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慶
摘要: 良好的溝通是教育產(chǎn)生效能的關鍵,是師生間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前提。溝通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有必要弄清溝通的方式、地點、時間、時機的選擇,知道其心理基礎、禮儀要求及應具備的包容心,懂得迂回戰(zhàn)術的使用,能主動地創(chuàng)設溝通的環(huán)境,并且有溝通的思想準備。
關鍵詞: 溝通技巧選擇
師生之間的溝通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有些年輕教師在這方面很是苦惱,根源在于他們未能掌握溝通的技巧,經(jīng)常弄得師生關系緊張,影響了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未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良好的溝通,能消除誤解與隔閡,化解師生矛盾,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師生身心健康。
我從教已25年,深知師生間溝通的重要。為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特于此談談與學生溝通的技巧,以供大家參考。
一、溝通的方式選擇
溝通的方式較多,有口頭語言溝通、書面語言溝通、肢體語言溝通,等等。比如,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是肢體語言的溝通;寫個紙條或在作業(yè)后留下一言半句評語,是書面語言的溝通;平時采用最多的是口頭語言的溝通,因為它直接且方便快捷,許多教師往往因只注重口頭語言的溝通,手法就太過單一,所以效果往往欠佳。
我們應當多種方式并用,既要有口頭語言的溝通,又經(jīng)常運用書面語言、肢體語言來輔助,多管齊下,力爭達到最佳效果。特別應注意的是,在批改作業(yè)時,可以留下意味深長的話語,或是簡練的一兩個詞,總之是體現(xiàn)出肯定、贊許或提醒,表現(xiàn)出教師的關注,這通常能起到不凡的效果。
溝通的手段當然也是與時俱進的,信息時代的到來使溝通的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打手機、發(fā)信息、視頻聊天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二、溝通的時間選擇
在時間選擇方面,我們要注意及時溝通與延時溝通的適當運用。該及時則及時,該延時則延時,要區(qū)別對待各種溝通需求。
很多時候,及時溝通是必要的。由于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活擔子的重壓,使教師身心疲憊,就容易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及時溝通,積累下來的誤會、隔閡無法及時消除,矛盾逐漸加深甚至激化,學生對教學的抵觸也就無法避免。因此,師生間應當及時溝通。
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及時溝通。有時,學生的某些言行影響了教學活動,甚至使教師感到尷尬,若及時進行溝通,則難免會出現(xiàn)局面難以掌控的口水戰(zhàn),那就將得不償失,既影響了教學進行,又給教師的威信帶來了負面影響。在這樣的特殊場合中,應當采用冷處理的方式——延時溝通。于事發(fā)當場,找個臺階下,先穩(wěn)住局勢,待溝通對象冷靜下來,沖動就會變?yōu)槔碇?溝通就變得容易多了。
三、溝通地點的選擇
可用于與學生個人進行溝通的地點很多,諸如教室、辦公室、走廊、花壇邊,幾乎是無處不可。但要選擇合適的地點,還要費點兒心機。
溝通中涉及學生短處的,溝通地點盡量不選擇在教室,有必要嚴肅一些的可選擇在辦公室,凡涉及學生長處的多選擇在公共場所,需要觸及心靈深處的溝通,最好選擇在花壇邊或校園小徑幽深處。
總之,惟有溝通地點學生接受,方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四、溝通時機的選擇
溝通時機的選擇十分重要,要盡量選擇學生心態(tài)平穩(wěn),情緒波動不大的時機。特別是學生犯錯誤之后,與其進行溝通的時機選擇更應慎之又慎,否則就會引起抵觸情緒,降低其與教師進行溝通的意愿。我們經(jīng)??吹接袑W生在教師辦公室里一言不發(fā)、不理會教師問話的情形,這往往是由于溝通時機選擇不當?shù)木壒省?/p>
很多時候,直指目標式的溝通很難奏效。到教室里喊一聲:“某某同學,到我辦公室來說清楚!”這種情形下的溝通很難觸及心靈深處,學生不會完全敞開心扉。
若是在飯后散步時,或是在球場邊看球時,師生恰好“巧遇”,互相問候之后,“順便”再輕聲細語地談談,那效果自然就大不相同。這種“巧遇”是時機選擇的最高境界。
五、溝通的心理基礎建構
孔子云:“親其師,信其道。”只有當學生信任教師,認為教師可親可敬可信,方能消除學生心中的情感障礙,達到心理相通相容,而后敞開心扉,聽從教師的教誨,配合并支持教師工作。
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取得學生信任的基礎。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學生,講求平等,這樣才會有深厚的朋友情、師生情,學生才能夠平心靜氣地跟教師講事實擺道理,敢于掏出心靈深處的東西。
在課堂上要彰顯人人平等,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氣氛,讓大家都有表達個人意愿的機會,盡管一些超范圍的言語會對教師個人的掌控能力形成考驗。
在道義上,讓學生認為教師是“善”的化身,是“丑”與“美”的評判。這要求教師嚴慈相濟,剛?cè)嵊卸?積極向上,知識淵博,且能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還具有寬厚博愛之心和機智敏銳的洞察力。
