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已在教育、教學中廣泛運用,為西語教學改革提供了動力,但同時也對西語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西語教師是西語教學改革的關鍵因素,在現(xiàn)代西語教學中的角色轉變是關鍵之關鍵。多媒體技術在輔助西語教學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西班牙語教學;教學改革;多媒體技術;西語教師
中圖分類號:H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09)05-0195-02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計算機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多媒體技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之誕生的多媒體教學,為中國高等教育西語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多媒體教育就是以多媒體教室為場所,以計算機為工具,課件制作為根本,充分利用文體,圖形,聲音,圖像,動畫等各種多媒體手段實施教學。這種教學手段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高校的廣大師生。多媒體技術的開發(fā)與應用對西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機遇,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
一、多媒體條件下西語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
自我國加入了WTO以來,我國的西語教育發(fā)展迅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我國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為中心的,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認知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不能得到足夠重視,從而不利于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以及競爭意識,效益意識的培養(yǎng),不利于社會主義新型建設人才的培養(yǎng)。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多媒體廣泛用于西語教學中打下了堅實基礎,從而加速了高校西語教學改革。在這種環(huán)境下,教師應積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并重新確定自己在西語教學中的位置,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實現(xiàn)從“教書”到“教學”的轉變。
有的老師認為,采用多媒體技術授課會影響到自己在課堂的發(fā)揮,老師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根基會動搖,實際上多媒體技術僅僅是教師上課過程中的一個手段,采用它可以使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有趣,信息量更大,這也正是語言教學所必需的,其好處和優(yōu)越性是有目共睹的。機器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多媒體再先進也代替不了教師,雖然它可以按照老師事先設計好的程序來教學,但這種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據(jù)老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來設計的,還是要在老師的操作下呈現(xiàn)出來。教師同樣可以因材施教,實現(xiàn)其“傳道,授業(yè),解惑”價值。同樣可以根據(jù)學生們的反應及表情,調整授課的方式方法,做到師生互相交流,人機交流??傊?,教師可以把傳統(tǒng)課堂上的一些好的教學模式以及獨到的教學方法融會到多媒體手段中,從這個意義上說,多媒體教學對西語教師如何授好課的要求更高了。
學習心理的研究表明,適當?shù)貙嵤┙虒W手段,在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一種新的刺激,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在最初一個階段感覺上這種課是很有意思的,同時強烈的好奇心也會增加其學習動力。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推進者,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環(huán)境下西語教學形式的靈活性,給學生提供更多更新的學習資料,利用學習資料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不斷吸引學生。多媒體技術的圖、文、聲、像能使文字更形象化、多樣化和生動化,這些都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保持。同時,教師也要更多地去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以便于及時調整,安排下一步的教學計劃與內容,起到一個導向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所采用的一切手段都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師只有改變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本書”,課堂上以“我”為中心的做法,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教師的“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tǒng)授課方法已持續(xù)多年了。這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其歷史作用是不可抹殺的。但是,當今的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高新技術浪潮席卷全球。新技術,新時代,對人才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時代在呼喚著我們加快教學改革的步伐,而西語教師在這次改革中更是責無旁貸的。
二、在多媒體條件下西語教學改革應具備的條件
任何一種改革都必須具備充足的條件,西語教學改革也不例外。高校教學改革應具備的條件主要應該是教師素質的提高和高校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
