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燕舞
摘要一直以來,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然而由于情感其隱性特點,在教學中不易操作,故往往只以說教帶過,流于表面,學生也只學到了口號式的情感。本文通過對一節(jié)情感教育課實踐的描述,對此進行了初步嘗試。
關鍵詞情感愛國學生主體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那是一個星期三的下午,照例在我們班有兩節(jié)連續(xù)的語文課。筆者做了這樣的安排,用一節(jié)課時間上完《向中國人脫帽致敬》這篇課文,因為文章比較簡單。剩下的一節(jié)課準備讓學生寫篇短文,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是一篇從《讀者文摘》中新選入職高語文教材的課文,講述了一位中國留法學生在巴黎課堂上遭遇法國教授看似刁鉆提問的故事。教授的問題都帶有偏見,而留法學生不卑不亢的言辭機智地回擊了這些問題。教授折服于“我”的機智與愛國熱情,對中國人表示了贊揚與尊敬。
這篇課文,筆者準備從記敘文的四要素入手,在閱讀時抓住這四要素,把事件做個梳理。在梳理過程中總結(jié)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zhì),這樣就基本上讀懂了全文。
首先明確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學生們都一一做了回答。問及整個問答有幾個回合時,學生們也根據(jù)練習冊上的內(nèi)容做了精確的回答。當涉及到核心問題,也即“教授”最后為什么“向中國人脫帽致敬”時,學生也都踴躍發(fā)言,基本上都能說到要點上。最后,做了總結(jié):“教師的致敬是對‘我的致敬,因為‘我并未因受到難堪而狼狽,而是節(jié)節(jié)獲勝,因為‘我的答辯為中國人爭了光,表現(xiàn)了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愛國之情?!敝v到愛國之情時,尤其加重了語氣,因為像這樣的課文往往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很好的題材。
看看還有時間,筆者繼續(xù)向?qū)W生灌注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學生應該像課文中的“我”一樣,具有愛國精神,否則就會讓外國人瞧不起。然而此時發(fā)現(xiàn)學生們原來明亮的眼睛有些變得迷茫了,原來活躍的課堂氣氛此時也顯得沉寂不少,只有少數(shù)幾個平時較為活躍的學生在配合著我喊著“愛國”的口號。筆者想起自己從小學時候就在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不也是如此嗎?在上面喊的教師一腔熱情,下面的學生包括自己雖然都跟著喊,但真正的意義卻很模糊。終于,聽到一個平時比較調(diào)皮的男生的小聲議論?!拔沂菒蹏?但要怎么愛啊?”聽到的同學發(fā)出了一陣竊笑。
短暫的思考后,筆者微笑著對學生們說:“剛才有位同學說他是愛國的,可沒有土壤讓他生長他的這種愛國情愫,那么我想讓同學們一塊兒替他想想,怎么讓他的這顆愛國的心得到健康完滿的發(fā)展,我們下節(jié)課針對這個問題來好好討論一下?!痹谝魂嚂牡奈⑿χ?結(jié)束了這堂課。
第二節(jié)上課鈴響后,筆者像往常一樣緩緩走進教室,發(fā)現(xiàn)同學們已經(jīng)一個個聚精會神地在等著了。筆者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今天我們該如何愛國?并先說了開場白:“上節(jié)課我們學完了一篇表現(xiàn)我們中國人愛國精神的文章,同學們學的很認真,課文把握得很好。但說到愛國,有同學有疑問了。我是愛國啊,但我們有課文中這個留法學生這么好命啊,沒有法國教授來刁難我啊,那我的愛國怎么表現(xiàn)呢,我豈不是空有愛國之心而無報國之門嘛?下面就這個問題,我們大家來討論討論,今天,我們該如何愛國?”
