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榮 孫良林 馮旭鵬
【摘要】競賽式教學法應用于信息技術的課堂中,使教師們所期望的“任務驅動”、“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激發(fā)興趣”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等得到了實現。文章介紹了競賽式教學法的內涵,呈現了采用競賽式教學法的操作流程圖,并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案例進行了分析。旨在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使競賽式教學法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 競賽式教學法;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學生主體性
在當今信息化社會中,信息素養(yǎng)已經成為與傳統(tǒng)文化 “讀,寫,算”一樣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信息技術課程也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同時面對信息技術課時少、娛樂游戲因素干擾大等問題時,怎樣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實現高效教學呢?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一直是眾多教學工作者追求的目標[1]。德國教育家第斯多德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鼓勵、喚醒、鼓舞……要求學生必須學會用手、用舌、用腦去工作……[2]。”競賽式教學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的精神,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一 競賽式教學法概述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競賽式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組織競賽,讓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參與其中,給予學生充分發(fā)揮潛能空間,鼓勵其個性化和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展,賽末對競賽過程和學生的表現予以評價和總結,使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得到充分發(fā)揮,從而有效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課堂教學方法。競賽可以是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個人之間的競賽,也可以是以協作學習為主的小組之間的競賽,形式包括競答、辯論和成果展示等。本文主要是對小組競賽式教學法的探討。筆者以“主導—主體”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3]為指導,結合自己采用競賽式教學法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如圖1所示的競賽式教學流程圖。
圖1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競賽式教學流程圖
二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競賽式教學法的教學案例分析
筆者分別用講授式教學法和競賽式教學法對1班、2班進行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經前期分析,這兩個班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無顯著性差異,1班(實驗班)采用競賽式教學法,2班(對照班)采用常規(guī)講授式教學法,1班尤其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F以“Word文本處理”課堂教學為例來分析競賽式教學法的步驟和特點。
1 信息技術課“Word文本處理”教學案例
本次課的教學內容是“Word文本處理”,通過本次教學使學生能夠學會利用Microsoft 2003 Word對進行文本處理,包括文本格式、分欄、首字下沉、頁眉頁腳、插入圖片、調整圖片、表格操作等。
(1)競賽式教學法教學步驟(1班)
闡明教學目標:教師先闡明學習目標即學會利用Microsoft 2003 Word進行文本處理。告知學生此次學習以小組競賽式的方式進行。學生知道有競賽很興奮,表現很積極。
復習相關知識: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復習文件的存儲以及寫字板基本操作常識和WPS的基本操作,為新學的Microsoft 2003 Word 做“先行組織者”。
分組:教師根據日常教學中對學生情況的了解,按照較熟悉Word、接觸過Word、基本不會Word的三種情況將學生歸類。根據任務需要,安排每5個學生為一組,把整個班級52名學生分成了10組(有兩組6人),使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各組選擇一名較熟悉Word的學生作為組長。學生積極主動地要求當小組長。
呈現材料、提出任務:教師簡單介紹Word 軟件的相關工具和菜單,提出任務——用所給素材編輯Word文檔,要求包括分欄、字體、格式、首字下沉、圖片處理、藝術字等Word操作內容,排版要盡量合理美觀。
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與操作:組長組織小組分工,共同完成任務,各個小組討論得很熱烈,學生們各自發(fā)揮自己的長處,一起配合完成任務。
小組成果展示:教師統(tǒng)一控制學生機,進行學習小組的成果展示。小組代表邊演示邊講述他們完成任務的基本操作過程。小組代表們表述很清楚,各個小組的方法也是多樣化的,對于同一個效果有許多不同的途徑可以實現,例如插入圖片,有的小組直接拖入,有的從插入菜單中插入,有的用復制粘貼。
總結與評價:根據各組闡述的任務完成情況評出優(yōu)勝小組(第二組完成的最好,Word文檔中除了頁眉格式錯誤以外全部達到了要求)。請第二小組的代表講述他們是怎樣共同完成這個任務的,第二小組講述他們是怎樣共同完成這個任務的。特別指出了頁眉頁腳是怎么樣快速添加的,也指出在哪里調整圖片的版式。然后教師總結幾個小組的共性問題,如怎樣設置文字的動態(tài)效果等,而且對每個小組作簡單點評。最后教師布置課后任務,和剛才的任務形式一樣。下次課前教師記錄學生們各自的完成情況。
(2)常規(guī)講授型式教學法教學步驟(2班)
首先教師闡明學習目標即學會利用Microsoft 2003 Word進行文本處理。然后對照課件對Microsoft 2003 Word中的文本格式、分欄、首字下沉、頁眉頁腳、插入圖片、調整圖片、表格操作等知識點逐一介紹。學生聽課像往常一樣,情緒平淡,有小部分學生在做其他的事情,例如講話、開小差、甚至睡覺。然后讓學生進行上機操作練習,而在上機操作練習時候,部分學生卻在上網、打游戲、聽歌、看視頻等,做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2教學案例分析
(1)競賽式法與普通講授式教學法成效對比分析
1班和2班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無顯著性差異,在使用通過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后,實現了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從課后隨機抽取若干學生的調查顯示1班的學生覺得自己這堂課很充實,覺得團體合作真的很重要,感覺自己對Microsoft 2003 Word了解的很透徹,印象很深刻。而2班的學生反映很平常,教師講的內容也能接受,印象的深度平常。這說明,1班比2班的學習滿意度要高,競賽式教學的成效顯而易見,兩種教學法的成效對比從兩個班課后作業(yè)的任務完成情況(如圖2)顯示出來。
圖2 1班、2班學生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對比圖
(2)競賽式教學法的特點
本節(jié)內容為Word文本處理,側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適于學生協作探索完成,讓學生在實踐中摸索比被動地聽老師講效果明顯要好,同時對文本的不同處理能夠呈現不同的效果,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使學生個性得到自由發(fā)展。上述案例中應用競賽式教學法體現了該法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提高學習積極性[4],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競賽式教學法中把競爭引入課堂,利用中小學生追求成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很好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簡要介紹Word工具和菜單后,由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擁有足夠的自己探索的空間,促進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生主體性地位的發(fā)揮。
