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秋菊 熊 強
形體教學是學校進行精神文明教育和美育教育,塑造優(yōu)美身體形態(tài)的一門課程。它既是以人體科學為基礎的形體動作訓練,又是以提高學生形體表現(xiàn)力為目的的形體技巧訓練。它融健身、健美、健心為一體,以追求人的形體美為目的,通過體驗訓練和體形的塑造,促進學生身心基本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我校形體課的內容進程概述
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重要階段,怎樣合理選擇課堂教學內容才能讓學生樂于接受,才能更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呢?我從幾年的教學實踐中,選擇了以下教學內容,
1基訓:由于是全員性的課程,在訓練內容選擇上,要有別于基礎較好的舞蹈隊學生的訓練內容,適當降低難度,以適應全體學生。
2組合:既可在中國舞分級考試教材中選取部分內容,又可根據中外豐富的民族、民間舞素材創(chuàng)作一些通俗、易學的組合,還可從瑜伽、韻律操以及時下流行的啪啦啪啦舞、街舞等中提取素材。
3校園集體舞:2007年教育部在全國推廣校園集體舞,它成為我校形體課的內容之一。校園集體舞風格清新大方,緊扣簡單的舞步、簡潔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讓學生能夠輕松、快樂舞動,緩解學習和生活等帶來的壓力,從而真正達到團結合作、相互欣賞及情感交流的目的,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形體課開設所帶來的成效
1釋放壓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輕松、愉快、節(jié)奏鮮明的舞蹈,吸納了不同名族舞蹈文化之精華,選擇了富有美感的舞蹈動作作元素。讓學生在跳動中盡情釋放自己的熱情,緩解學習和生活等帶來的壓力。充分展示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愉悅身心,培養(yǎng)集體合作意識
學習舞蹈,特別是集體舞,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健康的情感交流的平臺,強調通過舞蹈的文化內涵舞喚起學生心中的美感,舞蹈動作注重協(xié)調配合和禮儀風范,同學之間表現(xiàn)為愿意接受、彼此默契、相互尊重。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觀和藝術鑒賞力,提高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參與活動的意識。
3挺拔身姿,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青少年學業(yè)負擔重,學習緊張,長時間伏案讀書、寫字或使用電腦,不利于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容易誘發(fā)頸椎病。形體課的開設,能有效幫助學生矯正不正確的體態(tài),緩解學生因學業(yè)負擔而帶來的疲勞。
三、開展形體課需要關注的問題
1積極推進開放教學,注重學生學習層次化
新課程改革要面向每一個學生,少些片面、封閉,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學生共同進步成長。形體課中學生的水平差異較大,個別學生身體協(xié)調性差,在學習舞蹈動作時動作容易走樣,所以動作放不開,直接影響了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針對這些狀況,在教學中應把學生學習的興趣放在首位,讓形體課變成大家喜歡的課,因此、在教學中要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基礎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要求。同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不斷擴充新知識:在教學中要大膽嘗試新知識。比如,在課程中可以滲透一些瑜伽、普提拉練習,給學生新鮮血液,讓他們感受形體課的魅力所在,從而學得快樂、開心。
在形體課的基礎上,我還穿插了簡單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組合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動作律動、不同體態(tài)中了解各民族特點,給學生帶來比書本更為直接生動的體驗與感受,感受各種民族民間音樂的旋律與節(jié)奏特點,感受各民族的人文精神。
2積極使用表揚贊美,強調課堂評價激勵化
贊美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學生最愛聽老師的表揚。當學生在表演時,我會贊美:“你的動作太優(yōu)美了!”“××的動作非常好,我們請她給同學們作示范?!睂W生聽了教師的評價,做起動作來更認真、更投入了。在課堂中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在課堂中,給這些所謂在老師眼中是無可救藥的孩子更多一些關愛和表揚,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與效果。
3積極開展互動教學,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
以一堂校園集體舞《青春旋律》的形體課為例,讓學生體驗一回當課堂主人的滋味。上課一開始通過練習推指、壓肩、腰腿的練習、擦地、蹲等基礎訓練,讓學生的身體部位、關節(jié)具備“直、繃、軟、開”的條件,接著通過一曲很歡快的音樂,導入新課情景。這一環(huán)節(jié),決定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情感投入以及興趣的建立,所以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情景鋪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師用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表演來解說動作特點與動作要求,讓學生不自覺地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一起來模仿動作……這樣不知不覺中學生完成了第一步的動作教學。接著教師給學生分組(在每一組選出動作完成好、認真負責的學生擔任組長,充當小老師的角色),進行分組觀摩、小組競賽。學生這樣的自由、自主,參與的熱情更加高漲。最后,組織學生點評、總結,讓學生對動作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該更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和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長。通過形體課程的開展,不僅做到使學生身體健康成長,更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與素質教育的宗旨是相符合的。
責任編輯:曾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