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本課重點單詞和句型;能正確模仿所聽對話的語音語調(diào),正確認讀本課的生詞、短語;能用英語與他人交流關(guān)于身體健康狀況的話題;能用英語寫出有關(guān)身體病痛的句子和表示建議語氣的句型。
2.過程與方法:利用多媒體、錄音機、圖片創(chuàng)設(shè)語言情景,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向交流,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英語實踐活動的興趣;通過所談話題樹立理解他人、關(guān)心他人、樂于幫助他人的情感。
教學步驟
一、Warming up (熱身)及Pre-task(任務(wù)前活動)
播放英語歌曲《喂!你身體好嗎?》,學生邊聽邊唱 。
[ 設(shè)計意圖:歌曲欣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導(dǎo)入新課,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
師生問候,教師對學生進行鏈式提問,如:
T: How are you ?
S1: Fine , thank you , and you ?
S2: Im fine , thanks . How about you ?
S3: Im fine , too .
……
T: Why ?
S4: Because its a fine day today .
[ 設(shè)計意圖:以鏈式提問的方式提問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句子,使學生獲得口語互動的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二、Presentation (呈現(xiàn))
1.在師生對話后 ,教師總結(jié)大家的感受 :T: Were all very well today .We feel very happy . But how does Betty feel , do you know ?
2.出示圖片,圖中Betty 用手捂住腮,愁眉不展。引導(dǎo)學生回答 : Whats wrong with Betty ?
放錄音,請學生從所聽到的對話中尋找答案(Betty has a toothache)
T: What should Betty do ?
Ss: She should see a dentist .
3.出示圖片,提問 :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 ?
引導(dǎo)學生依次回答 :He has a cold / a fever /a cough /the flu / sore eyes a toothache /a backache /a stomachache .
[ 設(shè)計意圖:由上一環(huán)節(jié)自然過渡到新課的學習 ,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新知識;多媒體采用形象生動的卡通圖片,保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口頭表達的欲望。]
三、Consolidation (鞏固)
教師做頭痛狀,讓學生猜測 Whats the matter with me ?
引導(dǎo)學生回答:You have a headache .
請學生幫助提出建議:If I have a headache , what should I do ?
完成 3a 。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感知、操練語言,為下一步活動做鋪墊。]
四、Practice (練習)
1.學生結(jié)成小組進行對話,完成1b和3b。
如:一名學生做出身體不適的樣子 ,與另一名學生進行對話 :
A: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
B: I have a toothache .
A: You should see a dentist .
B: OK , I will .
2.完成4b,放錄音,請學生選擇正確的圖片,并跟讀錄音。
[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合作,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
五、Homework (作業(yè))
自編一個小品或?qū)υ?,情?jié)圍繞“詢問病情”和“提供建議”展開。
[設(shè)計意圖:由于教材中的內(nèi)容較多,在一節(jié)課中不可能全部完成。因此,我將“編一個英文小品或?qū)υ挕辈贾脼樽鳂I(yè),將課堂小組活動延伸到課外。]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