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廷勇
摘 要: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英語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之一,它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本文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客觀地分析了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并從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氛圍、學習方法、思想意志、成功體驗和合作意識等方面闡述了中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幾種途徑。
關鍵詞:英語教學 情感教育
隨著外語教學研究的深入和發(fā)展,人們越來越多地注意到心理情感因素對學習者的重要影響。外語教學不僅要調動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而且還要激發(fā)其動機、態(tài)度、興趣和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又稱為心理情感因素)。
一、情感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情感是人對現(xiàn)實世界各種事物所抱的不同態(tài)度和不同體驗。它包括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美國語言教育學家Kristen在情感過濾學說中提出,學習者對于語言材料的輸入并不是全部吸收,學習者的動機、學習態(tài)度、自尊心、憂慮程度等各種心理因素對語言輸入是有篩選的。情感對個性心理特征和行為動機都有較大影響,是影響學習者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
二、情感教學策略運用
(一)運用老師的情感態(tài)度煽情
1.教態(tài)表情
老師親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適當?shù)氖謩莸冉虘B(tài),一經(jīng)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就會產(chǎn)生相應的情感共鳴。前蘇聯(lián)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說過:“如果加上心靈的力量,那么知識的大門都將在他的面前敞開,知識將成為他改造事物和進行創(chuàng)造的工具?!睅熒g的情感交融、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有助于迪學生智慧和開發(fā)學生潛能。
2.語感傳情
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語言表現(xiàn)教材內容的喜怒哀樂,引導學生體驗情景、感知形象,讓學生的思維隨著老師的講課思路愉快地跌宕起伏,從而促進學生對教師所教的內容的吸收和掌握。
3.以情動情
“親其師,信其道”。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曉之以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他們刻苦鉆研的精神和高深的情操;通過“動之以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他們的未知欲望;通過“導之以學”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促進他們學會抓住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獲得學以致用的能力;通過“助之以成”幫助學生樹立決心、信心和恒心,戰(zhàn)勝學習上的困難和挫折,走向成功之路。
4.激情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情感起著調控作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肯定性評價語言,對學生的學習進步,成績提高都能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愛迪生曾經(jīng)說過:“相信自己能行的人一定會贏!”無論對什么樣的學生,教師都要讓他樹立一個信念。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情感交流
1.改變學習方式,創(chuàng)設群體賞識
新課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提出要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盡量采用“啟發(fā)式”,啟發(fā)學生動腦思考,讓學生自己推測、發(fā)現(xiàn)、歸納、注意、聯(lián)想、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參與方式由原來的“消費者”變成了“貢獻者”,他們會有更積極的態(tài)度應對學習、參與學習,以更飽滿的精神和鮮明的個性體驗創(chuàng)新、分享快樂。
2.注重學生“學”的過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fā),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通過情景教學和使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對教學過程起作用,這一過程的轉變也是新課程理念的體現(xiàn)。
3.注重師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諧師生關系
建立一種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培養(yǎng)積極情感,克服消極情感。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要尊重愛護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
形成融洽、協(xié)調、愉快的師生關系,教師真誠的愛生態(tài)度是極為重要的。教師要善于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欣賞學生的能力。在嚴格要求與批評中體現(xiàn)對學生的愛與尊重。
(2)教師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師本身需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應該具有豐富的知識、科學的教學方法,樹立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觀念。面對新的市場經(jīng)濟,教師要有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高尚品質。
(3)換位思考,與學生達到情感共鳴。
學生對教師的情感一般要經(jīng)歷下列階段:接近——減少生疏感、恐懼感;親近——感到與教師的關系和睦,主動地親近教師;共鳴——與教師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期望;依賴——向教師敞開心扉,期望在困難時得到教師的幫助。在教育教學中始終關注學生英語學習中的情感變化,盡力解決他們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4)磨礪堅強意志,使學生能學。
堅強意志是克服困難的必要條件。英語教學過程,既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的過程,同時也是磨礪其堅強意志的過程。目前許多中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英語學習中一遇到困難就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繼而放棄英語學習。針對這種現(xiàn)狀,英語教師要深入研究學生,充分利用教材和現(xiàn)有資源,努力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鼓勵學生不怕困難,追求上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