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娟
9月,很多3歲左右的小寶寶就要開始上幼兒園啦!這是寶寶邁入社會的第一步。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在這個時候往往百感交集,喜悅中摻雜著擔心,或許還有一絲焦慮。最近讀到一篇寶寶上幼兒園后的“媽媽感受”,很能理解媽媽們的心情“連續(xù)兩天了,我的心都是空落落的”這是那位媽媽在寶寶上幼兒園的前兩天里的狀態(tài)其實,可愛的小家伙每次都是歡快地跑進幼兒園,并沒有其他寶寶的哭鬧,晚上見到媽媽時的情緒也不錯,一路蹦蹦跳跳的。媽媽也相信自己的寶寶能夠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可“一想起來就要流眼淚”。那位媽媽這樣描述道:“記得孩子剛出生那會兒,每天一刻不停地圍著她轉,疲憊欲死,覺得孩子長大的路是那么漫長、可三年,一晃就過去了,孩子前面的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順理成章,她會越來越有能力。而我要學會的,只能是放手、再放手,讓她在自己的選擇中盡情飛翔”
正如上面那位媽媽所說,孩子邁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正是媽媽要開始學會“放手”的時候。初人幼兒園,孩子回家時臉上也許會帶著飯渣,衣服的前襟也許會一片臟,而這正是孩子在學習自己吃飯、學習和其他人一起玩耍的歷程;很快,孩子還會告訴你,幼兒園里有個小朋友叫某某,長得可愛或好玩,自己喜歡或討厭……這些都在傳遞一個信息:孩子開始了自覺的社會交往,他們在成長!
其實,無論是美國的幼兒園著力開發(fā)孩子的潛力和獨立探索精神,還是英國的幼兒園重點培養(yǎng)孩子愛的理念,鑄造孩子自信的人格,抑或是新西蘭的幼兒園致力于發(fā)展孩子的個性,教會孩子與同伴相互學習的方法,這些都是出于一個共同的教育目標,解除家庭在培養(yǎng)幼兒時所受時間、空間、環(huán)境的制約,讓幼兒的身體、智力、性格以及情緒等方面得以健康發(fā)展。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這一教育目標,就會發(fā)現(xiàn),事實上,從一定時間起,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存在制約的,孩子的成長需要離開家庭的溫床!
所以,媽媽們,不要擔心或焦慮,來吧,讓我們一起從孩子開始步入社會的第一課堂——幼兒園起,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勇敢地開始慢慢“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