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臣雙
當前轟轟烈烈的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改善學生學習方式。但思品課的長期灌輸說教使教師教得“枯燥無味”,學生也學得“索然無趣”。而多媒體的出現(xiàn)“為實現(xiàn)新課標的要求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為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提供了物質基礎”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說,利用多媒體技術是教學發(fā)展的時代要求。那在思品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呢?筆者結合平時教學實際作以下嘗試。
1設置一定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設計中,設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情境,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手段。而多媒體特有的音樂、視覺、圖像等產生的效果,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學習環(huán)境,可以刺激學生感官,使其身臨其境,在不知不覺中把學生引入知識的殿堂,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七(下)《生命只有一次》中關于“生命的家園”時,巧用多媒體設置了以下情境:先播放視頻文件“地球”,屏幕上出現(xiàn)徐徐轉動的地球,配以文字說明:“地球是一切生命的搖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請保護我們的地球。”緊接著向學生展現(xiàn)幾幅優(yōu)美的大自然風景圖,并伴隨著輕松愉快的背景音樂。那清澈的河水、蔥郁的森林、湛藍的大海、美麗的海底世界……這些情景設置,把學生帶入一個美妙的意境中,喚起學生熱愛生命、保護家園的意識。正當學生陶醉于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時,背景音樂、畫面轉入另一種情境,學生聽到深沉的聲音:“但是,我們生活的地球正遭受一場劫難!”緊接著播放一組圖片:森林被砍伐、河水受污染、我市化工企業(yè)排出的廢氣使得市民健康受到嚴重威脅……這時教師停止演示,提問:“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人類面臨什么樣的問題?”這樣的情境設置,學生的情感發(fā)生劇烈變化,意識到人類面臨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學起來也興趣盎然。通過這種情景設置,可以巧妙地改變傳統(tǒng)的說教式的教學方法,老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愉快。
2發(fā)揮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思品教學的關鍵是要在教師主導性下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引導學生自覺獲取知識以及主動培養(yǎng)自身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形象、逼真、直觀的特點,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不斷探求,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如筆者在教學七(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中這樣安排:首先播放歌曲《走進新時代》,與學生一起放聲歌唱;接著指導學生閱讀正文第一二段,思考討論書上的三個問題;再用多媒體呈現(xiàn)一幅幅重要畫面,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走過的奮斗歷程。邊呈現(xiàn)圖片邊讓學生簡要解說。最后教師作簡要歸納、提煉。通過設計唱歌、閱讀、問題思考、圖片展示等活動,不僅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學生主體性得以充分發(fā)揮,也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對堅定共產黨領導的信念。
3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讓學生主動發(fā)展是素質教育最根本的標志,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是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多媒體技術的利用,應以此為指導思想。如在教學九年級《做守法公民》中的“認識依法治國”課件中,本人實用了兩種播放方式:演示式和交互式。演示式供教師上課用。交互式提供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背景資料、漫畫欣賞、練習和作業(yè)等內容,供學生自學與復習鞏固用。交互手段使學生學習更方便、靈活和有效。在交互方式下,針對學習上不同程度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練習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題目?!奥嬓蕾p”環(huán)節(jié)中收集并交流了部分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自學、藝術欣賞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等,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4拓寬互動空間,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而其中教師的主導性主要體現(xiàn)在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努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如在教學八(上)《對自己的一生負責》中,先播放首屆全國十佳中學生單洪波的事例……。學生看得認真、聽得入神,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然后教師指導學生交流回答:從單洪波的身上我們感受到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她在學習、家庭、班集體、社會等不同環(huán)境下分別承擔了什么責任?又為什么這么做?最后要求學生以“努力做一名負責任的——”(學生、子女、社區(qū)成員……)為題的演講小比賽……。通過討論、演講等活動,不僅讓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而且?guī)椭鷮W生樹立了公民的責任意識。另外,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對其展示的材料指導學生閱讀,針對重點難點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分析與綜合,師生還可以共同討論,甚至爭論。因此,采用多媒體大大地拓寬了思品課教學互動空間,使師生之間有了更廣泛、更深入的交流。這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師生之間變?yōu)椤傲憔嚯x”,教學交流不僅變成了情感交流、心靈交流,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意識,而且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5激勵學生情感,發(fā)揮學科德育功能
初三思品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社會發(fā)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操,樹立崇高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利用多媒體,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的,從而充分發(fā)揮思品課的德育功能。多媒體的優(yōu)點在于創(chuàng)設感人的故事情境,提供生動的視頻效果,能震撼學生心靈,激勵學生情感,使他們從中受到教育,更能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效果。這是傳統(tǒng)教學中用口頭語言描述所無法比擬的。如在教學七(上)《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時,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播放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千手觀音”畫面,故事對學生再次產生強烈震憾。教師接著提問:這段視頻給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激發(fā)學生思考,讓全班同學能理解到:愛是我們的共同語言!再播放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明星藝人賑災義演、各界人士捐款捐物等畫面。最后教師總結:社會上有許多人在默默奉獻,他們的無私奉獻雖在物質上未得到回報,但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和承認。這時學生情感得到了激勵,思想也非?;钴S,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們需要“愛”,社會需要“愛”。通過活動,學生懂得了愛心不僅是感動,更需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點滴的真情付出。因此,借助多媒體,可使學生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華。
總之,思品課現(xiàn)實性與時代性的特點,要求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只有根據社會發(fā)展、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而加以變化調整,不斷為思品課補充新鮮的教學內容,才能提高多媒體在思品教學中的有效性。當然恰當而有效地將多媒體運用到思品教學中并非易事,也非一日之功。作為一線的思品教學工作者,需要精心設計,巧妙運用,勇于探索,善于總結。只有這樣堅持不懈,才能使思品課在多媒體支持下如虎添翼,以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