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默
很不愿意寫這類辯護文章,但我覺得應該寫。魯迅當年提到“批評家”時,說有一類人,是地道的“不平家”,因為他們筆下的文字,是出于“憤憤的磨墨”,至于理由,則大概總是難以公示的。
其實,罵人挑大個的罵,并期待人家的回應,是文人的一大通病。假如打起官司,引起媒體和看客的廣泛關注,“起哄架秧子”,寫手就會一夜出名,比寫一堆無昧的窮酸書來,要有效果得多??上?,文懷沙翁不會上當,不會給他們打官司?!医o文翁通話,問“要不要告損害名譽”。文翁嘆息一聲,淡然,說:“不可以,也沒意義,那正是人家希望的?!?/p>
我問文老:“你得罪過那個記者?”文老答:“他采訪過我。那是在上個狗年。我提出‘狗放屁,放狗屁,放屁狗幾個概念:‘狗放屁是自然現(xiàn)象;‘放狗屁是指責人的不當行為;而‘放屁狗則很可憐,不會看門,只會專業(yè)地放屁。哈哈哈?!?/p>
“事實果真如此嗎?”很多所謂的史學家,大多采取這樣的正義且稚嫩的口氣。真正的史學家,一定會領悟和發(fā)現(xiàn)事情背后的真實,原因背后的原因,而不會摸著象尾大呼得意。真正精彩的社會歷史,往往是擺不到桌面的,只能隱忍,是必須要忘卻的;也絕對不是那些到處拍胸脯的毛頭小子可以窺透的。外行總是外行,徒手寫歷史的事情還少么?
與文翁通話時,正好有朋友在旁邊,知道有人在“惡搞”文老,氣憤地說:“這些人犯了一個起碼的道德錯誤。中國文化講究‘為長者諱,這么做,目的就很值得懷疑,很不純。”“是啊,孔子舉過一個例子,假如他爹偷了人家的羊,他去不去舉報呢?假如覺得一定要去,就很不孝啊。不孝之人,大多犯上作亂!”
孔圣人“述而不作”,章太炎“述而不作”,文懷沙翁也秉承這樣的作風,其中原因,或許是覺得文字游戲沒意義,或許覺得沒時間也沒興趣。至于文懷沙翁的學問,浩淼混沌,不是一般斤斤于豆丁者可以仿佛。文懷沙是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因為他的學問做得的確通透、實在、鮮活。不光是眼前這個時代,連以前也一樣,很多所謂的“大師”,其實手下沒有什么真玩意兒,卻嚷嚷得跟真的似的?!吧菩袩o轍跡”,那些真有學問的,卻是因為不著痕跡,所以一般外行也看不出來門道。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羊腸小路、小道消息總是傳播得異常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是人性的惡習。
真相高于一切
潘采夫
2009年春節(jié)剛剛過去,學者李輝就向文化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向?qū)W者文懷沙提出公開質(zhì)疑。
不難看出,這些質(zhì)疑具有相當?shù)姆至?,如果李輝這些論斷是真實的,對“百歲文化老人”、“國學大師”文懷沙的打擊將是致命的,其公眾形象將轟然倒塌,其所作所為,將與胡萬林之流的江湖騙子沒有任何分別。
如果這些論斷并不真實,文懷沙無疑遭遇的將是一次極為嚴重的誹謗,果真如此,我期待文懷沙能夠挺身而出,拿出確鑿的證據(jù)反駁李輝的質(zhì)疑,為自己洗冤。
文懷沙被尊為“國學大師”和“楚辭泰斗”。2007年12月,由文懷沙主編的大型國學文典《四部文明》叢書在北京首發(fā),共計一萬八千二百余卷,一億四千余萬字,被媒體稱為“展現(xiàn)中華文明前半期的精髓核心的集大成之作”。
我們實在無法想象,這樣一部耗資巨大的文化工程,其主編的身份竟如此被嚴重質(zhì)疑,這部巨著的公信力叉在哪里?所以,我期待文懷沙能夠站出來還自己一個清白,也給文化界和公眾一個交代。
在質(zhì)疑文章的最后,李輝說道:“于是,草就此文.求教于文懷沙先生,求教于讀者和各媒體同仁。并希望拋磚引玉,使時間脈絡漸趨清晰,歷史盡可能接近于真相?!睊侀_事件本身的是非,單就作者的勇氣來說,是令人稱道的。
文懷沙老人將如何回應公開質(zhì)疑?無論如何,我們期待著真相,因為真相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