六、溝通的環(huán)境建構
有些教師不能與學生有良好的溝通,那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內(nèi)容不相同,而沒有生活內(nèi)容的交集,也就沒有互相溝通的環(huán)境。要使師生間溝通良好,教師就要為溝通創(chuàng)設一定的環(huán)境,最直接的辦法是讓師生間存在生活內(nèi)容的交集。
比如,師生一同搞大清潔,一同去郊游,一同參加生日聚會,一同出版墻報,一同去打球做游戲……有了生活內(nèi)容的交集,才有可能出現(xiàn)歌中唱的“幸福著你的幸福,悲傷著你的悲傷”所描述的心理溝通的極致效果。
有些頑皮而又懶于做作業(yè)的體育生,在一般語文數(shù)學教師眼里,可能是一群“搗蛋鬼”;可在某些體育教師的眼中,卻成了聽話好學的“寶貝”。我經(jīng)??吹?在體育教師的一聲指令之下,他們頂著烈日愉快地打掃球場,揮灑著汗水幫學校搬東西……真正是任勞任怨,絕不計較得失。原因何在呢?只因為體育教師經(jīng)常與他們在一起訓練,存在了生活內(nèi)容的交集,促進了師生間情感的溝通,關系自然融洽。這樣的例子,在各學校中應當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教師應該多參加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建構出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
七、溝通的儀禮要求
師生間的溝通,無論是采用何種方式,均要注意體現(xiàn)出對溝通對象的尊重,這就有必要講究一定的儀禮,以求達到更好的溝通的目的。
溝通的儀禮要求,一般有幾個方面,它包括語言禮貌文明,語氣掌握適度,外表穿戴得體,等等。
師生間溝通時,要求教師采用文明禮貌用語,如“請、謝謝、對不起……”等。教師不能擺出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更不能使用恐嚇性、威脅性的詞語,絕不能用諸如“敗類、流氓、惡棍”等惡性詞語給學生貼標簽。
師生間溝通時,教師采用的語氣應當是溫和平順的,顯得和藹可親,體現(xiàn)出關懷備至之情,顯示處處為學生著想的寬廣胸懷,讓教師的親切話語如春風輕送暖人心田。這樣,師生間的溝通自然就會獲得成功。
得體的外表穿戴,可以維護教師形象,增加信任感,增強說服力。相反,衣冠不整、穿戴不雅,則會起相反的效果。
此外,還要盡可能地熟悉溝通對象的有關信息,如姓名、年齡、喜好、社會關系,等等,若是連姓名也叫錯了,溝通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八、溝通時必備的包容心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應當承認人的精神境界、思想品德是存在差異的。無論教師如何的努力,都無法把全部學生的學習與思想帶入極高的境界。因此,我們要給溝通留一點回旋的余地,否則就會因為操之過急而在師生間的溝通活動中失掉主動權,陷入完全失敗的境地。
于是,我們就有了包容學生過失的理由,也就可以原諒溝通過程中溝通對象的過激言論,原諒學生的某些不敬,原諒某些愚昧與落后,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最大限度地收獲溝通得來的成果。
九、溝通中迂回戰(zhàn)術的使用
溝通的目的是使心與心之間相互理解,但若目的太明確,往往會激起溝通對象自我保護的意識,不愿坦露心扉,不愿說出內(nèi)心的話,就達不到溝通的效果。因此,就有必要多采用目的指向較為模糊的溝通戰(zhàn)術——迂回戰(zhàn)術。
教師與學生談心,若是:“某某同學,你為什么這樣呢?”這樣單刀直入,效果往往不好。我們應該采用迂回戰(zhàn)術,那就要求教師有更多的耐心,要從學生容易回答、愿意參與、喜歡參與的話題切入,成功的機會就大大地提高。我們先設計好戰(zhàn)術線路圖:愿意參與的話題——生活的事——學習的事——個人的事。愿意參與的話題,可以是班上的事、社會的事,可以是天上地下任何事,只要能讓溝通對象打開話匣子就行,張開嘴就說明他已愿意參與到溝通活動中來,教師就有了施展各種溝通技巧的機會。
為保證迂回戰(zhàn)術的順利應用,應當注意教師本身的態(tài)度不能過于嚴肅,并能耐心地傾聽,不要輕易地打斷溝通對象正在進行的表達,并能在細節(jié)的地方表現(xiàn)你的關心關注。同時,最先切入的話題應當盡可能簡單,甚至可以簡單到極點,簡單到可笑。
十、溝通前的思想準備
溝通活動開始時刻的界定對溝通活動中的主角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應當把溝通活動的開始時刻,界定為從師生互相進入視野或聽覺范圍開始,而不應該從互打招呼開始。實際上進入視野或聽覺范圍后,教師的各種信息已經(jīng)開始影響到對方,已經(jīng)為后來的面對面溝通作了鋪墊。這樣的界定,對教師的自我約束、自我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師做好溝通的思想準備及外表形象塑造,溝通的效果也就得以提高。
教師應當在思想意識上明確,溝通活動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時間或地點上發(fā)生。比如,在公交車上就碰到了學生,實際上溝通又已開始了,若意識里沒有這個準備,你就會措手不及,連個招呼都打不順暢,表現(xiàn)極為差勁。
只有意識到溝通可能無處不在,也可能無時不在,教師才能在各種突如其來的溝通場合中表現(xiàn)得瀟灑自如,應對有度,游刃有余。
總之,師生間的溝通極其重要,而且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掌握了溝通技巧,就能順利地實現(xiàn)師生間心靈的溝通,教學也必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愿所有同行都能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使教學教育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