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劍
韋珍蘭,一位普通壯族山村女教師,一位三十二年如一日扎根于大石山區(qū),積極地進行著壯漢雙語實踐的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在三十二年的風雨兼程中,她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澆灌著壯漢雙語教學之花,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1977年9月,韋珍蘭成為覃塘區(qū)振南鄉(xiāng)盧村小學一名代課老師。1981年,她調(diào)到蒙公鄉(xiāng)古山小學任教。1984年,廣西區(qū)教委把壯文進校實驗點定在了覃塘區(qū)蒙公鄉(xiāng)古山小學,這一決定令那些日常以壯語交流卻不懂書寫壯文的鄉(xiāng)親感到震驚:學生漢語課程都不一定學得好,多加一門壯語豈不是增加學生的負擔?學校老師也是云里霧里:壯文怎么教學?怎樣才能上好壯文進校實驗課?這真是個“燙手山芋”呀!因此,幾乎沒有哪個老師敢接這樣的課,已執(zhí)教7年數(shù)學的韋珍蘭卻主動請纓,成了壯文進校實驗工作的“拓荒者”。
韋珍蘭一點壯文基礎(chǔ)也沒有。剛拿起壯文教材時,簡直就像看“天書”,一個字母也不懂,更不要說去讀它,韋珍蘭決定從零開始,攻破這門本民族的語言。為此,多少個夜晚,村民們早已酣然入睡,而她還在挑燈夜讀:有時捧著教科書埋頭鉆研;有時對著鏡子試講,看口形;有時側(cè)著耳朵聽音調(diào),努力讀準每個詞。此外,她還積極參加各種在職培訓,并用微薄的工資自費訂閱、購買大量有關(guān)壯文教育教學的書刊,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一年苦練,韋珍蘭終于摸索出了學習壯文的方法。第二年,她從學前班教起,在無前人經(jīng)驗可借鑒的情況下,探索著壯漢雙語教學法。
針對壯漢雙語教學的特殊性,韋珍蘭經(jīng)常深入學生,充分利用兒童母語的優(yōu)勢,與學生一起做練習、攻難題,改進教學方法。在小學一年級第一個學期的教學中,她在學前班兒童初步學會壯文的基礎(chǔ)上,集中一段時間鞏固壯文,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壯文的聲、韻、調(diào)、拼,提高學生直呼音節(jié)的能力,接著適時適度地進行壯漢同步教學,利用壯文帶動漢語拼音和漢字學習。在進行講讀教學時,她利用壯文是壯族語言文字、文言一致、文字與思維一致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主動識字,并把一類課文降為二類或三類來教學,凡能夠讓學生較快較好掌握的內(nèi)容盡可能在壯文課完成,漢文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放在字、詞、句式訓練方面,正確處理好了壯文課與漢文課的關(guān)系。比如,在教學"biengzbeih"(蜻蜓)這個短語時,她先通過人物,再加上時間、地點與環(huán)境等這些詞來引導,讓學生寫出多種不同的句子。如(1)Yaek doek-fwn lo,haujlai biengzbeih youq gwnz mbwnrobin bae mbin dauq,(要下雨了,許多蜻蜓在天空中飛來飛去。)(2)Banrlngz,gouyawjraen duz biengzbeih ndeu douh youqgwnz duj vangaeux ndeu,(中午,我看見一只蜻蜒落在一朵荷花上。)(3)Biengzbeihdwg nonndeindeu,raeuz mbouj ndaej baegaeb biengzbeih,(蜻蜓是益蟲,我們不能去捉它。)這樣的教學,取得了“壯漢兼通”的效果。
韋珍蘭成功摸索出壯漢雙語教學的“同步教學法”、“降類教學法”、“作文提前起步”等教學方法,并在自治區(qū)壯漢雙語教學改革實驗學校中推廣。如今,學生從一年級下學期起,就能正確流利地讀《壯文報》和沒有注方塊字的《漢語拼音報》,為二年級以后進行大量閱讀、提高能力和不斷擴大知識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為了使青年教師能夠很好地運用壯漢雙語同步教學,她悉心幫助和指導年輕教師研究課文的重點、難點和特點,著重處理好壯文和漢文課的關(guān)系,發(fā)揮好壯文和漢文各自的優(yōu)勢。在實踐過程中,韋珍蘭以高標準嚴要求培訓他們,從教案書寫、課堂隋境演示到習題編配都具體指導,還為他們上示范課,使他們弄清楚每篇課文作者的思路,設計好自己的教路,引導好學生的學路。在每次專題研究課后,她及時做好評課、總結(jié),形成總結(jié)論文,使一大批教齡不長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學校教學工作的骨干力量?!耙粋€好的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表f珍蘭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1993年10月,韋珍蘭胃出血留醫(yī)剛回到家不到一周,為了在全區(qū)壯漢教學研討會上好4節(jié)公開課。她一邊服藥,一邊備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公開課時,她的身體實在撐不住了,不時要坐一會再堅持講課。前來聽課的老師感動地說:“聽韋老師講課,既學到了她的教學經(jīng)驗,又學到了她的敬業(yè)精神。”在韋珍蘭的傾心努力下,古山小學壯漢雙語教學實驗的影響越來越大,韋珍蘭也多次為省外、國外民族教育考察團上壯漢同步教學觀摩課。
三十多年來,韋珍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面對眾多贊譽,她感慨地說:“沒想到黨和人民這么厚愛自己,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和地位。我要更加深入研究和學習,努力促進壯漢雙語教學在壯族地區(qū)全面開花結(jié)果,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好山區(qū)娃娃,為我們的民族教育事業(yè)多做貢獻?!?/p>
(韋珍蘭,女,現(xiàn)任蒙公鄉(xiāng)高占小學副校長,廣西優(yōu)秀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陳香梅教育基金首屆優(yōu)秀教師獎、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責編韋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