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園園
在學前教育中,我們經??梢钥吹竭@樣一種現象,兒童在圖書角看書時,有的亂翻亂看,前后不到半分鐘,一本圖畫書就全看完了,還有的在隨意翻閱了一下書后,干脆折成圓筒,當起了電話打,更有甚者,卷成書棒與同伴打鬧起來。諸如此類,還有很多……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也許我們老師都意識到了,這是孩子的閱讀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如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兒童的閱讀能力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那么在學前教育中,我們教師該如何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呢?
首先,教師要從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將兒童智力發(fā)展的重點轉移到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上來?,F在的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這種競爭實際上是一種知識、能力的競爭,而閱讀是最直接有效的學習途徑,是學習的基石。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則是從兒童早期開始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是閱讀這塊基石的核心。因此,我們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將兒童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作為學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能粗心地認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而忽視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其次,教師可利用班級的圖書資源,開展分享閱讀。分享閱讀也可稱為“大書閱讀”,主要是指在輕松愉快的親密氣氛中教師與兒童、兒童與兒童共同閱讀一本書的類似游戲活動。隨著對故事情節(jié)和語言的熟悉性增加,逐步提高兒童對閱讀知識的參與水平,使其在整個閱讀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并最終過渡到兒童自己獨立閱讀。在大書閱讀的引導過程中,我們教師應該掌握讓兒童從擴散到集中再到擴散的整體思維過程。另外,在活動中,首先要尊重兒童的主體作用,重視兒童的各種情感表現,如模仿書中人物的動作、表情,體驗角色的心情等。其次要注重兒童的講述過程和情感表達。
第三,教師組織兒童進行閱讀時,要給予正確引導和適時幫助。孩子年齡小,在學習一項新技能時,遇到挫折或失敗往往會降低他們的興趣和自信心,這時,老師的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如:當他們自由閱讀圖畫書不太懂時,教師要耐心引導兒童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大意。在此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想象,進行分析和合理構想??赐旰?,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講述故事。碰到不認識的漢字,就引導能力強的兒童積極、主動地去幫助那些能力差一些的兒童,使他們在閱讀中共同分享、愉快閱讀。當兒童閱讀能力得到提高時,教師還需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以此增加兒童的閱讀興趣和自信心。
另外,教師還需和家長多多溝通,共同引導兒童的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要告訴家長光知道給孩子買書不成,還要教給孩子閱讀的方法,并指導學生家長每天抽時間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活動,這樣孩子的閱讀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
總之,教師要充分重視學前教育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兒童提供一切有利于閱讀的條件。兒童的閱讀能力增強了,在閱讀中獲得了知識和信心,才能終身學習以應對變化莫測、競爭激烈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