(一)西語教師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了解并掌握多媒體教學手段。西語是一種應用性很強的課程,作為一種語言,利用多媒體手段更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對西語教學改革起到促進作用。但是多媒體教學并不是簡單的黑板搬家,或簡單的利用一些幻燈片放映,而是需要充分利用POWERPOINT 2000,AUTHROWARE5.0等多媒體軟件制作系統(tǒng)去制作課件,所以西語教師掌握軟件的實際操作與應用(如創(chuàng)建與編輯幻燈片,修飾演示文稿,繪圖,多媒體編輯,動畫效果等)是必要的,是制作課件的基礎。但課件的制作只是第一步。西語教師必須明確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教學手段的改革必須從提高教學實際效果出發(fā),而不能片面追求形式,例如,有的教師課件制作好了,上課時只是坐在計算機前點擊鼠標講解內容,師生之間嚴重缺少交流,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教學效果受到了嚴重影響。如果把多媒體教學知識簡單地理解為制作課件與點擊鼠標,那么肯定是失敗的。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應通過主觀努力以生動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2.從“專業(yè)型”向“一專多能”轉變。傳統(tǒng)西語教學模式中西語教師是專業(yè)型的,但在多媒體條件下,除具備專業(yè)知識技能外,還必須掌握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方法:計算機操作方法,基本的文檔輸入編輯方法,基本的網(wǎng)頁制作方法,甚至是基本的程序設計方法等。只有這樣西語教師才能在科技進步的今天,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給帶來的便利,促進西語教學法改革。
(二)高校應為西語教學改革創(chuàng)造環(huán)境
1.加強西語教師的培訓工作。首先,學校應幫助西語教師了解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術,請這方面的專家教授幫助西語教師掌握多媒體技術和基本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其次,給西語教師提供參加教學改革研討會及西語教學與研究方面會議的機會,以便及時了解西語教學改革動態(tài)及教學理論發(fā)展方向;另外,給西語教師提供業(yè)務進修學習的機會,幫助西語教師更新西語知識及教學法理論等。
2.提供更加寬松的環(huán)境。多媒體手段在西語教學中的應用無疑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挑戰(zhàn),阻力是有的。在這一過程中尤其需要有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比如: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校評估教師優(yōu)劣標準是:授課多少,作業(yè)布置批改的次數(shù),板書的好壞等。但在多媒體條件下,這一切都在發(fā)生著變化,所以評估標準也相應的改變,尤其是在全國高校普遍擴招的情況下,教室擁擠,課堂偏大,在計算教師的工作量及考核時,應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三、多媒體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全國高校普遍受到重視,但是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一)多媒體教學基礎設施方面的問題
目前我們對于多媒體教學建設投入的熱情不大,這主要是由于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缺乏資金、各高校發(fā)展水平不均及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造成的。這些都是困擾多媒體設施方面的問題。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高校,這種問題尤為突出。另外,學生多而師資少的矛盾在各高校變得日益突出,許多高校的班級人數(shù)達到六七十人,有的甚至一二百人。隨著高校招生的增多,這一矛盾在短期內還見不到緩和的跡象。而多媒體的應用,恰恰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途徑之一。我們認為政府應給予政策扶持,對所需資金除了市場化,產(chǎn)業(yè)化運作外,政府應制定明確的優(yōu)惠和補貼政策。
(二)教學課件制作方面的問題
這是應用多媒體教學的關鍵所在。對高校西語教師來說,課件的制作是主要問題之一。他們目前應該說大多屬于“專業(yè)型”的,談不上是“一專多能”,尤其是年長的教師,更是如此。對此,高校應加強對西語教師在這方面技能的培訓工作,使教師能依據(jù)實踐中的需要,結合自己教學特點和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制作切合實際的課件。目前,我國在西語教材的編寫方面已取得長足的發(fā)展,但是我們也注意到,與這些教材相配套的多媒體課件以及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的課件卻少的可憐。這些材料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因此,希望出版社在出版新教材時,也能組織專家學者匹配上這些材料,為多媒體教學奠定基礎。
(三)西語教師師資隊伍問題
多媒體教學并不是技術越先進越好,而應該是與教學內容,學生需求,教師能力相匹配的技術為最好。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很快,當前,多媒體教學的關鍵是能否盡快培養(yǎng)一批能夠熟練掌握并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秀教師隊伍,并依靠他們加快教學改革的步伐,以適應社會的全面高速發(fā)展,所以今后對于教師的聘用與晉升方面,不妨把多媒體的掌握作為考核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結語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高校西語教學改革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西語教師一定要認清這一點,積極的投入到多媒體技術的開發(fā)與應用上來。同時,國家、社會、高校也應采取一定的措施,從宏觀到微觀上來平衡和促進這一教學手段的開發(fā)與應用。雖然多媒體在西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還有一定的不足與弊端,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西語教學中的應用也會得到發(fā)展,而在應用這一技術的過程中,其不足與弊端會逐步地被清除、淘汰。我們有理由相信,借助于多媒體技術,我國的西語教學水平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胡壯麟,劉潤清,李延福.語言學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2]楊聯(lián)瑞.英語教育[M].山東大學出版社,1995.
[3]教育部人事廳.高等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楊云嵋(1980-),女,陜西人,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助教,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