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林
一、改進實驗的目的
原實驗存在以下缺點:如果鈉取量過多,會發(fā)生爆炸;在液面下收集氫氣操作不方便,如果操作不當,手容易被氫氧化鈉溶液腐蝕。
二、實驗儀器及試劑
5mL塑料針筒兩個、廢舊輸液管(帶輸液控制開關、注射針頭)、酒精燈一個、鐵架臺(帶鐵夾)、火柴、酚酞試液、金屬鈉、煤油。
三、儀器裝置圖
組裝說明:用輸液管將兩個注射針筒連接,在橡皮塞上打一小孔,并將連有輸液針頭和輸液控制開關的輸液管的一端插入該孔,在橡皮塞上插上一根大頭針,大頭針的針尖露出膠塞約1cm。將橡皮塞塞入塑料針筒,最后將連接好的氣體發(fā)生裝置固定在鐵架臺上。
四、實驗操作步驟
1、將組裝好的氣體發(fā)生器固定在鐵架臺上。
2、取下左邊注射器上的膠塞,用小燒杯向里加入適量水,滴入幾滴酚酞試液,然后再加入煤油約2毫升。
3、用小刀切黃豆粒大小的一塊鈉,用膠塞上的大頭針扎注,然后將膠塞塞人注射器。
4、打開氣體開關,調(diào)整右邊的注射器,使左邊注射器內(nèi)的液面與管口相平,防止注射器內(nèi)存有空氣,關閉輸液控制開關。
5。向上提大頭針,使鈉塊脫落,反應開始,觀察現(xiàn)象。
6、反應停止后,點燃酒精燈,打開氣體開關,用燈焰點燃氣體,調(diào)節(jié)開關,火焰可變大。
7、實驗完畢,拆下儀器,將廢液倒人廢液缸。
五、改進后裝置的優(yōu)點
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有趣,不但驗證了鈉與水反應的現(xiàn)象、生成物,同時也驗證了鈉的部分物理性質(zhì),說明了鈉要保存于煤油中的原因,而且避免了前面提及的原實驗的所有缺點,另外該實驗反應裝置用的全部是廢棄的塑料醫(yī)療設備,易得,易組裝,安全,儀器小,藥品用量少,便于學生做分組實驗。
注:此裝置適用于任何不需要加熱的,且用液體制取少量不溶于水的氣體的反應。
責任編輯:廖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