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鋼
摘 要:新課標實施后,教師在教學理念上發(fā)生變化,學生的學法也相應隨之改變。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其自主地發(fā)展各種能力。這樣做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培養(yǎng)了學生終生受用的一種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提出了新課標下高中數(shù)學的學法指導,并論述了如何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 學法 技巧 引導方法
一、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以導為主的理論依據(jù)
高中生學數(shù)學主要以理解為主,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有關概念,然后升華成一種內在的能力,從而能去解決與之相關的一切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為,教師能把一個題目講清楚了,這就夠了。我認為這遠遠不夠, 還應該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一種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就需要教師善于引導,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而不是叫他們把這個題目給背下來。否則就會把數(shù)學教死了,與我們當前的教學理念是相矛盾的。
二、教學過程要把握好新教材的幾個基本特點
(1)充分體現(xiàn)了“新”
面向全體,重發(fā)現(xiàn),在內容上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動素材,眾多的研究性學習。為所有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構筑起點,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同時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2)突顯“動”
動手實踐,重探索,是新教材的又一特色。新課標要求:“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手段?!倍碌慕滩脑O計正是為學生這種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方式和活動提供了有益的藍本。例如,增加了大量的數(shù)學閱讀材料,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
(3)重視“用”
聯(lián)系實際,注重應用,這又是新教材的特色之一。例如: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第一冊(上)中涉及到的研究性學習——數(shù)列在分期付款中的應用,通過此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從實際出發(fā),自己去探究,并建立相應的數(shù)學模型,獲得解決問題的技能與方法,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研究,在解題過程中獲得學習心得體會, 從而使學生建立起符合個人知識特點的認知水平。
(4)注重“活”
根據(jù)《大綱》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雙基”的同時,更要注重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力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強調知識運用的靈活性,解題時注重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 去探索,從而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
三、數(shù)學課上幾種具體的引導方法
(1)一題多變,多題類比
高中數(shù)學的題目量較大,如果每個都講那是不可能的。這時教師對一個題目的條件或結論進行變式,就相當于一個題目變成了很多題目,而這些題目有某些共同點與不同點。教師讓學生辨別這些題目, 提出相應的解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形成了一種辨析能力。此外,可通過多題類比的方法,讓學生感到,數(shù)學也只不過是這幾個題目,它們太相似了。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一種解題信心和一種做題要“精”的學習觀念。
(2)“微笑”與“鼓勵”
感覺在嚴肅的數(shù)學課堂,教師如能多“微笑”,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特別在問一個學生時,而他答不出來,這時教師如果“微笑”說:再想想,那個學生肯定比較激動, 相信他也會認真學習這門課了。此外,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時,善于在“物質”上與“精神”上給以鼓勵。比如誰在課堂上解決了一個難題,就獎一支筆;誰在口答上有進步, 老師對他進行全班通報表揚。這樣時間一久,學生在回答教師的問題時肯定積極多了,在教學上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隨意”與“嚴密”
數(shù)學課堂上會遇到很多問題,有些問題可以特殊化處理,即所謂的“隨意”,有些問題必須要一個字一個字講清楚,這樣做是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變通能力。比如我們遇到一個幾何方面的選擇題,一般學生可能會把題中的圖畫得非常端正,(下轉第14頁)而用了很多時間,這時教師在一邊引導,問:有沒有必要這樣畫呢?然后教師指出這個題目只要“隨意”畫個草圖就行了或用特殊值也能解決。另一方面,我們會發(fā)現(xiàn)讓一部分學生上黑板板書大題目時,格式相當不完整,而這在高考時是吃大虧的,雖然你會做這個題目, 但不會寫或者說寫得不全,會被扣掉一些分數(shù)。所以,這個時候,教師必須要“嚴密”, 哪怕這個字怎么寫、寫在哪里都要講得非常清楚,不可馬虎。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養(yǎng)成一個良好解題習慣,在高考時拿到應拿的分數(shù)。
(4)“堅持”與“放棄”
一般來說,教師在引導學生解題時,都注重培養(yǎng)學生“堅持”的解題品性,這固然是正確的,但有時也要引導學生學會“放棄”。如在做高考卷時,一般人不可能完成全卷,這時如能“舍一保九”,就是放棄難題, 留出時間去檢查已做的題目,肯定會提高得分率的。而這種變通的解題習慣需要教師平時講題時貫入到學生的意識中去。
以上幾種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方法來源于多方面,所以我們教師平時要多看書,多聽課,多總結,就會有很多收獲。方法是主要的,內容是次要的。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一些引導學生思考的方法,相信我們教師將越教越輕松,學生越學越聰明,這不就是我們教學目標之所在嗎?
參考文獻:
1.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學習新教材,認清新特點。數(shù)學教育學報。
作者單位:衢州一中數(shù)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