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敏
摘 要:博爾赫斯,一位小說“迷宮”的制造者,讀他的小說要具備足夠的探索精神,否則,就要飽嘗迷路的折磨。另外,對死亡的思索,對記憶的焦慮也是他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表現(xiàn)。本文意欲表現(xiàn)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人應有尊嚴上的回應,并且精神上坦然接受真實的死亡。
關(guān)鍵詞:博爾赫斯 《另一次死亡》 記憶 死亡
博爾赫斯,阿根廷當代著名作家,被認為是最具有后現(xiàn)代主義藝術(shù)特征的小說家,他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幻想文學的創(chuàng)作,他的作品充滿智慧和玄奧。讀博爾赫斯的作品,猶如置身于迷宮之中,昏昏然不知其所云,無怪乎人們將其小說稱之為“迷宮小說”。他的小說是不能卒讀的,走進或者走出“迷宮”都需要借助一種秩序,這種秩序并不是一眼就能夠識別的,在他“迷宮”中的摸索者只能借助“迷宮”制造者提供的某種晦澀的暗示去尋找出路。這個尋找的過程或許艱難,但是制造者是不想困死探索者于迷宮之中的,他總會留一條幽徑給讀者,所以我們需要走近博爾赫斯,尋找破譯“迷宮”的鑰匙。
筆者閱讀《另一次死亡》之前有一個疑問,死亡可以有幾次,為什么題目用了“另一次”?第一遍讀完不敢下結(jié)論讀出了什么,于是,從頭再來。在第二次的閱讀中我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以此來梳理我紛繁的思緒:困惑一,第一段中甘農(nóng)來信的內(nèi)容與后文中作者見到了甘農(nóng),而他否認了寄書,并且也不記得有達米安這個人;困惑二,作者擁有的那張他見過多次的達米安的照片為何又換作了別人;困惑三,迪奧尼西奧·塔巴雷斯上校對達米安的記憶為什么會不一致,究竟有幾個達米安?困惑四,上帝能否改變往昔。帶著這四個困惑我又梳理了一遍文章,在博爾赫斯的“迷宮”里,我想我找到了方向。
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跟我們一樣,也在達米安這一“迷宮”中探索,他也曾為迪奧尼西奧·塔巴雷斯上校反復無常的記憶困惑,為甘農(nóng)的遺忘而驚愕,于是他嘗試著去猜測。后來他在比埃爾·達米安尼的專著《論萬能》里幾乎奇跡般地發(fā)現(xiàn)了一種設(shè)想——上帝!他找到了走出“迷宮”的鑰匙,而這把鑰匙握在上帝的手中。只有你相信這一點——上帝是無所不能的,他能實現(xiàn)以前沒有發(fā)生過的事,你才能從他手中拿到鑰匙,以此來打開你的困惑之門。正因為有上帝在,那么這一切所謂的困惑都不能稱其為困惑了。在博爾赫斯的“迷宮”里,順著他的暗示,我也似乎找到了那把上帝手中的鑰匙,解開了我探索中的困惑。我認為這一切的困惑出在記憶上,所有的人都出現(xiàn)了記憶的反復。于是,我用“記憶修改”來解釋我的困惑,而記憶的操縱者正是上帝!
故事應該是這樣的:小說中的達米安20歲時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怯懦,被鄙夷地視為“雇工”,他自己也深感到恥辱。此后40年,他離群索居,沉默寡言,一直生活在那個記憶的沉重壓力之下,渴望洗刷恥辱。他默默的精誠逐漸迫使上帝改變了有關(guān)的人對那場戰(zhàn)役的記憶。在臨終的譫妄中,戰(zhàn)斗再次進行,他終于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樣勇敢戰(zhàn)斗并犧牲。在人們的記憶中,他也成了一個勇士。其實達米安想要忘記的就是那段恥辱的記憶,好在有上帝在,他用后40年的沉默換來人們記憶中英雄的死法。上帝的確在行使著萬能的權(quán)利,他不但能修改人們的記憶,像甘農(nóng)與迪奧尼西奧·塔巴雷斯上校,而且他能為了成全達米安的光榮讓牧主阿巴羅亞死去,因為他對堂佩德羅·達米安的回憶太多。上帝的這種干預是覺察不到的,以至于作為敘述者的“我”,記憶被上帝抹掉了還一無所知,這就是為什么“我”保存了達米安的照片,而若干年后“我”已經(jīng)想不起他的摸樣,照片中的人物也已換作了他人。你有沒有想過,修改記憶其實是一種更高形式的忘卻,達米安還是慢慢忘卻了,這又可不可以說是時間的功勞呢?時間在上帝的斡旋中慢慢模糊了人們的記憶,也模糊了達米安的記憶,他不再糾結(jié)于自己的懦夫形象,他暗暗思忖:如果命運給我?guī)砹硪淮螒?zhàn)役,我一定不負眾望。于是,可以說在他的自我暗示之下,死亡走近了,他只是選擇了一種留給別人叫好的死亡方式而已。