培養(yǎng)競爭意識,同時增強團體意識和合作精神。本案例中既包括小組之間的競爭,又包括組內成員之間的合作,競爭促進了合作,而合作同時增強了競爭力,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下進行學習為其競爭和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了條件。
促進個性發(fā)展,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在案例中,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學習任務,從而促進其創(chuàng)新性和個性化的發(fā)展。
提供相互學習的機會,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在各小組或各學生在展示自己成果時候,他們都會講授自己的方法,這樣每個學生就會知道多種方法、途徑。這給學生提供了相互學習的機會,學生可以取長補短,擴展了學習的知識面。
養(yǎng)成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理素質[5]。在競賽結束后,教師會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或優(yōu)勝個人。勝出的學生可能會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甚至驕傲自滿。而失敗時候會垂頭喪氣、非常氣餒。這時候教師要做出正確的引導,教育學生正確的面對“成”與“敗”,使學生們從小就形成正確的競爭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理素質,無疑對學生們人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是大有幫助。
三 中小學信息技術競賽式教學法應用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競賽式教學法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但并不是完美無缺的,也具有自身的一些不足。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適合于所有的教學中,也不可能沒有缺點。以下就是筆者結合教學案例總結出的在應用競賽式教學法時應該注意的幾點問題:
1 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確定是否適合采用競賽式教學法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選擇是否進行競賽式教學,否則可能適得其反。如果每堂課都用競賽式教學,首先時間上就是很大的問題,競賽式教學相比其他的教學法還是對時間要求的多一些。
2 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6]
教師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備課,還需要做好必要的教學準備。教師要明白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使教學步驟和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規(guī)劃好各個階段的時間,做好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計劃表。當然最重要的是教師應該準備好恰當的任務或競賽題型和題目內容,確保能反應教學目標。
3 課堂上要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
與其他教學法不同,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有一個核心環(huán)節(jié)就是競賽式答題或結果展示,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往往情緒容易激動,中小學生好勝心理強,特別是在競賽時,教師應該把握好課堂氛圍。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包括協調師生關系、協調生生關系和優(yōu)化課堂環(huán)境。同時,教師應該合理安排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盡量按照事前準備的時間計劃表把握每個階段的時間。教師在總的框架內要靈活變通,讓整節(jié)課上起來結構嚴謹,教學過程流暢有序。
4 競賽結束后要給予合理的總結與評價
最后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教師點評,教師要強調優(yōu)勝小組或個人的學習方法和探索途徑值得大家學習,而不是去表揚學生。教師要對“勝”與“敗”的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使學生們正確認識成功和失敗,從小樹立良好的競爭意識,讓學生擁有敢于正面迎接“失敗”的心理素質。
四 結束語
筆者走訪了多位中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和他們對信息技術課堂中競賽式教學法進行了交流與探討。只要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根據需要選擇采用競賽式教學法,注意在使用中的幾點問題,就能有效發(fā)揮其優(yōu)化教學的效能。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不妨試試這種教學法,讓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活潑起來,同時在具體問題中不斷改進與創(chuàng)新,讓學生自己想學習、愛學習,力求培養(yǎng)出現代信息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王永鋒,王以寧,何克抗等.新版學生教育技術標準與信息技術課程改革[J].中國電化教育, 2008,(3):9.
[2] 薛以峰.淺談競賽式教學對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作用[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3,(1):131.
[3] 何克抗,李克東,謝幼如等.“主導—主體”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2000,(2):3—9.
[4] [6]孫召國.“競賽式”教學法的嘗試與思考[J].文教資料,
2008,(18): 103-104
[5] 華麗青.試談競賽式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EB/OL].
The Application of Competition Method in IT Teaching of Basic Education
—— Using to Teach “Edit with Microsoft Word” as an Example
WANG Xiu-rong1SUN Liang-lin2FENG Xu-peng2
(1.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Jiangxi,330031,China; 2.Education College,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31,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competition method in IT class of basic education makes it come true to use task-driven, to make students independently learning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o interest them and foster their creative conscious.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intension of competition method and its process in operation, and analyzes a teaching case as well. It aims at calling for better effect of competition method in teaching.
Keywords: Competition Method; Independently Learn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tudent-orie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