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俊華
我參加教育工作這么多年來,每個學期都當班主任,每個年級都當班主任。我認為,要想搞好鄉(xiāng)村中學班主任的工作,就要走好三步,即班級管理“三步曲”。
(1)盡快了解學生。我在接到一個新班之前,都要向本班的小學班主任了解新生的情況,如實記錄好這些新生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學習、生活情況、有何愛好、特長等項目。然后再去背學生的姓名、家庭住址及其家長姓名等。在新生報名那幾天,以名字來核對人,分別記住這些新生的相貌特征,以便做好開學初班級的管理工作。例如,今年我接任的是七年級(1)班的班主任,在開學正式上課的第一天的第一節(jié)課上,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兩位學生談得火熱,影響了其他同學的聽課,我?guī)状斡醚酃獍凳舅麄z,他們滿不在乎,我就直接點了這兩個學生的名字,問他們在討論什么?能不能讓大家分享一下。這時,這兩個學生臉紅了,頭也低下了,他們覺得上第一節(jié)課就被班主任當著全班叫出名字來,很沒面子。下課之后,我又找這兩位同學談話,他們感慨地說:“老師,我們很佩服您,第一天就能叫出我們的名字?!碑敃r我說:“不光能叫出你倆的名字,班上許多同學的名字我都可以叫出來?!睆倪@以后,這兩位同學再也沒有在我的課上說過話。
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當你了解學生這些方面以后,確立班委會成員就車輕路熟,不必大費周章。一連幾個學期的班委會成員都是我自己任命的,我發(fā)現他們管理得非常出色,各司其職、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給班級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班風。
(2)做好表率。學生在學校與班主任見面的次數最多,談話的次數也最多,所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間接的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就幾個方面來談談班主任在學生面前必須做的表率:一是穿著儀表。作為班主任,在學生面前要穿戴整潔,不留長發(fā)、胡須,走進教室之前要注意在講臺上的形象。當然,不是要上課之前刻意去打扮,這樣會適得其反。總的來說,是給學生留下一個好的形象。二是文化素質。班主任應多去鉆研班級管理、本專業(yè)的教材教法等書籍,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教學水平,以知識來“馴服”學生。三是身先士卒,以行動感染學生。記得有一個學期,學校正在建設花園,學校分給我班一個用泥土填花壇的任務。當我領著學生去挖土的時候,有一部分學生站在旁邊當“監(jiān)工”。我一想這不行,在學校規(guī)定的期限內肯定完不成任務,于是我思考了一下,何不直接勞動給學生做個表率。當我把第一撮泥土倒進花壇,旁邊站著的學生只有幾個了,當第二撮泥土倒進花壇,全班的學生都參加了“戰(zhàn)斗”。這時,我的心里涌起一種無比自豪的感覺,覺得當好班主任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也是一門高超的藝術。四是對待學生要公平。教育應該是誠摯的、公平的、無私的。學習好的不偏愛,學習差的不歧視,更不能在處理問題學生上有意或無意地制造冤案錯案。即使再小的問題,也要力求處理公正,否則就會激起學生對班主任的抵抗,或會給學生帶來苦惱和憂傷。班主任在處理這些問題時,一定要像法官一樣,才能在學生的心中樹立威信。
教師只有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出表率,才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經驗告訴我,要想在學生身上看到美好的東西,首先就要在自己身上看到。
(3)與學生交朋友。師生關系和諧的關鍵,在于班主任正確處理“愛”與“嚴”的辯證關系,師愛不等于父母之愛,嚴格不等于傷害。在嚴格要求而又熱情的愛護中,要嚴在當嚴時,愛在細微處。那么,怎樣和學生交朋友呢?首先,要抽時間與學生談心,談理想、談人生經歷等。這樣,學生認為你很容易接近,有什么心里話都想和你談。其次,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春游、舉行書法競賽,開展主題班會等,讓學生成為你的助手和朋友。再次,要經常家訪,直接去和學生的父母交談,形成“班主任——學生——家長”式的關系,讓學生覺得你既像一個長輩,又像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
把握好這當班主任的“三步曲”,就把握了當班主任的資本。當我一次次成功地轉變這些問題學生時,感到非常的幸福,而現在又一次次的面對這些問題學生時,我卻又感到肩上的擔子無比沉重,這時,中國大教育家陶行知的話又一次在我的耳邊響起:“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