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隆梅
[摘要] “情感”是主體對事物的褒貶反映。本文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分析情感因素對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作用,同時提出幾點建議,以改進和提高情感因素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 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 英語教學 情感因素
“情感”是主體對事物的褒貶反映。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Coleman)認為,情感因素是個體的重要生存能力,是一種發(fā)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能力影響生活各個層面和人生未來關鍵的品質(zhì)因素。在第二語言教學中,情感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制約其學習過程、學習結果的關鍵因素,它對是否能成功學習第二語言是至關重要的。
一、情感因素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現(xiàn)狀
1.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情感障礙
近年來,隨著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的規(guī)模日益擴大,更多的高中畢業(yè)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就學生個體而言,他們進入職業(yè)院校后,各個部分學生之間英語學習的基礎差異很大,就是相對較好的部分學生(由普通高中進入)的英語基礎也相對薄弱,同時他們在中學階段,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加之,高考分數(shù)相對較低(與本科比較),這些學生普遍對英語學習沒有信心,感到焦慮以至恐懼。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較多的困難和問題,無法用英語進行正常的交際和活動,這種情感障礙常常使學生們感到郁悶、羞怯、緊張,引起心理上的焦慮和抑制的產(chǎn)生。雖然,這其中不乏一部分學生也想通過努力來提高語言學習的成效,但他們在心態(tài)上急功近利,期望通過死記硬背詞匯手冊,練習形式化的“三段文”等來提高英語水平,最后,也只好無功而返。
2.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情感缺失
(1)課程模式與課堂設計不合理,教學缺乏實用性和針對性,導致課堂教學枯燥,學生缺乏課堂參與意識和自信
傳統(tǒng)高職英語課堂教學采用的教學模式以“三個中心”,即“以教材為中心”,“以語音知識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授課,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從根本上剝奪了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語言實踐的權利和機會,極大地妨礙了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也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感覺學英語就是為了考試。在課堂上,英語教師往往花在單詞、課文和語法講解的時間所占的比重依然比較大。在英語課上學生們幾乎沒有太多的時間開口說英語。盡管教師意識到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重要性,但實際上,他們所采取的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掌握書本內(nèi)容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覺英語課堂氣氛比較壓抑和沉悶。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導致師生間的交流很少,阻礙了師生間和諧關系的建立。
(2)教學評價體系中缺乏對學生情感因素的評價
在高職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中,教師學習評價完全等同于測試,只注重總結性評價,而不重視形成性評價,以學生參加考試,或直接以學生的大學實用英語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標準,評定學生的學習情況,只注重對英語知識的考查,忽視了英語交際與英語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考查。
二、有效提高情感因素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改革課程體系,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激勵的能力,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課堂教學,讓情感因素貫穿高職英語教學中。
陶行知先生說過:“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課程、對英語學習以及英語文化表現(xiàn)出積極的情感,才能真正把英語學習作為一件快樂的事,視做與自己未來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密不可分的學習。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師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放棄枯燥的語法或句法講解,增加聽、說等實用交際能力的訓練。教師從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著手,高職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由于在中學階段英語學習的不成功的體驗,導致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情緒是不穩(wěn)定的。我們的英語教師除了擔任傳授英語語言技能的工作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認識和自我激勵。英語教師要力爭從第一節(jié)課起,與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建立一種寬松、民主的教學氣氛。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對成績差的學生更應該設身處地地去理解和關心他們,對他們學習中的微小進步要給與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在學習中,幫助他們在學習中樹立近期和遠期目標;面對英語學習中的困難和失敗,要幫助他們分析、反思,學會用語言中的學習策略來開展學習;教師要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結合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特點精選教學材料,融合學生的專業(yè),改革課程體系,打破單純語言教學的局限性,打破學科壁壘,全面考慮學生未來職業(yè)生涯的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類似于真實職業(yè)生涯中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利用網(wǎng)絡平臺,把枯燥的文字變成寓教于樂、圖文并茂的課件;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英語交際活動。
2.建立能促進高職學生學習情感科學發(fā)展的評價體系
學習的過程,尤其是語言的學習,是一種情感的體驗。學習過程中學生情感方面的感受對學習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推動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學習,同時可以調(diào)節(jié)學生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的接受能力。一方面,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的英語教師們面對的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是缺乏積極的情感體驗的,甚至是非常脆弱的;另一方面,原有的教學評價缺乏對學生情感的關注,只重視學習的終結性成果,這樣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造成了學習中的惡性循環(huán),最后甚至放棄英語的學習。
因此,在高職學院提出改革教學評價體系,建立科學的評價方法,不僅是關注學生語言學習的學業(yè),更是關注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和身心發(fā)展的需要。讓評價真正成為學生實事求是地了解自我,建立自信的平臺。在教學中,除教師參與評價外,還應該讓學生本人更多地參與自我評價中。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們以集體的方式參與教學和評價活動中來,力求使學生的自評與集體的互評相一致。
總之,情感與英語教學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雙邊活動,情感因素直接影響著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我們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只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用情感這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去完善自己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化積極的情感,才有助于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國CBE專家考察組.CBE理論與實踐.國家教育委員會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所負責印制,1993.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蔡文芳,王金平.情感因素與大學英語教學.語文學刊,2006,(12).
[4]屈惠.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作用.有色金屬高級研究,2001,(1).
[5]舒曉楊,張詩倩.學習者情感因素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哈爾濱學院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