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武 劉 娟
有人說,文章的本質(zhì)就是表情達意,其作用就是感染與說服?!扒闉槲闹?jīng)”“感人者,莫先乎情”“藝術(shù)即感情”等,好的文章必須表現(xiàn)某種強烈的情感,以引起讀者的共鳴。要達到這一目的,作者就要始終處于某種感情狀態(tài)中,這樣才能由己及人,才能寫出感人至深的好文章。那么,作文時,如何捕捉動情點呢?具體來說,學生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一、熱愛生活,體悟情感是前提
情從何處來?從生活中來。高考作文引導學生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現(xiàn)實、關(guān)注生活。學生只有熱愛生活,細心體悟身邊的種種情感,才能夠培養(yǎng)出一雙敏銳的眼睛、一顆敏感的心,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動情之處。
所以說,生活閱歷愈豐富,其情感體驗愈豐富。作為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其情感體驗不一定都是直接的,那么,間接的情感體驗無疑也是很重要的。閱讀文學作品,是學生間接體悟情感的有益渠道。
二、豐富情感,抓住要害是基礎
人生中,讓我們動情的事物太多了。從文體上歸結(jié)這些動情點,應有所側(cè)重。如文學作品的動情點是人物、情節(jié)以及作品所塑造的人物的情感。我們就從記敘文、議論文及寫景文的動情點上談起,看這些文體該如何抓住其各自的要害,去捕捉動情之處。
(一)記敘文的動情點
記敘文是通過記敘具體的、真實的人和事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和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其動情點就在人、事兩端,人和事又渾然一體,不能分割。所以,要想使人和事動情,需要注意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人和事的性質(zhì)要清楚。盡管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但一個人或一件事總會表現(xiàn)出一些真善美或假惡丑來,既然有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區(qū)別,就應該讓人產(chǎn)生相應的好惡之感。
2.人和事的經(jīng)歷過程要完整。事件曲折、完整,才能激發(fā)出讀者的情感。
3.人和事的結(jié)局要可預測。結(jié)局可預測,情感才有著落。街亭要“失”,林沖要上梁山,人物的性格才更鮮明突出,才能更好地激發(fā)讀者的情感。
4.人和事的描寫要生動形象,突出細節(jié)。而寫作技巧的運用則能更好地激發(fā)讀者的情感。
(二)議論文的動情點
首先,觀點要明確。文章要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旗幟要鮮明,態(tài)度要堅決。議論就是對人或事表明觀點,亮明立場。
其次,道理要正確,正確的基礎就是求真務實。《莊子·漁父》中說:“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比藗兂ⅰ扒椤薄袄怼辈⒎Q,凡事講究“合情合理”?!昂侠怼绷?才能說服人,打動人,才能情感充沛。
再次,論據(jù)要新穎有力,論證要嚴密周全,這也有助于讓讀者動情。耳目一新的論據(jù)能讓人怦然心動,老生常談的論據(jù)則令人味同嚼蠟。層層遞進、絲絲入扣的論證讓人拍案稱好,而那些結(jié)構(gòu)松散、思路混亂的文章則讓人不知所以然。
(三)寫景文的動情點
清代王夫之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苯鯂S亦云:“一切景語皆情語?!毕瘛俺o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欣喜,“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豪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凄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凄涼等等,情由景生,莫不令人心潮起伏,情感激蕩。景或明麗或陰暗、或雄渾或小巧、或繁茂或殘缺、或自然或人為,都能牽扯出不同的情感。因此,把握景的不同特點,揣摩景中情,即可捕捉到動情之處。
另外,要準確捕捉寫景文的動情點,對古詩中的經(jīng)典意象也應該有所把握。如“明月”代表思鄉(xiāng)念家,“楊柳”代表惜別深情,“冰雪”代表忠貞高尚,“哀鴻”代表苦痛流離等。這些意象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特定的情感符號,每吟詠之,就會讓人思接千載,情意油然而起。
三、匠心獨運,恰到好處是關(guān)鍵
在上面的文字中,我們其實只談到了“知”情與“捕”情,至于學生在作文時如何表達這種情,并且最終能以情動人,還需要運用一些表達技巧。
(一)內(nèi)容上以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突出時代精神為主旨
學生可以義正詞嚴地表達正義,可以豪情滿懷地追求理想,可以情真意切地歌唱愛與奉獻,也可以感嘆生活的些許無奈,揭露人性的陰暗面,抨擊社會的某些不公等。只要這些文章內(nèi)容充實,思想健康,關(guān)注現(xiàn)實,言之有理,就一定能夠打動讀者。
(二)技巧上匠心獨運,恰到好處
1.情不可遏,直抒胸臆。悲喜交加,愛憎分明,于敘事評人后,直抒胸臆,以情激情。
2.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有時候,直接抒情顯得空洞、直白、缺乏內(nèi)涵,這就需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比興譬喻,外景和內(nèi)心融合,可以加強文章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強韻味和形象感染力,使文章散發(fā)出迷人的藝術(shù)魅力。
3.細節(jié)生動,渲染真實。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只有將細節(jié)生動地描寫出來,才能使文章真實感人。
4.以小見大,升華情感。作文要能夠以小見大,對樸實的生活情感進行升華,讓情感的熱流閃耀出理性之光。
5.排比反復,強化情感。排比反復都能增強語言的氣勢,集中表達某種情感,且形式整齊,能夠增強文章的形式美。
6.設問反問,引發(fā)想象。反問句是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語氣比陳述句更強烈。設問句就是無疑而問,自問自答,它能引起讀者注意,引導讀者思考,也能夠突出某些內(nèi)容,使文章有變化、起波瀾。
7.對比突出,善用人稱。對比顯示差異,差異打破平衡,情感的起伏也在所難免了。今昔對比、貧富對比、美丑對比、順逆對比等,都可引發(fā)讀者情感的波動。
四、多積廣儲,新穎別致是保障
應該說,把真情實感自然、流暢地表達出來,就能感動人。但是人生有限,情感無垠,人們能捕捉到的情感畢竟有限,而那些微妙復雜、不易捕捉甚或尚無名稱的情感何止“千種(風情)”。
許多“神秘”的無名情愫恰恰就隱藏在大千世界和藝術(shù)中。當人們一旦與它們相逢,這些無名情感就可能會被喚起,被調(diào)動,被激發(fā)。因此,學生只有對感人的素材多積廣儲,才能在需要的時候“招之即來”。同時,多積廣儲,在使用的時候就有選擇的余地,如果把那些新穎別致的素材用上,就能點燃情感之火炬。
最后,積累這些情感素材的時候,如果能夠分門別類加以匯總整理,那么使用起來會更加便捷。像愛國、思鄉(xiāng)、清廉、正義、勤奮、節(jié)儉等,將與這些主題有關(guān)的素材了然于胸,靈活運用,將會使文章情感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