其實,在博爾赫斯那里,迷宮的突破口只有一個,那就是——真實的死亡。只要活著,“游戲”就會不斷地進行,像達米安,40年前的一次怯懦使得他人生的后40年都生活在等待中,好像這段長長的歲月只為等待一個死亡方式。黑格爾曾經(jīng)直言“死亡是一場揚棄”,而在博爾赫斯看來,在死亡的瞬間,人可以達到一生所追求的完善。亦如達米安,他一生所追求的實現(xiàn)不了的完善在他死亡的一瞬間都實現(xiàn)了。他用死亡來實現(xiàn)了人生的突圍,死亡可以使人擺脫心靈的分裂,肉體的痛苦,消除外在的一切異化力量,讓完美停駐在瞬間。作為承載人類命運的單個人來講,是死亡使他獲得生存的實質(zhì),在充滿激情的一次次的死亡演習中,他甚至可以改變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重塑自己的形象。還如達米安,由于前半生的恥辱,他把后半生的全部激情都放在了改變這一過去形象上,命運終于在最后給他帶來了戰(zhàn)役,于是,在高燒的幻覺中,在1946年,由于長年的激情,佩德羅·達米安死于發(fā)生在1904年冬春之交的敗北的馬索列爾戰(zhàn)役。另一次死亡,改寫了達米安過去恥辱的經(jīng)歷,成就了他的英雄夢想,可以說,是死亡成就了達米安,而這個死亡,是真實的死亡! 這個死亡對達米安而言也是一種拯救,他不必再默默地等待了,在等待中焦灼了自己,文章的最后作者也說“可憐的達米安!他20歲時就被死亡帶到一場可悲的、不知其所以然的戰(zhàn)爭和一次自家的戰(zhàn)役中”那場不知其所以然的戰(zhàn)役是達米安在勇敢無知的狀況下被卷入的,可是,戰(zhàn)役結(jié)束了,他還沒有出來,他又開始了更加漫長的自家的戰(zhàn)役,在這場戰(zhàn)役中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種代價是心靈上的長久折磨,并且這種痛楚持續(xù)了人生的后40年。那么,死亡對這個可憐的人來說無異于一種解脫,所幸的是,他獲得了他心想的東西,也許這是他最大的幸福,也是最大的安慰。這個心想的東西不只是洗刷了過去的恥辱,更是在真實死亡來臨的時候,他已經(jīng)從這40年的夢魘中走出來了,可以安心地死去了。但是,我們不是那個高燒譫妄的達米安,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是誰在模糊誰的記憶,也許上帝以這種方式成全達米安也是為了讓他安心地遺忘于人們的記憶中,畢竟,他用了后40年的懺悔隱忍只是去換一種想要的死亡方式而已。
筆者還想說的就是文章中作者的一種看法,作者如是說:“他開始領(lǐng)悟了堂佩德羅·達米安的悲劇性故事。”為什么說他的故事是悲劇呢?文章的后半部分提到“《神學總論》里否認上帝能使過去的事沒有發(fā)生”,換句話說,上帝并不是置身于發(fā)展之外并且操縱著歷史,上帝也得承認事實并且同樣無法悔改。博爾赫斯說上帝不能改變過去的事,但能改變過去的形象,他把死亡幻化成影子重新放回這個世界中,但是,不能忘記的是,他只是一個影子而已,于這個世界而言,他是孤零零的,就像達米安,因為20歲時候一次生的選擇,帶著恥辱的符號,隱忍地生活在后40年的歲月里。他也想融入人們的生活,愛與被愛,擁有一切,可是,終歸因為這段羞恥的存在,幸福于他而言,仿佛是在玻璃的另一邊隔得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即。上帝跟他一起努力去改變形象試圖讓人們接近他接受他,當他用盡了生命的時候,終于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他也死去了,但是,這種改變是真的還是假的,于達米安而言也沒有什么意義了,因為他死去了。正如博爾赫斯寫的那樣“他死了”,他那淡淡的形象也就消失,“仿佛水消失在水中”,“水消失在水中”這么了無痕跡,他的人生對這個世界而言又是什么呢?真的是可有可無,其實這也是一種淡淡的悲涼吧。那么達米安的悲劇在哪里呢?是他戰(zhàn)場上的錯誤選擇還是終其一生的設(shè)法改變?我認為還是他的改變,他的改變正好著了所謂上帝的道,上帝給你鋪一條通往幸福的路子,吸引著你而來,可是,當你走上上帝的指引的時候,你也改變了本來的自我,你的人生目標就改變了,如達米安,用人生的40年換一場英雄的戰(zhàn)斗,何況這場戰(zhàn)斗只能在自己的臆想中實現(xiàn),周圍的人只是在時間的運動中消失了記憶中的形象。而他的生命趨向了死亡,既然往昔無可挽回那么還是向前看吧。記憶可以修改,形象可以模糊,那么又何必在意那一場真正的戰(zhàn)斗呢!活在當下的世界中不是更好嗎?
其實在博爾赫斯的文章中我也感覺到了作者的困惑與不確定,他說:“我不敢肯定寫的是否都是真事。我懷疑我的故事里有些虛假的回憶?!边€說:“我懷疑佩德羅·達米安(如果真有其人的話)不一定叫佩德羅·達米安,我記憶中他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有朝一日會想起他的故事是受到比埃爾·達米安尼論點的啟發(fā)?!彼麑ΜF(xiàn)實,對人生,對整個宇宙都充滿了迷惑與懷疑,這讓我想起了“莊生曉夢迷蝴蝶”到底是人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人呢?博爾赫斯在他的《詩藝》中寫到“清醒是另一場夢,夢見自己并未做夢”其實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么虛虛實實的,又何必那么較真呢。玩“迷宮”還不就是享受其中的樂趣嗎,能找到出路是最好的,但是有時候迷失在其中也不失為一種“鏡花水月”的享受。
參考文獻:
[1][阿根廷]博爾赫斯.博爾赫斯小說集[M].王永年,陳泉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5:196.
[2]何仲生,項曉敏.歐美現(xiàn)代文學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464.
[3]王欽峰.釋博爾赫斯“無窮的后退”[J].外國文學評論,2002,(1).
(紀敏 南昌大學人文學院 330031)
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 200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