單調的學習活動堅持下來,克服期間出現(xiàn)的懶惰與拖沓的傾向,對于優(yōu)秀學生成就動機與學業(yè)成績可以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huán)。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可設置不同等級,充分調動差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爭當“小老師”,學生也感興趣,都會積極參與,而且下面同學聽得也很投入;因為數學習題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如能時常讓學生感受到解題成功的成就感,也能取得實效。學生具有了濃厚的學數學的興趣,高漲的學習積極性,則在學習數學中顯得主動,學得愉快,有利于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相關學科的學習成績,利于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縣化肥廠職工子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