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國
分析說明題是政治考卷上的“重頭戲”,是政治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學生答卷最容易失分的部分,培養(yǎng)學生解答分析說明題的能力,是對傳授知識的升華和運用。那怎樣培養(yǎng)學生解答分析說明題的能力呢?
一、基礎知識是培養(yǎng)學生解答分析說明題能力的基礎
基礎知識是提高認識能力、解題能力(即應用能力)的保證。沒有基礎知識的儲備,也就談不上培養(yǎng)應用能力。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解答分析說明題的能力,就要加強政治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掌握解題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解答分析說明題能力的關鍵
分析說明題要求學生在認真審讀題目的基礎上,抓住以下要領:
1明確論點。就是要弄清題眼及其所蘊含的要旨是什么,以便根據題意,把握好作答的關鍵。
2確定論據。論據應包括理論和事實根據,事實根據又常常包括正、反兩個方面。論據是用來分析說明論點的根據,務求切合分析說明論點的需要,緊緊為論點服務。所以,理論根據一定要與論題相吻合,切忌牽強附會,“牛頭不對馬嘴”。事實根據一定要對論題具有典型代表性,即忌用具有特殊性的個別事例來印證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
3合理論證。論證,就是用論據來論點。所謂合理論證,就是合乎邏輯地運用論據,對問題的分析具有說服力。因此,一般步驟為:①擺出理論知識(即理論根據)并簡述作為理論根據的原理、知識含義;②找出理論知識與實際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點;③要結合題目要求,作出分析結論。
三、嚴格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解答分析說明題的保證
有目的地進行分析說明題的訓練,對加深理解政治課的基礎知識,熟練解題的技能技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筆者的具體做法是:
1訓練正確的思維方法
①在論證未知、實際已知的情況下,先訓練學生認識事物,找準有關理論。②在理論已知、實際已知的情況下,或是找準理論以后,要訓練學生擺出理論根據,這是下一步分析實際事物的理論依據。③訓練學生找出理論知識與實際事物的聯(lián)系點。這是用有關理論知識對實際事物進行說明,是整個思維方法的關鍵一步。那么,理論與實際事物的聯(lián)系點如何找呢?首先還必須從分析、認識事物人手。譬如:用生產發(fā)展史的原理,分析說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那么,社會發(fā)展為什么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呢?根據社會發(fā)展史以及生產發(fā)展史的原理知識:生產發(fā)展了,整個社會面貌就會相應地發(fā)生變化,社會就前進了。這就是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點。④最后,要結合題目要求,作出分析結論。
2訓練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①培養(yǎng)高度概括能力。為使說明問題的邏輯清楚,重點突出,闡述時就要做到恰當?shù)母叨雀爬āF┤纾阂f明我國經濟制度為什么要以公有制為主體,只回答“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證廣大勞動人民不受剝削和奴役;社會主義公有制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協(xié)調、迅速發(fā)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為實現(xiàn)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前提”即可。②培養(yǎng)歸納綜合能力。為使說明的問題具有系統(tǒng)性、整體性,闡述時還需歸納與綜合。譬如:要分析說明我國經濟制度為什么要以公有制為主體,除闡述前面談到的三條理由外,還應綜合歸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動搖了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就改變了社會主義的社會性質,這必然損害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是絕不能允許的。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解答分析說明題的能力,要緊扣原理,重在分析,貴在聯(lián)系,還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實踐、體會、總結。提高學生解答分析說明題的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綜合“工程”,我們必須立足基礎,注重加強思維方法和實際能力的鍛煉與培養(yǎng),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取得實效。
(責編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