一陣短暫的沉默。平時較為活躍的班長首先發(fā)了言,“現(xiàn)在我們還是學生,談不上什么具體的愛國行為,我想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將來可以為國家多做貢獻。”符合筆者的最初設想,這是最基本的。但也似乎聽到底下發(fā)出一片議論聲,看來對于這樣的口號同學們還是比較厭煩的。
筆者繼續(xù)啟發(fā),讓同學們各抒己見,不要拘泥于問題本身,可以就自己的所見所聞談談看法。這下氣氛有些活躍了,有的學生談起最近日本政府要員頻頻參拜靖國神社的事,說小日本太可惡了;有的則結(jié)合課文談到了海峽兩岸統(tǒng)一的問題,說大部分臺灣人還是好的,就像課文中的臺灣人一樣,希望早日統(tǒng)一。
沒想到學生中也有人在關注這方面的內(nèi)容。于是贊揚了這幾位學生,這下學生們的思路就更開闊了。有的講到了這幾年在明星中出現(xiàn)的有損國家的事件,比如小燕子的軍旗裝事件,反響挺大。有的說雖然她喜歡看她的連續(xù)劇,但對她的這一行為也表示極度憤慨??磥磉€是挺愛憎分明的嘛。
學生們眾說紛紜,有位平時沉默寡言但閱讀面較為廣泛的學生突然站起,向我們講述了她在《讀者》上看到的這樣的文字。她說:“在國外,有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所有公共場所提醒人們‘不要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都只用一種文字,那就是中文。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在外國人眼中,只有我們中國人是需要提醒的?我們中國人站在外國的土地上,看到自己國家的文字本來應該感到很親切的,但我相信,任何中國人在人家的土地上看到這樣的文字,都將感到一陣火辣辣的刺痛。同學們你們自己想想你有這樣的毛病嗎?”
許久,一位男生站起來說道:“我沒想到小小的吐痰、扔垃圾行為竟會給我們國家?guī)磉@么大恥辱,會丟我們國家的臉。現(xiàn)在我們國內(nèi)外國人這么多,在我們浦江就能看到。我想他們看到我們這些陋習肯定會看不起我們,今后我們可要注意了,這應該就是愛國行為了吧。”
一位學生發(fā)言:“沒錯,我們應該像周杰倫的歌曲《蝸?!分谐哪菢?最近我聽說它入選了上海中學生愛國主義歌曲。”“沒錯,愛國應該是具體的行為……。”又一位學生發(fā)言。
此后,陸續(xù)有學生談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不再是拘泥于表面的,而是具體、可行的。在此基礎上,給學生讀了臺灣忠信學校校長高震動的演講稿《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節(jié)選),一篇曾讓筆者激動良久的演講稿。筆者對學生們說,當亞運會在日本廣島結(jié)束的時候,整個六萬人的會場上竟沒有一張廢紙;而我們十月一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完升國旗儀式,當人們散去,卻是滿地廢紙。我對學生們說,我們的愛國應該是具體的,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學校興亡,我的責任;班級榮辱,我的責任。這就是具體的愛國、愛校、愛班、愛家。
最后,我讓學生課后就今天的內(nèi)容寫篇文章,題目自擬。學生們第一次沒有露出犯難的神色。
課后,仔細回想了這兩節(jié)課的過程。雖然沒有按照預先的安排,但效果卻不言而喻。語文學科的情感教育歷來是語文教學的一大目標,但往往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流于形式或表面,特別是象這種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更是如此。從小學開始,我們就高喊這樣的口號,學生也聽得多了,但卻收效甚微。而在這兩節(jié)課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己來理解,去體會,反而能使他們感受到具體的愛國主義。
“愛國”并不是一個狹隘的范疇,愛國主義教育更不應該是單純的說教。從小處著眼,從細微處入手,從青少年的實際心理需求出發(fā),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精神品質(zhì),引導他們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和生活,這同樣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或者說,這是一種務實的愛國主義教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嘗試,筆者也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許多時候,我們教師往往喜歡越俎代庖,代替學生思考,直接把結(jié)果告訴學生。這樣其實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學生會思考,但需要我們教師有效的引導,而不是把結(jié)果硬塞給他們。特別是情感類的,尤其需要學生自己去體驗。這樣,學生才真正能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的情感也才有真實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