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云路
《道德經(jīng)》講“致虛極,守靜篤”。說穿了,就是入靜。入靜是指在氣功鍛煉過程中,在思想安靜、意念集中的基礎(chǔ)上出現(xiàn)的清醒,保持意念專一,輕松舒適的一種練功境界。能不能入靜,是能不能放松身心的關(guān)鍵。那么,怎樣才能入靜呢?古來有一句話,叫做“以一念代萬念”。
“以一念代萬念”的方法
1,“調(diào)身”
不管你是站著或是坐著,首先讓自己的肌肉、血液、骨骼、五官放松。當全身乃至五臟六腑都放松下來時,心理上的入靜是隨之而來的事。
“調(diào)身”的方法很容易掌握,就像一個從未練過放松的人,先把額頭的皺紋放松,把眼睛放松,休息一下,過一會兒,將放松擴展到全身,由上到下,由內(nèi)到外,整個松下來,讓全身的肌肉都松弛地耷拉在骨骼上,慢慢地心態(tài)自然就安靜了。
2,“調(diào)息”
調(diào)息是為了鍛煉精神的集中專一,幫助你入靜。“調(diào)息”的方法很多,通過書籍或網(wǎng)絡(luò)資料可以了解到,只要做起來方便、適合自己就可以。
3,意守身體的某一處
如意守丹田,這也是一念,用這意守丹田的一念代萬念,達到入靜的效果。
4,默念某一句語言
選擇一句自己喜歡的話,小聲念也好,默念也好。最后達到不念而念。即使在街上走,即使在做其他的事,但語言循回的節(jié)奏已深入身心,聲音若有若無地在體內(nèi)起著作用。
5,集中精神
以一念代萬念,以一念攝萬念,達到深度的入靜,這是一切氣功,特別是初、中級氣功的根本奧秘。明白了這個道理,會在修煉中自然而然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式,甚至可以編一些適合于自己入靜的自創(chuàng)方法。沒有一念,硬要入靜是很難的。就好像一個人失眠,硬睡是很愚蠢的。
氣功動功及瑜伽姿勢的每一節(jié)通常都有一個很好的名字,如“手捧日月”、“擁抱宇宙”、“腳踏雪山”等等。好的名字是良性意念,在做動作的同時,可以激發(fā)出放松者的心理聯(lián)想。想象自己在光明無限的宇宙中邀游,想象著自己通體透明,這些都會有助于你此時的放松效果。
6,止
“止”,就是當你在入靜時無論出現(xiàn)了什么念頭,都立刻把它們打消,好像口令“?!?,不讓它往下想。這時,頭腦中往往又會出現(xiàn)新的念頭,再讓它停,腦子是不會停的,出一個,止住一個,久而久之,就培養(yǎng)出一種念力,不要說一個念頭,所有的念頭都可以止住。最后進入若有止若無止的境界,乃是高度入靜的境界。
這仍然是以一念代萬念。一念是“止”,以此“攝止萬念”。
7,“不降而降”
《金剛經(jīng)》中曾講到四個字“不降而降”,意思是一個人的心很亂,靜不下來,怎么辦呢?不理它,不企圖去降服它,最后達到“不降而降”。這是放松練習(xí)中比較高級的方式,也是難度較高的方式。
當你入靜時,你的心理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活動,靜不下來,這時,你要安安靜靜地坐著,想一想那個真正的我在什么地方,用“真我”的眼睛,看著那顆胡思亂想的心,由著那顆心去想,“真我”超脫在上,看著看著,自然而然,你入靜了,而且可以達到很靜的狀態(tài)。這種很靜的狀態(tài)與表面思想的流動同時存在,表面的思想好像還在流動,但本心已非常安靜。就像波瀾起伏的大海,海洋的深處極為安靜。這是高級功夫,需要體會。
以上講了七種入靜的方法,當你對這些方法都能融會貫通時,放松就是瞬間的事。
放松的關(guān)鍵在心態(tài)
為什么安安靜靜的書法可以使人人靜?寫字之前,把手洗凈,案頭擦凈,將紙鋪好,古人還要焚香,空氣清新,拿起筆,只有一念,就是把字寫好。這是一種多么好的心態(tài)。
說穿了,一念代萬念,人在這時進入了一種準氣功態(tài)。道理都是相通的。繪畫、寫作、舞蹈、唱歌,可以做得很累,很疲勞,但同時也可以進入好的狀態(tài),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關(guān)鍵是對自己心態(tài)的把握。世事萬物,都可以用積極或消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它。自己的心態(tài)自己把握,好的心態(tài)可使人快樂、進取,有朝氣,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