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明星
【摘要】 目的 探討左半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采用Ⅰ期手術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顧性分析八五六農場醫(yī)院35例左半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采用Ⅰ期手術的臨床資料。 結果 34例痊愈出院,1例術后第10 d死于腦出血,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1例,無1例出現(xiàn)吻合口瘺等嚴重并發(fā)癥。 結論 掌握手術適應證,加強圍手術期處理,術中合理使用結腸灌洗,對左半結腸癌并發(fā)急性腸梗阻行I期手術的安全可行性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左半結腸癌;腸梗阻
筆者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術治療左半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66例,其中35例采用術中結腸灌洗,Ⅰ期切除吻合,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35例均為急診入院,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29~88歲,平均65.4歲。腫瘤部位:結腸脾曲7例,降結腸15例,乙狀結腸13例,從出現(xiàn)梗阻到就診時間3~56 h,平均23.5 h。
1.2 治療方法 術前經短時間準備,給予胃腸減壓、低壓灌腸、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合理使用抗生素,并請相關科室會診協(xié)助治療合并癥。術中行結腸順行灌洗法。將腫瘤及結腸提出腹腔外,腫瘤上方10 cm切開結腸,插入口徑約3 cm長塑料管,并引流到手術臺外污物桶中,用手推擠腸管排出小腸及結腸內容物,切斷闌尾,經闌尾腔置氣囊尿管,氣囊內注水約10 ml,輕拉尿管以填住闌尾殘端,一般需灌腸溫度為36℃生理鹽水6000~8000 ml,直到流出清晰灌洗液體為止,再灌入0.2%甲硝唑針500 ml,含慶大霉素24萬u,并保留約10 min,放盡保留液,切除闌尾,按癌根治原則切除左半結腸,行結腸端端吻合并放置腹腔引流管。
2 結果
本組34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腦干出血,無吻合口瘺的發(fā)生;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1例,均經抗感染治療痊愈。
3 討論
大腸癌并急性腸梗阻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以左半結腸梗阻多見,文獻報道占大腸癌梗阻的2/3[1]。傳統(tǒng)治療方法是分期切除腫瘤,近側結腸造口,但此法患者需經多次手
術的痛苦,且5a生存率低于I期切除者。隨著臨床對結腸吻合口愈合機制的進一步認識,術中腸道處理方法的改進,術后全胃腸外營養(yǎng)的支持,術中I期切除吻合,吻合口瘺的發(fā)生率與Ⅱ期手術無顯著差異。我院采用術中結腸灌洗治療左半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35例,無吻合口瘺的發(fā)生。
筆者體會I期切除吻合是一種理想的手術方式,而且安全可行,能及時切除腫瘤,緩解梗阻,無二次手術之苦,且費用低,遠期療效較好。但必須采取如下綜合措施,確保手術取得成功:①高度重視圍手術期處理,該類患者多為老年患者,合并癥較多,請相關科室會診治療合并癥,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及低蛋白血癥、貧血等。②選擇合適的手術適應證:患者全身情況良好,能耐受手術,腸管水腫較輕,吻合口血運良好,術中腸道灌洗理想等。對于腸穿孔等腹腔污染嚴重的放棄I期切除,行分期手術或單純造口以確?;颊甙踩?。③手術操作熟練,腫瘤切除及淋巴結清掃快速完成,術中灌洗徹底,做到“上要空、下要通、口要正”的原則[2]。④術后精心護理,有效抗生素的應用,TPN的應用以改善營養(yǎng)狀況。
總之,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外科治療要個體化,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術式,對于左半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者,術中妥善行結腸減壓及灌洗,I期左半結腸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參 考 文 獻
[1] 汪建平.大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處理.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20(8):459461.
[2] 夏穗生.低位結腸梗阻與急診一期切除術.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8,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