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梅
班級是學校最基本的單位,學校的一切活動都以班級為中心而緊密展開的,學校的各項教育決策、教學計劃的實施都必須通過班級來實現(xiàn),否則就會成為紙上談兵。作為班級管理的具體工作者——班主任,是學校和班級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因而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工作所具有的意識決定著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班風、校風、形成和教育任務、教育決策的實施貫徹。在此,筆者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應樹立何種意識,略談一二。
一、關愛學生,樹立師生平等的意識
作為班主任必須打破舊有的班級管理模式,更新觀念,健全學生人格,構建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育界常說這樣一句話:“琢玉先要愛玉,育人先要愛人?!钡拇_,熱愛學生是帶好班級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感化的源泉,更是轉化的動力。眾所周知的原因,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整體素質較差,身上或多或少的存有不良習氣,但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獨立人格,需要更多的關愛。因此,班主任應以平等的姿態(tài),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生活上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談心,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不拋棄每一位學生。同時對學生一視同仁,讓學生處處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使他們不再盲目地害怕班主任,能真正地說出心里話。如在決定班級一些事情時,班主任首先可與學生進行商談,并適時的給出建議,最后讓學生們自己做出決策,這樣學生也就會與班主任距離拉近,逐漸會產生平等感,建立平等意識。
二、影響學生,樹立師表意識
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具有強烈的示范性,甚至于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應該是高大的,學生都希望在成材的路上遇到一位能給其很多助益的好教師,好班主任。所以,學生對教師的期望值很高,總會自覺不自覺地將教過他的教師們比較,做出不同的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好,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對班級順利開展工作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相反,學生們有了抵觸情緒,工作效率很低。所以,班主任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素質,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有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較強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具有高尚的師德。俗話講:言傳不如身教。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思想、行為、作風去感染與影響學生,用良好的師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為人師表,率先垂范。
三、理解學生,樹立民主和欣賞意識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由于基礎較差,學習、生活上普遍自信心不足,自卑感較強。雖然學生身上存在著諸多問題,但求真上進的童心仍未泯滅。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欣賞自己所帶的學生,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覺察學生的進步及時予以表揚,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增強學生的信心,健全學生的人格。
在教學中,教師經常要開展認識自我、欣賞自我、戰(zhàn)勝自我的活動。利用班會和課外活動時間,每位學生作書面發(fā)言,談個人感受。全班同學集體會診,著重為其找優(yōu)點,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欣賞真實的自我。作為班主任,只有理解學生的心思,處處從學生出發(fā),欣賞自己的學生,學生才會有信心和動力,班級工作才能搞好。
后進學生一般在學習和紀律上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他們的閃光點是指偶然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思想和良好的行為,以及他們的某些特長。閃光點的出現(xiàn)正是激勵學生的契機,應及時表揚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激發(fā)他們轉化的內部動因,滿足他們渴望得到尊重的需要。同時,對他們的表揚應要揚長取短,很自然地把表揚流露于無意識的言語、表情之中,使其及時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激勵他們朝著一個能夠實現(xiàn)的目標努力和前進,從而達到整體素質的提高。[e]
(青海省平安縣職業(yè)學校 810600)