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瑞蘭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為課堂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在教學中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它形象、生動、具體,能在形、聲、光、色等方面讓人以多感官認知事物,提高了教學效率。讓學生在了解未知事物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對多媒體的不當使用甚至濫用,正不知不覺地侵害課堂教學。2009年4月筆者有幸成為市級教學能手評選的評委,在短短的3天時間內(nèi),目睹很多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堂,同時也感到很多選手的多媒體使用簡直成了課堂的“雞肋”。
1 操作技術(shù)水平不夠高,導致手忙腳亂,影響教學水平的發(fā)揮
由于一些教師平時不是經(jīng)常使用多媒體教學,只不過在公開課和評比課中才用。所以在運用的過程中都費事,更談不上當多媒體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知道如何去解決。一位選手在平時講課時抑揚頓挫,有板有眼。而在這次評比課中一開始便遭遇課件打不開的現(xiàn)象。自己動動鼠標,拔拔插頭、重啟電腦,手忙腳亂,滿頭大汗。一節(jié)課就40分鐘,這就無謂中丟失了不少。課件正常后,又害怕出問題,一只手就拿著鼠標。而學生又在頻頻的圖片變換過程中不知學到了什么。結(jié)果自然可想而知,多媒體成了這節(jié)課失敗的“罪魁禍首”。
其實,很多教師在也存在同樣的失誤:教學內(nèi)容轉(zhuǎn)換了而課件內(nèi)容沒有跟上;展示的內(nèi)容結(jié)束了,但屏幕上美麗的畫面還在閃爍,不少學生的注意力還停留在畫面上;等等,很多的因素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 華而不實,喧賓奪主,影響課堂內(nèi)容的學習
現(xiàn)在教學一談評比課、公開課、研究課,讓人自然而然想到的便是多媒體展示課。在參評或講課教師的眼中同樣認為如果不用多媒體講課的話,別人會評價不好,這是時髦的東西,大家都在用自己也必須用,否則顯示不出水平。正是這種觀點的影響便讓多媒體成了教師講課的雞肋。筆者曾與2008年2月參評濰坊市優(yōu)質(zhì)課時,抽到的課題是教科版教材“分數(shù)之外的成績”。這節(jié)內(nèi)容實際是想告訴學生:分數(shù)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要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中學生。筆者在講課的過程中利用學生身邊的事例,通過評選各小組之星、班級之星等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好固然重要,但很多有特長的學生更受歡迎。整節(jié)課沒有使用課件,而最后得到眾多評委的好評。也就是說,一節(jié)好課并不是看教師多媒體技術(shù)效果使用的如何,而是看是否選用了最適合本節(jié)的教學方法。
但在許多課堂實踐中,由于教師一味追求多媒體教學的使用效果:視頻、錄音、小品、精彩的畫面。當然不能說這些東西不能用,而是應該怎樣用。有些多媒體課堂教學只停留于表面,盲目追求美感。華而不實的多媒體教學中,可能一開始確實能吸引大多數(shù)人的注意力,但在多次使用后,就會適得其反,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事物上,造成注意的浪費。如果一味追求課堂上教學過程的“奢華”,就會把學生搞得顧此失彼,反而降低課堂效率,成為教學的干擾源。
適當?shù)匾檬潜匾?但如果引用過多就會沖淡教學主題。因此還需考慮展示媒體的最佳時機,切不可隨意呈現(xiàn),喧賓奪主。這樣不僅達不到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反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沖淡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這樣的多媒體教學不用也罷。
3 全盤拿來主義,影響學生對重點問題的認識
由于多媒體具有呈現(xiàn)快捷、方便和信息容量大的特點,很多用語言表達不清、用意思表達不透的東西,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學生一目了然,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反觀這么多的多媒體課堂,很多課堂完全是一切由電腦來完成,一堂課上下來,黑板上不留一點痕跡。電腦成了另一本供學生觀看的“課本”。原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變成“以電腦為中心”。很多教師不加選擇地把有用的、無用的,典型的、不典型的信息都一股腦兒拋給學生。課題用課件播放,重要知識點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課件播放,教學過程用課件展示,作業(yè)、訓練題也在課件中演示。師生互動退居次要的地位。一堂課中, 學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觀看課件的演示,有的課件用艷麗的色彩、動畫刺激學生的眼球,尤其是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記任何筆記,要點、重點未留任何痕跡。以至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止于淺表,不能從語言文字中見思想、見精神、見創(chuàng)造,學生缺乏必要的深度體驗。多媒體儼然成了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又一全新工具,反而加重學生的負擔。
如教學“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時,一上課教師就忙于展示精心制作的課件,在鼠標的點擊下,先后出現(xiàn)近年被查辦的一批腐敗分子的犯罪經(jīng)過。教師自始至終地點擊鼠標,學生被色彩紛呈的畫面所吸引,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材料,聽材料,課堂教學變成了目不暇接的課件展示和資料的交流。其實展示這些材料的目的無非是告訴學生“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全體人民的最高行為準則,任何人不得例外”,而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這一重點問題根本得不到體現(xiàn)。一味地羅列課件卻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反而影響學生對重點問題的認識。
4 教師的榜樣作用被無情替代
德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個人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師的一筆好字,會使很多學生注意自己的書寫;標準的普通話朗讀會激發(fā)很多學生的朗讀熱情,這些都是多媒體教學所無法做到的。筆者曾聽過很多的公開課、示范課,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執(zhí)教者從頭到尾不用粉筆寫一個字,只有大屏幕的標準字體,教師只是一個放映員。而教師在黑板上的演示,能使學生十分清楚地了解教師推理演繹的思維全過程,學生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條理、有目的地抓住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書寫的內(nèi)容能在黑板上保持相當長的時間,讓學生有思維的過程,為鞏固和抓住重點,它在教學中的作用同樣是無法替代的。千萬不能使用了多媒體就放棄了黑板,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教育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長和充盈。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喚醒情感。教師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樣。而由于多媒體的使用,教師很多榜樣性的東西都被屏幕無情地替代了。
所以,應該明確地認識到: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的一個工具。任何時候,都是為了教學而使用工具,而非為了使用工具而教學,決不能為了展示現(xiàn)代化教學而一味地追求多媒體,決不能讓多媒體成為我們課堂教學的“雞肋”。
(作者單位:山東省高密市姚哥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