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春明
學校體育作為國民體育的基礎,《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提出:“要教育學生進行終身體育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與習慣”。面對21世紀,學校體育教育的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提高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提高運動成績,培養(yǎng)高水平運動員和一大批體育骨干;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和習慣,為學生終身體育打好基礎。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來說,用自己良好的情感來感染學生,這就是一個嶄新的課題。
情感就是對外界刺激的心理反應,如喜歡、憤怒、恐懼、愛慕、厭惡、悲傷、憂郁等。任何活動都是在情感的影響下進行的。特別是青少年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們的情感和情緒為轉移,常常表現(xiàn)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
情緒調(diào)節(jié)著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積極性,情感環(huán)境決定學生在學習中的注意力。情感是維系和協(xié)調(diào)師生雙邊活動的紐帶和橋梁,是教學活動的靈魂,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體育教師應該用良好的、穩(wěn)定的、最有利于教學的情感來感染學生。
首先,體育教師要對體育教育事業(yè)深切的熱愛。教師只有對教育事業(yè)深切的熱愛、執(zhí)著的追求,才能具備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克服重重困難,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其次,體育教師要對學生真摯地熱愛。教師關心熱愛學生,可以產(chǎn)生巨大的感染力,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的根本保證,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動力。
第三,教師帶著愉悅的情感走進課堂并自始至終保持愉悅心情,能將學生帶進一個和諧、輕松、友愛的學習環(huán)境,對課堂氣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義。
第四,體育教師要對學生有寬容之情,寬容是縮短師生心理距離、消除師生間隔閡的良藥。這種寬容之情能卸去學生的心理負擔,給其改正錯誤的機會,使其有勇氣糾正錯誤,教育效果明顯。這種豁達大度的寬容之情使學生感到教師富有人情味,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既崇敬又敢于接近,友好相處的心理相容的親近感,使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反省自己的行為,喚起學習激情。
實踐證明,教師的情感因素對教學的成敗至關重要。體育教學有區(qū)別于其他學科教學的顯著特點。在教學的全過程中,由于專業(yè)特點決定教師經(jīng)常要手把手教授學生動作,與學生情感交流更為直接、具體。教師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暗示、每一個眼神都傳遞著教師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學生情感產(chǎn)生巨大的變化。教與練必須密切結合,教師與學生接觸頻繁,且須配合默契。因此師生感情是否融洽,就顯得十分重要。要保證師生感情融洽,教師自己必須帶著愛心去上課,并把這種感情體現(xiàn)在行動上。教師要用良好的情感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師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學氣氛活躍,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岡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